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区群谬误】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性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PPT)

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它意味着从层次比较高的区群分析单位的到的结果似乎也可以在层次比较低的区群或个体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高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书本)

【中观理论】

【效度】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测出事物属性的程度。(PPT)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效度越高,即表明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器所要测量的特征。(书本)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归纳】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PPT)

【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次级总体),然后用简单随即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没层中抽取样本元素。(书本)

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PPT)

【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他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在同一个因果关系链中,中介变量既是相对于自变量来说的因变量,又是相对于因变量来说的自变量。原来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中介变量相连接的。(书本)

【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书本)

·【抽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偏差,而偏差是由于样本与总体不一致造成的。(书本)

【结构访问法】又称标准化访问法,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化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操作规范,措施周密,程序严格的访问方法。(书本)

【总体】在抽样的专业化表述中,每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被称为与元素,全体研究对象被称为总体。(书本)

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更确切的说,它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的集合。(PPT)

【简化论】指的是研究者仅用十分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PPT)

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还原为构成事物的若干个元素,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和。可以把社会现象分割成各自独立的几个面,企图用其中一个方面的特征解释和说明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强调自己解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没有意识到社会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书本)

【实验研究】本质特征在于对研究的控制。是用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变量,然后观察其他变量是否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PPT)

【趋势研究】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书本&PPT)

【准则效度】也称实用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途径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PPT)

【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PPT)

【操作化】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PPT)

·【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和随机原则为依据来抽取样本的抽样,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事先已知的非零概率被抽中的抽样。(网上)

【指数】(总加量表):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由一组有关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PPT)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从一般性理论开始,然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资料,以检验这种一般性理论。(PPT)

【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书本)

【抽样】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择比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的选取过程。(书本)

·【抽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偏差,而偏差是由于样本与总体不一致造成的。(书本)

【同组研究】又称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书本&PPT)

【表面效度】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结果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程度高,则表面效度高。(书本)

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也就是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PPT)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PPT(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2、简述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

PPT(1)可以兼顾到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2)调查研究方式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3)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在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4)调查研究所具有的定量特征和通过样本反映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受到广大社会研究者、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以及大众传媒的高度重视。

书上:首先,能够迅速高效的提供有关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既可以描述总体的概况,特征,又可以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由于遵循规范严格的操作程序,凭借标准化的问卷来收集资料,并运用定量的统计分析技术使得研究结果的信度较高,精确度也比较高。

3、简述问卷设计的原则。

书本:(1)紧密围绕调查的主题和目的。

(2)明确问卷调查的诸多因素。

(3)尽心尽力为调查者着想,

(4)充分考虑问卷的内容和使用方式。

PPT(1)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a、主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b、客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所限制所形成的障碍。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a、调查的目的b、调查的内容c、样本的性质

4、简述实验的要素和基本逻辑。

Ppt: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量

基本逻辑:(1)必须建立因果关系的假设

(2)自变量必须能够很好地被“孤立”

(3)自变量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是容易操纵的

(4)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重复进行

(5)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5、简述文献研究的特点。

PPT:(1)优点:

无反应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做纵贯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较大

(2)缺点:

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资料不易获得

缺乏标准化的形式

效度和存在一定问题

6、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PPT(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确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7、问卷设计中安排问题的顺序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何在。

PPT、把简单易答的总理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b、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c、把被调查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d、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e、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f、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书本(1)将被调查者感兴趣的熟悉的,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

(2)一般先问非敏感性的问题。

(3)个人背景资料通常放在结尾。

(4)开放式问题放在最后。 8、简述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几个因素。

PPT(1)、重大事件的影响

(2)、实验对象的发育所造成的影响

(3)、前测与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4)、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前测与后测一个突出的特点:形式与内容完全一样。实验对象

(5)、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9、同期群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PPT&书本同期群研究又称人口特征组研究,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调查的样本并不相同,每次调查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10、简述实地研究的优缺点。

PPT(1)、优点: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研究的效度较高;方式比较灵活;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2)、缺点:概括性差;信度较低;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需时间长;伦理问题

书本:缺点(1)结论的局限性

(2)信度问题

(3)客观性问题

(4)伦理问题

11.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书本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2)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

(3)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12、简述集中填答法的优缺点。

PPT&书本优点:(1)比个别发送法更为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2)比邮寄填答法更能保证问卷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

局限:许多调查研究的样本根本不可能集中,而一旦被调查者不能集中,这种方法的优点自然就不复存在。同时将被调查者集中在一起会形成某种不利于个人表达特定看法的团体压力或相互作用

13、简述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PPT: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

14、简述文献研究的优缺点。

PPT:1、优点:

无反应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做纵贯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较大

2、缺点:

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资料不易获得

缺乏标准化的形式

效度和存在一定问题

15、如果条件允许,多段抽样中应尽可能扩大哪能一级样本的规模?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