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与我教案详细版

心理健康与我教案详细版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正确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讨论,吸引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难点:引导学生把认知改变法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个角度思考。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板书)
根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观点,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基本条件)
2.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板书)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

”主要有以下10条:
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人格。

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引导学生
讨论
学生讨论
作答
5分钟
12分钟
行为,正常地生活。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P4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人群是所有大众,侧重于预防,从时间上而言,是个体终生的课题。

心理咨询面向的人群是有一些轻微的,涉及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绪的、自我认识的、人际交往的、学习的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援助的人。

心理治疗主要面向一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群,其心理问题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消极的影响。

成长工作坊
情境分析
请同学们谈一谈:
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自我剖析
小调查:“你同意吗?”
1.我们已经长大了,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想父母或
老师过多干涉。

2.我们思维活跃,敢想敢做。

3.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点,缺点倒不少。

4.我时常莫名其妙的心情就变得低落,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
发脾气。

5.我很喜欢交朋友。

6.如果父母能够在经济上或者将来就业上给予我更多的帮助
就好了。

7.读职高,我可不参加高考,过三年,拿个毕业证,找个工
作就可以了。

8.别人如果评价我,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9.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情绪和情感都比较丰富且强烈,爱
憎分明。

10.我内心常常充满矛盾。

11.我愿意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就引发学生
思考
学生思考
回答
3分钟
10分钟
业作准备。

12.我比小学和初中更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穿着。

中职生心理发展主要特点:P13
●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在情绪情感上,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
体验不够稳定。

●在自我意识上,自我评价不独立,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一、中职生心理发展优势
●独立意识强,勇于表现自我。

●社会交往和兴趣较广泛。

●思维较活跃,与职业联系紧密。

●善于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中职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混日子心理较重,缺乏成就动机。

●自卑心理较重,缺少自信心。

●依赖与渴望自立并存。

●情绪冲动,行事偏激,缺乏自控能力。

●心里闭锁与交往需求并存。

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来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作业P16
拓展性训练
换个角度来思考
你的看法永远是对的吗?P.14
看下面这张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的是少女还是老妇?
分别看两次,第一次在10秒钟内回答。

第二次把书放远,
看了以后在回答。

●这张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张图片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讲解
作业布置
组织学生
讨论,回答
5分钟
2分钟
5分钟
改变角度对问题的答案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可能远比这张图片复杂,但是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向第一次看这张图片一样,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呢?
PPT展示几组两可图,吸引学生兴趣,并展开
讨论。

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
在路上,碰到朋友,但他没有理我。

“我”会有哪些想法产生?哪个是合理的?
想法一: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不理他呢。

想法二:他生我气啦?
想法三:也许他没看到我,着急赶路吧。

学生针对各个想法,分别会有怎么样的情绪反应:得出结论“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从行为和认知两个方面来调适自己的心理或情绪状态吧。

P18 (一)改变行为
(二)改变认知引起学生
兴趣,思考
学生积极
回答
8分钟
5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