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09经济学2班3109010657 韩维伟一、中欧钢铁扣件反倾销案胜诉,击破欧盟贸易保护:以反倾销之名,2009年,欧盟开始对进口中国的钢铁扣件课以重税。
由于实在忍无可忍,2009年7月31日,中国在WTO起诉欧盟。
首先进行的是必经的磋商程序,但磋商无果。
同年10月12日,中国要求成立专家组进行审理。
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印度、日本、挪威、中国台湾、泰国、土耳其和美国以第三方身份参加诉讼。
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对中国钢铁扣件反倾销案作出一审裁决,支持了中国的8项诉求;同时,认为中国对11项诉求证明不充分不予支持,并对另外9项诉求不予裁决,或者认为不在管辖范围,或者没有裁决必要。
中国获得支持的8项诉求是双方争议的核心,所以从整体上讲,中国胜诉。
二、中美轮胎特保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
根据程序,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
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
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三、国际对华钢材反倾销案例:2009年,国际方面对中国钢铁反倾销案共计21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美国7起,欧盟4起,俄罗斯3起,印度3起。
从品种上看,中国的钢管产品又成为各国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总计有12起之多,未来中国钢管出口环境将受到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1、美国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反补贴税。
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表决认定,美国国内钢铁工业受到从中国进口石油钢管产品的损害,该裁决为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的终裁结果扫清了道路。
美国商务部现已公布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10.49%-15.78%反补贴税令,在之前的10.36%-15.78%裁决结果上进行了修正。
此外,11月5日,美商务部裁定对石油钢管征收税率36.53%-99.14%的高额反倾销税,预计未来几个月商务部和ITC就是否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反倾销税分别作出终裁和损害裁决。
2、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销税。
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13%-145%。
5月29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
3、美国拟对从中国进口钢绞线征收12%关税。
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拟向从中国进口的钢绞线征收反补贴税,税率7.5%-12%。
6月17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美国三家企业是在5月27日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调查申请的。
2007-2008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总量增长了7.83%,2008年的进口额约为1.78亿美元4、美国对中国无缝钢管发起“双反”调查。
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将分别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2月就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初步裁决。
美国商务部表示,2006年至2008年,中国输美无缝钢管增长了132%,2008年达到3.82亿美元。
美方要求对自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98.37%的反倾销税,并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5、美国对中国环形碳素管线管征收反倾销税。
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环形碳素管线管实施反倾销税令。
4月23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裁定,美国国内产业遭受中国环形碳素管线管产品的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为3月24日商务部的终裁即征收73.87%-101.10%反倾销税扫清道路。
2008年4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环形碳素管线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6、欧盟对华钢铁制紧固件作出反倾销终裁。
2009年1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制紧固件作出反倾销终裁。
在本案中,欧盟选择印度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
在本案中,有123家中国企业应诉,但其中没有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
7、欧盟对华盘条作出反倾销初裁。
2009年2月7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土耳其和摩尔多瓦的盘条作出反倾销初裁。
但由于自土耳其进口的涉案产品未对欧盟成员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未对其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在本案中,欧盟选择土耳其作为计算中国和摩尔多瓦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
有2家中国企业应诉:1.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2.湖南香港Huaguang盘条有限公司。
8、阿根廷对华低碳钢焊接链条采取反倾销措施。
2009年2月12日,阿根廷生产部贸易管理及政策副国务秘书处发布第42号决议,宣布结束对原产于中国的低碳钢焊接链的反倾销调查并发布终裁,裁定对中国涉案产品采取1.83美元/千克的FOB最低限价措施。
上述措施自2009年2月13日开始实施,有效期5年。
9、美国对华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裁决。
2009年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通知,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肯定性反倾销产业损害裁决。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损害裁决,美国海关将按照商务部最终裁定的倾销幅度(10.53%~55.21%)对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10、美国对华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裁决。
