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视觉障碍及眼肌麻痹
【复视】
由于某一眼外肌麻痹出现视物双影
【瞳孔调节障碍】
1 瞳孔对光反射径路
传入纤维——视神经 中枢——E-W 核 传出纤维——动眼神经
2 霍纳征(Horner sign):由于颈上交感神
经径路损害及脑干网状结构的交感纤维损害
主要表现: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 球内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伴同侧面部少汗。
3 瞳孔散大:
特殊内脏感觉--分布于味蕾和嗅器
躯体--支配来自肌节的横纹肌(眼肌和舌肌)
运
一般内脏运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动 内脏
特殊内脏运动--支配由鳃弓衍化而来的横纹肌
(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头肌和斜方肌)
脑神经的分类:
1.传入(感觉)性: 嗅神经Ⅰ、视神经Ⅱ和位听神经 Ⅷ
2.传出(运动)性: 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展神经Ⅵ 、
1、单眼视力障碍 病因: 血管病变——突然视力丧失 视神经病变——进行性视力下降
2、双眼视力障碍 病因: 一过性——见于双侧视中枢血管病变 进行性——见于中毒或营养缺乏性视神经病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慢性视乳头水肿
【视野缺损】
1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损害 病因: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
2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视辐射完全损害及 枕叶视中枢病变
侧壁 眶上裂入眶 上斜肌。
展神经 1.性质:躯体运动 2.与其相关的脑神经核:
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 3.行经: 展神经核 展神经 延髓脑桥沟中部
穿海绵窦 眶上裂入眶 外直肌
【眼肌麻痹】
1 周围性眼肌麻痹: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损害
(1)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眼 球向上下内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光反射及 调节反射消失。
表现:眩晕:程度轻,持续时间长
眼球震颤
平衡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无耳鸣听力减退耳聋
有脑功能损害表现:头痛脑神经损害 癫痫抽搐等。
2 非系统性眩晕
(2)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 (3)外展神经麻痹:呈内斜视,眼球不能向
外方转动。
2 核性眼肌麻痹:由于脑干病变
(1)动眼神经核:不全眼肌麻痹 / 动眼 神经交叉瘫。
(2) 外展神经核:外展不能 / 交叉瘫
3 中枢性眼肌麻痹:由于皮层侧视中枢病变,
又称为核上性眼肌麻痹 皮质侧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桥脑侧视中枢:位于桥脑旁中线网状结构 (1)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2)刺激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同向偏斜
(1)伴有眼肌麻痹:见于动眼神经损害, 颅内动脉瘤
(2)不伴有眼肌麻痹:见于钩回疝早期 (3)伴有失明:见于视神经损害
眩晕
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 是对自身的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 体会错误。
正常空间位象觉的维持需要视觉深感觉 前庭系统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来共同 完成。
【临床分类及表现】
总论
研究范围: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骨骼肌
神经功能分类: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自主神经
神经与精神:
神经:指挥和协调躯体的运动、感觉和 自主神经功能,感受机体内外环 境传来的信息并做出反应。
精神:人的意识、学习、记忆、综合分 析等高级神经活动
诊 断: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1 系统性眩晕
(1)周围性眩晕(真性眩晕):主要见于迷路 炎、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内耳眩晕症 (Meniere)。 表现:眩晕:程度重,持续时间短。 眼球震颤。 平衡障 自主神经症 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状 无脑部功能损害的表现。
(2)中枢性眩晕(假性眩晕):主要见于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全、小脑脑干肿瘤、听神经瘤、癫 痫。
动眼神经 脚间窝 海绵窦外侧壁 上支 上直肌和上睑提肌 下支 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眶上裂入眶
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脚间窝 海绵窦外 侧壁 眶上裂入眶 下支 睫状神经节 睫状短神经 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滑车神经
1.性质:躯体运动 2.与其相关的脑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3.行经 滑车神经核 滑车神经 下丘下缘 海绵窦外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有12对,自上往下排 列为(口诀):
嗅视动眼,滑叉外展,
面听舌咽,迷走副舌下全。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来自皮肤、肌、肌腱和口鼻粘膜
躯体
感
特殊躯体感觉--分布于前庭蜗器和视器等特殊器官
觉
一般内脏感觉--来自头、颈、胸、腹的脏器
内脏
病因:颞叶 顶叶枕叶肿瘤 血管病。 3对侧视野同向象限盲:视辐射部分受损
病因:颞叶后部顶叶肿瘤血管病
眼球运动障碍
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 动眼神经Ⅲ 滑车神经Ⅳ 外展神经Ⅵ
动眼神经
1.性质: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 2.与其相关的脑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支配除上斜肌和外直肌以外的全部眼球外肌。 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3.行经: 动眼神经核
副神经Ⅺ和舌下神经Ⅻ
3.混合性:三叉神经Ⅴ、面神经Ⅶ、舌咽神经Ⅸ和迷走
神经Ⅹ
视觉障碍
视神经
1.性质:特殊躯体感觉
2.感受器: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3行经:视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 周围支 1 中枢支
2
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
距状沟周围的 枕叶皮质
【视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