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命题点一维护秩序靠规则(2019·广安)下列几位同学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①小芳: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遵守规矩②小程:排队上车太慢了,影响我们上学③小坤:排队上车,能保证乘客的安全④小萍: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点拨】通过两幅图片对比让我们认识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

选项①③④三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符合图片寓意;选项②小程的说法错误,排队上车并不慢,井然有序能够提高效率。

故答案选B。

1.《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D)A.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B.违反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刑罚处罚C.维护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D.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2.下列属于生活中能够调节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则有(C)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②道路交通安全法规③两个朋友之间的约定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爱护全村环境,人人都讲卫生;提倡节约从俭,反对大操大办……”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B)①是一种社会规范②能够保障该村的社会秩序③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能够提升全村的社会文明程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命题点二遵守规则(2019·扬州)对下面漫画中边骑车边玩手机的行为,看法正确的是() A.骑车观屏两不误B.车技高超真炫酷C.且行且歌有诗意D.不守交规易惹祸【点拨】边骑车边玩手机是错误的,违反交通规则,也容易出车祸,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选D。

4.2019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相对原来的个人所得税法,该修正案作出多处修改。

这说明(A)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我们要将规则外化于行③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④随着社会发展,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5.关于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A.规则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B.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C.只有内心甘于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D.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6.(2019·孝感)价格便宜、环保快捷的共享单车出现后迅速席卷全国,2019年5月,共享单车在孝感城区也悄然现身,然而,伴随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乱停乱放、恶意破坏、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也开始出现,有网友称之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

针对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的种种乱象,下列建议你赞同的是(D)①限制发展,坚决取缔②自尊自爱自律,提升文明素养③完善规范,加强监管④严打违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一、单项选择题1.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D)①家庭秩序②生产秩序③社会管理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等。

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B)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社会生活需要规则、秩序来维持C.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D.我国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3.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C)A.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B.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C.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D.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4.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D)①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②不排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③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保障社会正常运行④要对破坏秩序的行为实施最严厉的惩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5.“您已闯红灯,请退回停止线内。

”在北京通州区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一个“闯红灯克星”,行人在红灯时越过斑马线,就会有电子女声大声提示“闯红灯”。

此举旨在增强行人的(B)①规则意识②法治意识③隐私意识④安全意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制定这些规则是为了(C)A.限制人们的行动自由B.约束人们的活动范围C.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D.谴责违反规则的人7.《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B)①反映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②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③说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会受到处罚④属于非强制性手段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

根治这些乱象,必须(A)①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②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③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④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课堂纪律;在社会,要遵守社会秩序、自觉爱护公物……这表明(C)①生活需要秩序,需要规则②规则束缚了我们的自由③规则制约着我们的行为④我们要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下列行为符合《中小学生守则》要求的有(C)①到食堂买饭自觉维护秩序,不插队②微信聊天捏造事实,引逗群友开心③利用周末组织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④骑自行车时“争分夺秒”,不管红绿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1.自2019年5月1日起,在动车上吸烟或在其他列车上的禁烟区吸烟等严重影响铁路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行为的责任人,将在180天内被限制购买火车票。

这一规定说明(B)A.吸烟仅是危害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B.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会受到相应惩罚C.公民要多履行义务,少行使权利D.维护列车上的秩序只是乘警的责任1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儿子”,你会规劝妈妈(A)①小心点儿,多看看车慢点走②敬畏规则,将它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社会需要规则,人人都要遵守④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从自身做起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从2019年7月1日起,黄山风景区启动有偿救援。

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而遇险的,将要承担相应的救援费用。

该景区的做法(B)①体现出游客的规则意识、文明观念增强②体现了违法必受到法律制裁的原则③是出于对游客人身安全考虑的善意引导④加大了违规成本,是对效仿者的警戒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漫画中的这些志愿者(C)①是在监督、提醒、帮助他人遵守社会规则②需要自己遵守规则,发挥榜样作用③是为了抢风头,提高“颜值”④是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线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二、简答题15.观察漫画《校门口遇见》,回答下列问题。

(1)校门口的这些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答案:影响人们的出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路口混乱不堪;影响学生人身安全;损害城市文明形象等。

(2)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请你建言献策。

答案:主管部门要大力整治学校门口附近道路交通秩序;规范商家经营行为;引导有序出行;在上学放学高峰期,派民警或交通协管员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教育等。

三、实践探究题16.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中国邮轮市场不断壮大。

预计到2019年,中国邮轮市场的旅客数量将达569.8万人次。

不过,对邮轮这种新型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习惯,有的游客因为不懂邮轮规则而“露怯”,有的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探究准备】(1)为了更深刻了解邮轮规则,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答案:上网查阅、到图书馆查阅、实地访问等。

【明辨是非】(2)在活动过程中,李铭说:“旅游就是为了放松,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

”对此,学习团队的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有什么看法?答案:李铭的观点是错误的。

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

这些规则都要求我们认真遵守,按规则办事。

规则是限制和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守规则,处处守规则,规则意识才能不断增强,遵守规则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

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养成守法习惯。

【请你支招】组长展示了邮轮中的这些现象: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

(3)为了尽享邮轮这种旅行方式的魅力,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答案: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要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克服不良行为;严格按照邮轮管理规定的要求去做,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