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筠连县志鸿煤矿
瓦
斯
治
理
一
矿
一
策
2012年2月
第一部份矿井现状
一、矿井差不多概况
1、企业名称:筠连县志鸿煤矿
2、地理位置及交通
筠连县志鸿煤矿位于四川省筠连县塘坝乡东北的柑子村,主井直角坐标:X=3109238,Y=35444568,Z=+550,行政区划属筠连县塘坝乡柑子村,属私营企业。
本矿矿山有1Km简易公路与筠(连)—塘(坝乡)公路相接,北距筠连县城约13Km,东北距金(沙弯)—筠连巡司站25Km,交通较为方便。
3、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截止2011年3月矿井保有资源储量235.1万吨。
4、六证情况
5、企业技术治理力量
矿井现配备矿长1名,副矿长3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8名,瓦斯检查员10名,放炮员9名,绞车司机7名,电工7名,信号挂钩工12名,通风工1名,井下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5人。
二、矿井自然条件
1、井田范围
矿山于2010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1000020101120088378,有效期白2010年12月至2014年3月,核定矿山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并设置了1~8号共8个拐点予以圈定矿区范围(见表1-1),批准开采3号和8号煤层,同意开采深度为+850m~+400m标高,矿区面积0.8058km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地层
矿山地质图范围分布有二叠系上统宣威组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地层,其上还有第四系的滑坡堆积,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
宣威组(P2X):为区域含煤地层,平均厚约140m,分布于矿山南东部,按其岩性组合及含煤特征分上、下两段。
上段(P2X2):为含煤段,岩性要紧为由灰色、深灰色、褐灰色组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夹数层煤层及薄层石灰岩。
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3、7、8、9号煤层),在矿山有3、8号煤层可采。
下段(P2X1):区域称含矿段。
岩性要紧为灰—深灰色粘土岩,菱铁质粘土岩与砂质泥岩互层。
且含砂、砾,向下多为粉砂及细粒岩屑砂岩,含数层菱铁矿透镜体及煤线。
在矿区南东外围与峨眉山玄武岩平行不整合接触。
3、构造
矿区位于北东向塘坝向斜东翼,属急倾斜单斜构造,地层走向30—50°,倾向300°左右。
煤层倾角>44°,在地表煤系地层中未见较大的段裂构造。
据过去的调查,尽管地表裂隙及地下小型隐状断层发育,但没有阻碍煤层的连续性,因此矿山构造复杂程度为较简单类型。
4、煤层
该矿区开采范围内共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矿井开采3、8号煤层,煤层平均倾角45°左右。
3号煤层:俗称“二型炭”,上距2号煤层平均间距5m左右,
据矿山开采统计平均厚0.94m,宏观煤岩类型为深灰—灰黑色半暗—半亮型煤,煤岩组以暗煤及亮煤为主,夹镜煤细条带及扁平的丝炭透镜体,常见丝岩碎块和黄铁矿团块,煤层上部性硬、块状,下部具条带状结构,煤质较上部好。
为稳定的复杂结构煤层,具2—3个分层,夹矸多为泥岩及炭质泥岩,其顶板一般为多细粉砂岩、泥岩和砂岩,底板要紧为灰白色—浅灰色铅土质水云母粘土岩、中部常夹团块状菱铁矿,该层色浅且质地细腻,宏观特征明显。
8号煤层:是目前矿山要紧开采煤层。
俗称“三型炭”,上距7号煤层,平均间距为7m左右,下距9号煤层平均间距为2.5m 左右。
在生产井巷测得厚度1.15—1.5m,平均厚度1.38m,宏观煤岩类型为灰黑色—钢灰色半亮型,以亮煤为主,夹镜煤及暗煤条带及丝炭透镜体,中—宽条带状结构,层状结构。
一般含夹矸1—2层,夹矸炭性以岩质泥岩为主,也有泥岩,粘土岩等,厚0.01—0.46m,一般为0.2m。
其顶板为灰色细砂岩,多见钙质和泥质包裹体,不显层理,底板绝大部份为灰白色水云母粘土岩,遇水膨胀,可塑性强,可作为8号煤层对比的参考依据。
5、矿井瓦斯灾难情况
(1)矿井瓦斯等级
以四川省宜宾市矿山抢救队2011年8月瓦斯等级鉴定报告为依据,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871m3/min,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673m3/min,为高瓦斯矿井。
6、矿井安全评价报告
依照筠府发[2006]11号文件,经县煤矿差异化治理评审
组评定为B类煤矿。
二、矿井开拓开采
1、开拓系统
(1)矿井开拓方式,开拓水平及标高,主巷道布置情况
矿井开拓方式:平硐+暗斜井
开拓水平及标高和巷道布置情况
矿井开拓两个水平,即+500m下山水平和450下山水平,开采范围:+850--+50m,主井口标高+550m,主运输大巷标高+550m,主平硐按+550m水平布置在煤层底板内,全长1200m,+500m下山水平布置在上距8号煤层10m的顶板岩层中,+450下山水平布置在下距7号煤煤层10m的底板岩层中,总回风井口标高+638m,总回风平巷布置在上距8号煤层10m的顶板内,总回风上山布置在7号煤层中,人行下山和提升下山布置在7号煤层中,人行下山坡度23度,提升下山坡度24.5度。
井筒数目,技术参数及用途
矿井井筒包括主平硐和总回风平巷,其作用及技术参数如下
井筒作用及技术参数
2、水平布置
(1)矿井的采区水平划分,标高范围,区段的要紧技术参数。
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标高+550--+500m和+550--+450m分
南北采区、北翼采区已开采结束,南翼采区分为3个区段,区段斜长85m,走向长300m—350m,2331轨道巷已掘进完毕,正在布置2331机巷; 2332轨道巷正在布置中。
(2)采区巷道,上下布置情况,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
采区双下山布置,单翼开采,两下山50m间距,每区段设有联络巷连通两下山。
主斜井下山布置在8号煤底板15米中,坡度25度,副斜井下山布置在8号煤底板15米中,坡度25度。
(3)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见下表
3、采掘布置
目前矿井布置有4个掘进工作面,即副斜井掘进工作面、2331轨道巷掘进工作面、2332轨道巷掘进工作面、2381底抽巷掘进工作面。
4、采掘方法
(1)采区开采顺序,工作面回采顺序及采煤方法。
采区内采纳下行开采,工作面采纳区域后退式回采,采纳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