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参考答案

第1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什么是教育技术?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3.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4.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是什么?5.联系实际谈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6.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是什么?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指导意义?7.学习理论有哪两个主要流派?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8.什么是传播理论?简述传播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9.信息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是如何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的?10.什么是系统论?什么是教育系统论?11.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何影响?12.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体制将产生什么影响?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14.简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第1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参考答案)1.什么是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这个术语于70年代在正式文件中出现,它是在视听教学、程序教学和系统设计科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科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技术。

它通过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即解决"如何教"和"怎样教好"的问题。

1970年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从方法和方法论的角度下了另一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

随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既不是单纯的物化技术,也不是单纯的系统技术,而是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其表述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答: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

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领域: (1)教育媒体技术 主要涉及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和软件技术。

它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教育信息的传播与传达传输技术 ②教育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技术 ③教育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技术 ④教育信息的显示与拷贝技术 (2)教育设计技术 教育技术除了包括教育中的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外,还包括无形的智能形态的教育设计的技术。

教育设计的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起作用的方法、技巧和理论。

它涉及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策略等问题。

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①教育系统技术 ②教育心理技术 ③教育计划技术3.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答:以美国AECT教育技术94定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东)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观点来看,"教学"是对信息和环境安排和协调,其目的的是达到对学习者促进。

"学习"指学习者通过与信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长进,不言而喻,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在学习者身上。

学习资源指支持学习的资料来源或资料库,它包括技持系统的教学材料与环境,但资源产菲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这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

(2)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3)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教育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得多些快些好些。

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

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4.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是什么? 答:和传统教育媒体比较而言,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形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

1.形象性 现代教育媒体不仅能传送语言、文实和静止图像,而且能传送活动图像,增强了信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直观性,将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地传达到学生的感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再现性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再现"事物",可以源于"事物",并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

它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所要表现的具体事物在虚实、快慢、大小、远近、零整之间转换变化、使教育、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不受时空限制,再现于课堂,如:长征火箭升空,彗星撞击木星、陨石雨的出现、历史的回忆、异国的风光、生物的细胞和物体的微观结构等、而且现象明显、重点突出、可见度大,引导人们在"教与学"的内容上向更广、更深处发展。

3.先进性 现代教育媒体中的设备,功能齐全,能满足教学上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视盘机等日益微型化、自动化、遥控化、给教学带来方便。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教育媒体正在向综合化、现代化发殿,即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方向发展。

现代教育媒体中的声像教材,采用片、带、盘、课件等多种储形式,把形、声、色、光、动、情、意融一体,表达教育、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使学生喜闻乐见,有利于教育效果的优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化,声像教材也日趋与文字教材配套和系列化。

4.高效性 现代教育媒体的高效性关键在于教育信息传输效率高,学生对信息接受效率高,并对所接受的知识记忆效果好,这些正是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所在。

此外,现代教育媒体还具有普遍适应性,它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多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等。

5.联系实际谈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答:(略)6.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是什么?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1)塔的底层的经验 该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

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学习方法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3)教育升华 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4)替代经验 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形成科学的抽象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7.学习理论有哪两个主要流派?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学习理论有二大主要学派:联结(行为主义)主义和认知(格式塔)主义。

(1)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联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巴甫洛夫和斯金纳,他们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间的联结,S-R是学习心理的最高解释原则和公式。

(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墨、考夫卡和布鲁纳等,他们认为,学习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即将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相互作用,这是学习的实质。

8.什么是传播理论?简述传播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答: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

是随着广播、电视、报刊、报纸等传播媒体的发展,逐步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

(1) 拉斯威尔的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拉斯威尔"5W"模式,主要是发挥传播(教师)、受者(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和组合适合教育内容的现代教育媒体,通过这些媒体将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受者 ,并通过实践检验或证明其产生的效果,因此此模式对指导现代媒体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2) 香农的传播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采用香农的模式,主要在于选择、制作适合表达和传播相应教育信息的现代教育媒体,掌握师生经验的重叠范围,及时分析来自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以取得教育的最优化。

(3) 韦斯特菜传播理论 韦斯特菜的传播理论的特点是传播的信息必须经过"把关人"的过滤,而且注意反馈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传播教育信息的,这种教育信息也应由把关人选择、过滤。

在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通常A为教材的编制者,C是授课的教师,B是学习者,在这过程中,教师起了把关人的作用,教师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即必须及时分析各个渠道的反馈信息。

软件的编制者也应获取教师和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提高教材的质量,只有从教学的整体观点来考虑,才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9.信息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是如何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的? 答:信息论是研究控系统中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储存和使用规律的科学,它是美国教育家香农于1948年创立的。

在教育领域中,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等都属于信息的范畴,所以亦可称之为教育信息。

信息论在教育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称为教育信息论,它是研究教学过程中的"人-人"关系(即师生间的教学关系系统),是关于教育信息如何传递、变换和反馈的理论。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信息传播和反馈的过程。

教师将储存状态的教育信息重新组合,变换成输出状态,并考虑如何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传递给学生,并运用反馈原量,不断从学生的反馈信息获得调节和控制的依据,从而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改进专教法和优化效果。

学生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反馈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问题,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教育活动中信息的传递应该是双向的,既有教师向学生传输的信息,也有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反馈信息,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

只有这样,师生配合默契,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0.什么是系统论?什么是教育系统论? 答:所谓系统,是指处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部分(或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由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把系统论和教育理论相结合,用以指导教育实践,就产生了教育系统论。

教育系统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媒体等。

教育系统论就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了,坚持在系统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最优化的问题处理。

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教育要优化,不仅仅是从教师或学生一方来考虑,而是从整个系统来考虑,协调好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协调和齐心协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