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社会研究方法+调查研究

10社会研究方法+调查研究


容和措辞本身。研究者应通过一个热身
过程后再问威胁性题目,即应该在被访
者对访问员产生好感和信任之后再问,
并告诉被访者自己希望能得到真实的回
答。他们可以通过提升题目措辞的方式
来提供一个让被访者更容易给出真实答
案的内容”(纽曼2019:347)
(2)设定或安排要问的问题的格局

“允许最大匿名的调查方法对
具。也使被访者觉得他们了解这个题目,觉得他们的回答言之有物。
一个无法与被访者观点契合或使被访者感到混淆的题目不是好的测量
工具。如果被访者是异质的或来自与研究者不同的生活情况,那么研
究者在设计题目时,就要特别谨慎”(纽曼2019:339)
1、避免行话、俚语和简写。 案例:你的社会网络中包含哪些人? 2、避免模棱两可、混淆和模糊不清。 案例:你有多少收入? 3、避免情绪化的语言和声望偏见。 案例:有政策主张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分子免除死刑,你同意吗? 4、避免双重负载问题,每个题目只问一个主题。 案例:你对课堂上讲很多笑话的老师是否给予更高的评价? 5、避免诱导性问题,使被访者感觉所有答案都是正当的。 案例:你不喝酒,对吧?
一、适合调查研究的问题

“调查法适用的研究问题是有关于
自我回答的信念或行为。在人们回答问
题的答案是用来测量变量之时,发挥最
强大的功效。研究者经常在一次单独的
调查中,同时问许多事情、测量许多变
量(常用多种指标)、检验数个假设”
(纽曼2019:333)

1、行为:你每天都上网吗?
2、态度、信仰、意见:你同意大学扩招吗?
询问被访者在主要事件之前或之后是否发生过其他什么事件(‘2019年
大地震之后这里发生过其他地震吗?’)”(纽曼2019:346)
(三)题目与答案的类型

1、威胁性题目

“威胁性题目是自我形象与自我保护这个较为广泛主题的一部
分。被访者通常会试着把自己较正面的形象呈现给他人。他们可能
会因羞愧、不好意思或害怕,而未能提供真实的答案。他们觉得诚
格等来推论时间先后顺序。

3、变量间的相关性使用统计技术来测量。

4、检验可能出现的替代解释,并对这些替代解释的控制变量进
行测量。

5、相关研究,使用控制变量、以求对因果关系进行严格检验。
(二)进行调查的步骤

1、调查者将变量概念化与操作化,并使之成为题目。

2、修改题目,根据研究问题、被访者和调查类型,组织问卷的
先后顺序。

3、考虑如何记录、组织资料以便于分析。

4、询问一组与最终调查对象相似的被访者,对问卷进行试测。

5、培训调查员如何使用问卷Βιβλιοθήκη 6、找到被访者根据问卷来回答。
三、设计问卷
(一)优质题目的撰写原则

“评判调查题目的好坏,有两个关键原则:避免混淆,记住被
访者的观点。好的调查题目提供给研究者具有信度与效度的测量工
对某个议题或话题是否了解,但是知识性问题有时可能带给被访者
威胁感,因为被访者不愿表现出无知的样子”(纽曼2019:349)
(1)进行题目试测,使所有题目具有适当的难度水准。
(2)使用探测性题目,提供给被访者一个陌生人名单。
(四)问卷的组成结构
1、封面信:给被调查者的简短信息的介绍。 2、指导语: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解释和说明。 3、问题及答案
3、特征:你就读的是什么专业?
4、期望:你计划在大学毕业之后从事什么职业?
5、自我分类:你认为你的家庭属于哪个社会阶层?
6、知识:你知道共和国十大元帅吗?
二、调查研究的逻辑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纽曼2019:337)