2009年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通知,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肯定性反补贴产业损害裁决。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损害裁决,美国海关将按照商务部最终裁定的补贴率对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补贴率为1.10%~299.16%)。
11、哥伦比亚对华螺丝螺母作出反倾销终裁。
2009年3月10日,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外贸司贸易实践副司函告中国驻哥伦比亚使馆李长华大使,通告其对原产于中国的螺丝螺母作出反倾销终裁,具体内容为:(1)哥伦比亚对税则号为73181590.00的碳钢或合金钢螺钉(直径为0.125~1英寸,或3~25毫米),以及带螺纹的螺钉(直径最长为4英寸),如报关FOB价低于1.31美元/千克,则反倾销税为1.31美元/千克与报关FOB价之间的差额。
(2)哥伦比亚对税则号为73181600.00的碳钢螺母(直径为0.25~1英寸,或6~20毫米),以及六角形螺母不征收最终反倾销税。
12、美国对华环形碳素管线管做出反倾销终裁。
2009年3月2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环形碳素管线管作出反倾销终裁。
2008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对该案作出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67.83%~81.52%。
13、美国对华钢制螺杆作出反倾销损害裁决。
2009年3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螺杆作出肯定性反倾销产业损害裁决。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6位委员经投票一致认定,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螺杆的倾销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损害裁决,美国海关将按照商务部最终裁定的倾销幅度对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14、印度对华不锈钢冷轧平板作出反倾销初裁。
2009年3月27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日本、韩国、欧盟、南非、中国台湾、泰国和美国的不锈钢冷轧平板作出反倾销初裁。
15、美国对华钢制螺杆发布反倾销征税令。
2009年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螺杆实施反倾销税令,税令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008年3月6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螺杆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181550.60。
2009年2月27日,美国商务部对该案作出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55.16%~206%。
2009年4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中国涉案产品作出肯定性产业损害裁决。
16、印度对热轧板卷材作出保障措施初裁。
2009年4月23日,印度对热轧板卷材作出保障措施初裁:对涉案产品加征最高20%的临时保障措施税。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208。
在本案中,印度财政部向如下中国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市宏忠钢铁有限公司和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4月9日,印度财政部对热轧板卷材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17、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管道附件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2009年4月29日,阿根廷生产部发布第154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管道采取FOB离岸价格每公斤3.94美元的临时最低限价措施。
该措施从5月7日生效,有效期4个月。
18、欧盟对华预应力非合金钢丝和钢绞线作出反倾销终裁。
2009年5月1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预应力非合金钢丝和钢绞线作出反倾销终裁。
2008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预应力非合金钢丝和钢绞线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8年11月15日,欧盟委员会对该案作出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2.1%~52.2%。
19、美国对华环形碳素管线管发布反倾销税令。
2009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环形碳素管线管实施反倾销税令,税令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这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第10起双反调查,涉案金额约为1.65亿美元。
2008年4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环形碳素管线管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9年3月31日,美国商务部对该案作出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73.87%~101.10%。
2009年4月23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裁定,美国国内产业遭受中国环形碳素管线管产品的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6名委员均投票支持上述肯定性损害裁定。
20、俄罗斯对进口自中国大口径钢管加征关税。
2009年5月14日,《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俄罗斯政府决定对中国生产的508毫米以上大口径钢管征收8%的特别关税。
此决定于5月8日通过,有效期为2009年6月13日~12月21日。
俄政府此举意味着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等同视之。
俄罗斯从2006年12月起,对来自发达国家的大口径钢管征收8%的特别关税,有效期为3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当时不在受限制之列。
四、欧盟为保护境内企业拟对中国光面纸实施反倾销2010年11月17日欧盟对中国制品出口施加高达39.1%的关税,以遏制廉价商品进口,保护萨佩等欧洲造纸企业免受竞争之苦。
欧盟27个成员国责怪中国的低价纸品让欧洲光面纸企业遭受“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