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苹果汁反倾销案的分析
一、案例
近年来,国际浓缩苹果汁市场走势持续看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浓缩果汁进口国和消费国。
到2002年,美国苹果汁消费量已经达到了41l 55万吨,本地生产数量并不多,进口果汁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
美国市场上的进口苹果汁中,中国的输出量逐年提高,到2002年已经跃居首位。
美国对华浓缩苹果汁反倾销之前的1998年,陕西共有17家企业对美出口苹果汁。
1998年10月,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得知美国有可能对我国出口的苹果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消息后,在西安组织召开了26个主要出口商参加的紧急协调会。
1999年6月27日,美国商务部立案后,陕西的海升、亚秦、富安以及机械设备等4家苹果汁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应诉,并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正因为如此,除陕西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因故退出应诉外,陕西其余三家应诉企业均得到了较低的税率。
2002年1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苹果汁反倾销原审案终裁重新修正,参加上诉的中国果汁企业有5家获得了原审案零税率,其中就有陕西海升。
2002年11月7日,美国商务部关于中国苹果汁反倾销案第一次复审结果正式公布,陕西的果汁企业包括海升、亚秦、恒兴和金彼特在内,都得到了零税率。
而其余未参加应诉的10多家陕西企业则面临51.74%的基本税率,基本失去美国市场。
2003年3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原针对中国的苹果汁反倾销一案下发了第二次表决意见,陕西海升获得了零税率的再次核定,海升从此可以正常对美出口。
二、什么是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指产品在正常的贸易渠道中,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销售的行为。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目前,反倾销已经逐步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案例分析
1、我国是个资源大国,水果产量连年增加,特别是苹果总产量目前已居世界首位人工和原料上特有的成本优势使我国的浓缩苹果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
2、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国贸易往来当中。
其中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与此同时中国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
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贸易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许多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控诉也越来越多。
毫无疑问,如此多的反倾销控诉严重危害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经济利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如何正确应对控诉,从而摆脱困境,争取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高、低税率使国内浓缩果汁行业出现“分水岭”。
根据资料,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的“洋官司”打得最为成功,终裁后的税率为0,短短一年多内,其生产线不断扩建,规模翻了两番,对美出口份额由以前的5%左右,一跃占到30%左右。
业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仅这一“零税率”无形资产,就值上亿元。
而未应诉的企业此前所占据的50%美国市场份额基本全部丧失,有的因此步入危机。
四、总结
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到今天,中国已在世界贸易大潮中经受了许多的挑战,加入WTO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成员国也因此享受到了诸如最惠国待遇、扩大市场准入原则等规定的利益,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日益开放和竞争完全化的贸易体系下依然存在种种威胁。
比如,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其产品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如何自保,如何寻求发展路子,成为极其重要的议题。
每当遇到此类问题,打“洋官司”成了不可避免的功课打…洋官司‟,是入世后中国企业的一堂必修课。
“洋官司”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熟悉国际规则和各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的企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反倾销应对小组”,并快捷地了解国际市场上的变化,随时调整价格策略,避免成为“反倾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