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


(5)AlP因杀虫效率高、廉价易得而被广泛应用。已知AlP的熔点为 2 000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磷化铝的晶体类型为

②A、B点的原子坐标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磷化铝的晶胞参数a=546.35 pm,其密度为
g·cm-3(列出计
算式即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答案 (1)4s24p3 (2)Cl>P>S Cl>S>P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 (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与性质 (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 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溶剂,极性溶质一
般能溶于
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
越大,溶解性越好。
(4)氢键的表示及对性质的影响
①表示式:A—H…B—(A、B为
中的任一种)。
②形成分子间氢键,熔、沸点
,溶解性

③在同分异构体中,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物质的沸点
于形成分子间
氢键的物质。
答案 (1)非极性键 双键 π键 (2)①2 直线形 3 平面三角形 4 正四面体形 ②2 1 V形 3
热门考点
热点内容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







写及排布规则的应用
利用VSEPR判断分子空







间构型及杂化轨道类

晶胞的结构与推算







热门考点
较热内容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电离能和电负性大小的比较
CN-以配位键相结合,CN-内C和 N以共价键相结合。
(3)OCN-中的C原子采取sp杂化,则其空间结构为直线形,结合OCN-与CO2
是等电子体,可知OCN-的结构式是[O C N]-,则1 mol OCN-中含有的
π键数目是2NA。
(5)图示的堆积方式是非密置层的体心立方堆积,所以配位数是8;铁的一个
示的正三棱柱形晶胞中:
答案 (1)①12 8 ②12 4 ③8 ④6 6 4 4 ⑤8 8 1 1 ⑥8 4 4 8 ⑦12 ⑧sp2杂化 2 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 (2)①原子 离子 分子 ②越小 越大 ③越多 越小 越强 ④越 大 越大 越大 越低 (3)① 1 1 1 ② 1 1 1
8 4 2 12 4 6
③离子晶体
一般来说,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离子半径
,晶格能

,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④分子晶体
a.分子间作用力
,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
熔、沸点反常的高。如H2O>H2Te>H2Se>H2S。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
,熔、沸点越高,
晶胞中有两个Fe原子,因此晶胞质量m=56NA
2
g,若铁的原子半径为a cm,则晶
56 2
胞边长为
4cam,晶胞体积V=(
3
4)a3 cm3,所以铁单质的密度ρ= =m
3
V
NA ( 4a )3
g/cm3。
3
2.(2017河南百校联盟3月联考,35)磷、硫、氯、砷等是农药中的重要组
成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2)共价键 配位键 (3)O>N>C 2NA
56 2
(4)CO或N2
(5)8
NA ( 4a )3
3
解析 (1)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基
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2)Fe4[Fe(CN)6]3中Fe3+和[Fe(CN)6]4-以离子键相结合,[Fe(CN)6]4-中Fe2+和
三、典型例题精练
1.(2017广东茂名二模,35)铁是一种重要的过渡元素,能形成多种物质,如
做染料的普鲁士蓝(化学式为Fe4[Fe(CN)6]3)。
(1)基态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在普鲁士蓝中,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


(3)一定条件下,CN-可被氧化为OCN-。OCN-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
(3)sp σ键和π键(写“极性键”也可) CO2(或CS2等)
(4)氧的电负性大且原子半径小,H2O分子间及与H+可形成氢键,而硫的
电负性较小且原子半径大,几乎不能形成氢键
1,3) ③
4 58
44
(5.463 5108 )3 NA
(5)①原子晶体
②( 1 ,
4
解析 (3)COS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所以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
价层电 子对数
成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VSEPR模 型名称
2
2
0
直线形
3
3
0
三角形
4
4
0
四面体形
分子立体 构型名称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实例
BeCl2 BF3 SnBr2
正四面体形 CH4 NH3 H2O
(3)分子的性质 ①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类型 X2 XY XY2 (X2Y)
实例 H2、N2 HCl、NO CO2、CS2
如SnH4>GeH4>SiH4>CH4,F2<Cl2<Br2<I2。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
,
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CH3OH>CH3CH3。
d.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

(3)晶体化学式的确定方法——均摊法
①长方体
②非长方体 晶胞中粒子对晶胞的贡献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 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1/3。再如下图所
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 质
2020/8/28
高考导航
2018选考物质结构 考纲要求(与17年完全相同)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
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1)基态砷原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2)生产农药的原料PSCl3中P、S、Cl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COS(羰基硫)可用作粮食的熏蒸剂,其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所含共价键的类型为
,写出一种与COS 键合
方式相同且空间构型也相同的微粒:

(4)H2O 与H2S为同族元素的氢化物,H2O可以形成H9O4 或H3O+,而H2S几 乎不能形成类似的H9S4 或H3S+,其原因是
同主族(自上而下)
第一电离能
趋势(注意ⅡA、ⅤA的 依次 特殊性)
电负性
依次
依次
▶特别提示 同周期主族元素,第ⅡA族(np0)和第ⅤA族(ns2np3),因p轨 道处于全空或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右 侧相邻的ⅢA族或ⅥA族元素,如第一电离能Mg>Al,P>S。
答案 (1)①最低 2 相同 ③1s22s22p63s23p63d54s1
⑦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的金属晶体,其配位数为

⑧在石墨晶体中,C的杂化类型为
,每个六元环拥有的C个数为
,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有

(2)分类比较晶体的熔、沸点
①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
晶体>
晶体>
晶体。
②原子晶体
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
,键能
,晶体的
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二轮复习策略
1、完善知识网络
二、主干知识回扣
1.原子结构与性质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①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
的原子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
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 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