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 取用固体粉末B . 加热液体C .过滤 D . 倾倒液体2. 2018年11月5日,我国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A .水汽输送B . 蒸发C . 降水D . 径流3. 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 . 砂糖水颜色很深B . 砂糖水味道很甜C . 砂糖溶解得很快D . 砂糖固体有剩余4. 根据水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B .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C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5.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B .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C .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 . 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6. 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A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7. 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 .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B . 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C .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 .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8. 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

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 溶解度不变C . 溶剂质量变小D . 溶质质量变小9. 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将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

以下图像能正确表示同一艘半潜船从图甲到图丙受到的浮力变化的是A .B .C .D .10. 苍南县的“五水共治”已初见成效,早期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A . 沉淀B . 过滤C . 蒸馏D . 结晶11. 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A . 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B .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C .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D .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后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12. 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A .B .C .D .13. 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

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 . 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 . 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 . 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D . 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14. 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

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B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C .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D .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15. 以下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 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B . A地气温最高,C地降水最少C . B,C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别D . A地气温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两地无差别16.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知识之间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涉及知识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B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C高山上不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D氢气球到高空会破裂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A . AB . BC . CD . D17.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克,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8.4418.4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 .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D . 四杯溶液中分别再加入20℃的100g水后,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18.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 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 . 乙图中高压锅是根据气压高沸点低的原理制成的C . 丙图里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D . 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19. 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 .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 . 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20. 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03千克,“腹部”有吸盘,当“爬墙遥控车”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是因为遥控车()A .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B . 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 . 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D . 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二、填空题21. 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________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22. 周末的始湖边,钓鱼的人三五成群,水面上漂浮着颜色不一的浮标。

(1)浮标的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

(2)某同学选取了一只浮标,测得浮标的体积为15cm3,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5cm3,则该浮标的重力为________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浮标在水中的位置将________。

23. 小王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密度计。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 处,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

(2)使用中,小王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杯中液面将________。

24. 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

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

(3)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25. 如图所示为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些科学现象。

(1)图甲,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靠拢,由此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________。

(2)图乙,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气流的作用下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丙,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车的重力。

26.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1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2)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7. 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________层;(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8.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________溶液。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________析出晶体。

三、实验探究题29.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测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

(1)请按需将图实验一中“提纯粗盐”操作进行排序:________。

(2)实验二中,若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俯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

(3)对上面两个实验,表一中:配制溶液正确步骤有________;表二中: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________。

表一配制溶液步骤①计算:食盐5克②称取: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③量取:用量程40毫升的量筒取水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表二粗盐提纯说法①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②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③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④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后盘加减砝码30. 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面放一小杯。

铁架台的支架上放置一只溢水杯,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框、小杯都不接触。

(1)首先平稳缓慢地抬高放有溢水杯的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但不与溢水杯底部接触,,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甲________F丙。

(2)然后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牛,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将比真实数值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