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表面粗糙度(新标准)解析
3-表面粗糙度(新标准)解析
• 1、表面粗糙度要求符号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 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 ,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 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上边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 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上边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 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要求
Ra 1.6
Ra 6.3 Ra 12.5
3、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主要规定
•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 粗糙度值的标注应符合尺寸数字的标注规定, 即数字的字头朝左朝上。
Ra 12.5
Ra 1.6 Ra 12.5
Ra 6.3 Ra 1.6
R
表面结构要求可直接注在尺寸线上
C2 Ra 6.3
必要时,表面结构符号可用带箭头 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
Ra 1.6 Ra 1.6
键槽的表面结构标注
C2
Ra 6.3 Ra 6.3
A
A-A
A
Ra 6.3
大多数表面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 简化注法
Ra 6.3
Ra 1.6
Ra 3.2
( )
Ra 6.3
Ra 1.6
)
大多数表面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 简化注法
一、基本概念
零件表面加工时,由于切削过程中的刀痕、 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机床振动等原因, 可形成由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 的表面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要求。
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评定标准
y
中线 轮廓线y=y(x)
取样长度l 评定长度 •
ln
1、 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基本规定 实际轮廓: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取样长度:能反映零件表面所具有的表面粗糙度 要求特征的基准线长度。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主要规定
• 对连续的同一表面或重复要素(如孔、 槽、齿的表面)其粗糙度只注一次。
Ra 6.3 A
A
A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主要规定
• 用细实线相连的表面只标注一次。
Ra 3.2
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主要规定
•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要求 时,必须用细实线画出其分界线,并标 注出相应的表面结构要求代号和尺寸。
Ra 12.5
Ra 12.5
Ra 3.2 Ra 3.2
Ra 12.5
Ra 3.2
Ra 3.2
Ra 12.5
X
Ra 12.5
Ra 12.5
Ra 12.5
四、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原则
• 基本原则:既满足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 理性。可参照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
– 在满足零件表面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表面结构要求的要求尽可能低, 即尽量选用大的参数值,以降低制造成本。 – 在同一个零件上,非工作表面比工作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值大。 – 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表面(如圆角、沟槽), 表面结构要求值要小。 – 配合性质相同时,尺寸小的零件比尺寸大的表面结构要求值小;同 一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结构要求值要小。 – 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 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值小。 – 一般情况下,尺寸和表面形状要求精确程度高的表面,表面结构要 求值要小。
Ra 0.8 Ra 3.2
选择出标注正确的表面结构要求
Ra 12.5 Ra 6.3 Ra 12.5
Ra 3.2 Ra 6.3 Ra 3.2
Ra 12.5
标注表面结构要求
• 已知直径为30、32的表面,其粗糙度值为1.6,直径为24 的表面,其粗糙度为3.2,键槽表面的粗糙度为6.3,其余 为12.5。
评定长度: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所必须的长度。
中线: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基准线。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 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 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的绝对 值的算术平均值。近似表 示为 y Ra
中线
1 n Ra yi n i 1
轮廓线y=y(x)
yi
取样长度l
三、表面粗糙度要求代(符)号及其注法
Ra 1.6
Ra 1.6
Ra 1.6
Ra 3.2
32r6
30k6
30k6
Ra 6.3
Ra 6.3
10N9 8N9
24r6
Ra 6.3
Ra 6.3
Ra 12.5
( )
X
Ra 3.2
Ra 6.3 Ra 12.5 Ra 12.5
X
Ra 12.5
X
改错
Ra 3.2
X
Ra 3.2
Ra 3.2 Ra 6.3
表面结构
一、表面结构要求
表面结构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 陷、表面纹理和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 表面结构参数: a) 轮廓参数 ——R轮廓(粗糙度参数) ——W轮廓(波纹度参数) ——P轮廓(原始轮廓参数) b) 图形参数 ——粗糙度图形 ——波纹度图形 c) 支承率曲线参数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GB/T 131-2006)
2、表面结构要求代号
加工方法 表面结构的单一要求 两个或多个表面结构要求
加工余量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2H H
H=1.4h,h为字高,线宽 b=h/10
Ra的代号及意义
代 号
意 义
代 号
意 义
任何方法获得的表 面粗糙度,Ra的上 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的表面粗糙度,Ra的 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的表面粗糙度,Ra的 上限值为3.2μm,Ra 的下限值为1.6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 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值为 3.2μm
Ra的数值(μm)
100 50 25 12.5 6.3 3.2 1.6 0.8
0.4
0.2
0.1
0.05
表面加工纹理
=
X
R
C
P
表面结构可注在轮廓线及其延长线上, 或注在尺寸线、指引线和形位公差的框格上。
Ra 12.5 Ra 6.3 Ra 1.6
Ra 3.2 Ra 3.2
Ra 1.6
Ø
Ra 1.6
Ra 0.4
Ø
Ø
Ra 12.5
Ra 12.5
(
Ra 3.2
Ra 1.6 Ra 0.4 Ra 12.5
( )
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的简化注法
X X Y X
=
Ra 6.3
Y
Y
=
Ra 12.5
还可用下图的表面结构符号,以等式的形式 给出多个表面共同的表面结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