1、抽取许多回答相同问题的被访者。

2、测量许多变量、检验多种假设,然后从过去行为、经验和性

已购房(部分/有限/居住产权)..............................5

已购房(全部产权)................................................6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7
1.封面信
(2)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
——“调查什么”
案例:
“我们这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 想了解一下全市人民对我市交 通问题的一些看法,……”
1.封面信
(3)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
——“为什么调查”
案例:
“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 一下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开设通识课 项目的想法与建议,以便为学校制 定新的课程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同学的要求”
社会研究方法
主讲人:张杨波 Email:zsuzyb163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基础阅读: 1、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9,332-387。 拓展阅读: 2、刘德寰,2019,《关于问卷法的题型设计》,《社会学研究》第2期。 3、风笑天,1994,《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第3
3.问题及答案
(1)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2)单选式问题与多选式问题 (3)独立式问题与相依式问题
1、请问您现在住房的产权和租赁情况属于

租住单位房................................................................1
1.封面信
(4)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案例:
“我们按照科学方法随机抽取了一 部分居民作为代表,您就是其中的 一位。本次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 答案无对错之分,并将对统计资料 进行保密,请您不要有顾虑”
封面信实例
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2019 年城市问卷
入户抽样

您好!感谢您能够参加这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4、减少被访者的尴尬、恐惧和怀疑,使被访者轻松地提供信息。

5、解释调查研究的性质,在访问中对社会角色提供暗示。

6、掌握社会互动的步调与方向,以及答案的内容与被访者的行为。

7、不做任何判断,不表示个人的意见。

8、对于被访者提供的惊人答案,不可表示惊讶或蔑视,如实记录。
(二)访问的阶段


租住公房....................................................................2

租住私房....................................................................3

自有私房(继承与自建)........................................4
响——主题(带有威胁性的或是社会期望 的)、同时发生的或是后来发生的事件、 该事件对个人的重要性、情境状况(问题 的用字措辞和访问的类型),以及被访者 觉得需要维持内部一致性”(纽曼2019:
345)


“当被问及过去的事件时,许多被访者会出现压缩行为,他们会
压缩时间,回忆事件的发生要比真实时间早(向后压缩)或晚(向前压
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社会基本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改革开放20 多
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就业、教育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您是我们经过严格的科学抽样选
中的调查代表,您的合作对我们了解有关信息和决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工作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您的回答不涉及是非对错,但务必请您按照您的实
缩)。有三种技术可以降低压缩现象:(1)提供情境框架,例如,要
求被访者回想某个特定的情景,然后再询问有关细节(‘请告诉我你结
婚那天发生了哪些事件?’);(2)解构,例如,询问被访者多个特
定事件,然后再把每个事件的答案加总起来(‘上个星期你从自动售货
机买东西了吗?那么再上一个星期你买过吗?’);(3)标定,例如,
实地面对自己的行为,或独自向他人承认有这些行为是痛苦的。他
们或者低估,或者有删节地报告自己希望隐藏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和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则高报那些正面的行为或被普遍接受的信念”
(纽曼2019:347)
(1)修改题目内容或措辞本身

“调查研究者通过一些技巧来增加
威胁性题目答案的真实性,包括题目内
处理具有威胁性的问题有好的效果。
因此,比起面对面的调查或者电话访
问,越多的可靠的回答可能来自于邮
寄问卷或者自填问卷。另一个针对威
胁性问题的有效新技术是计算机辅助
自我管理访谈”(纽曼2019:348)
2、知识性问题

“大多数民众无法正确地回答出基本的地理问题,或是确认重
要的政治文献(例如,《独立宣言》)。研究者有时想要知道被访者
③离婚未再婚
⑦不回答
④离婚后再婚
2、请问您家拥有下列哪些耐用消费品:
①彩电
②空调
③摄像机
⑥钢琴
⑦冰箱
⑧洗衣机
多选 式问 ④计算机题 ⑤家用轿车
⑨手机 ⑩________
1.1、请问您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吗?
相倚式问题
①没有(跳答第3题)
②有过(接着回答第2题)
1.2、(如果有过“上山下乡”经历)请告诉我是从|___|___|年至 |___|___|年
封闭式 问题
2、请问您现住房的建筑面积:____ ____ ____平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