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在众多新文学作家中,鲁迅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郁达夫的小说也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新文学中最独特的小说却是出自许地山之手。

秉承“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继承了俄国现实主义的深沉、冷峻风格,旗下作家创作出大量揭露社会,探讨人生的问题小说和写实小说。

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员,许地山却是一枝独秀,在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命命鸟》后,一举轰动文坛。

我认为许地山小说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下以小说《命命鸟》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许地山小说的独特性体现在作品中的异域情调和宗教色彩。

从许地山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地山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

从小接受佛教的熏陶,曾经在佛教圣地仰光任教(这与小说《命命鸟》发生地在仰光不无关系),系统地研究道教,一度加入基督教成为一名基督徒。

与宗教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为许地山的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再加上小说总是发生在神秘传奇的异域,使看惯了描写黑暗的现实社会的读者不由自主地想探求小说中所讲的故事。

在《命命鸟》的开篇作者便写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氛围,“那所屋子是佛教青年会的法轮学校。

……壁上挂的都是释迦应化的事迹,当中悬着一个卍字徽章和一个时计。

一进门就知那是佛教的经堂。

”①这样的独特的环境描写使人不得不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下去。

许地山的作品总是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不仅是为了在内容上显得独特,他“将宗教伦理化,以为人生多恶,借助宗教弃恶扬善。

”②。

利用宗教的教化意义平静心灵,造化社会。

第二,许地山小说所阐释的人生观与当时多数人格格不入。

虽说是独特性,这一点也是许地山作品备受争议的焦点。

“五四”新文学强调“文学应反映社会的现象,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问题。

”③。

提倡以积极进步的态度进行文学创作。

然而许地山的作品中直接成为了他抒发主观感情的渠道,他提出“智慧宝、人生宝、美丽宝”,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观的。


很多学者认为许地山的人生观过于消极,与“五四”新文学的时代精神不符。

诚然,佛教“一切皆苦”的观点对许地山影响颇深,使他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

但另一方面,许地山的作品中还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这种思想使他像其他作家一样关注现实,同情弱者,痛恨黑暗。

很多人认为在《命命鸟》的结尾写到敏明和加陵投水殉情是消极厌世的表现,“那时月光更是明亮。

树林里萤火无千无万地闪来闪去,好像那世界的人物来赴他们的喜筵一样。

……他们走入水里,好像新婚的男女携手入洞房般自在,毫无一点畏缩。

在月光水影中,还听见加陵说:‘咱们是生命的旅客,现在要到那个新世界,是在叫我快乐得很。

’”⑤从这段唯美动人的描写中,我不能感到一点消极的情绪,甚至感觉到的是一种寻求新生的喜悦之情。

或许作者是用反语的方式表达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吧。

后期许地山的创作确实更加正视现实,更加直接地进行批判。

激进的爱国主义代替了平和的人道主义。

这里不加赘述。

第三,许地山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这是他的作品独特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一员,本着“为人生而艺术”。

而他的作品总是被归入浪漫主义的抒情小说中。

同是浪漫主义,许地山的浪漫与郁达夫的浪漫还有着很大差别。

不消说,许地山的作品中在异域情调中发生的蒙着宗教面纱的恋爱故事是浪漫的。

同时,他在作品中阐释人生时的主观抒情更是浪漫主义的特征。

如果借此就定论许地山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这是片面的。

许地山作品的字里行间还流露着现实主义的痕记,这表现在作者以温婉的笔调书写对封建礼教的严苛批判上。

《命命鸟》中,敏明的父亲为了拆散女儿与加陵,甚至找到了蛊师,这也成为敏明精神异常,两人走向自杀的直接原因。

⑥许地山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同时还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

泰戈尔淡泊名利、主张大公、卑谦,同情下层的“平民主义”、
“人道主义”的思想,更给许地山以深刻影响。

⑦而且,从二十年代起,许地山逐渐转向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风格,北方生活的平实、朴素的劳动人民代替了异国的传奇人物。

质朴、平淡的笔调代替了浓重、华丽的辞藻。

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以浪漫的抒情小说著称。

受到日本私小说的创作的影响,郁达夫主张作品应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心境。

他热烈奔放忘我地抒情,取材多来自生活。

⑧同为抒情,深受宗教文化熏陶的许地山则偏重于理智地抒发主观感情,笔调委婉,细腻,冷静。

许地山虽然创作时间并不长,但是他的作品几乎是篇篇知名。

通过短时间的阅读和研究,以上只是我总结的一些浅显的片面的观点。

①许地山:《命命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②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见《许地山研究集》,28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④许地山:《创作的三宝与鉴赏的四依》
⑤许地山:《命命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⑥许地山:《命命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⑦周俟松、王盛:《许地山与泰戈尔》,见《许地山研究集》,128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⑧徐明旭:《许地山评传》,见《许地山研究集》,8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