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和计划
100 150
80 90
-50 -80
方案三 150
70
40
30
解: (1)绘制决策树
420 方案一 200万元 500 方案 二
销路好0.4 100×10 销路一般0.4 销路差0.2 销路好.4 80 ×10 -50 ×10 150 ×10 销路一般0.4 90 ×10 -80 ×10 70 ×10 40 ×10 30 ×10
概括: Why,为什么要做?原因和目的;
因此,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企业目标和计划性质。如该
项计划是为促进销售提高销售额,还是
为营造企业文化等。
2、预测环境的变化。研究该项销售
活动在这段时间内,环境对其有利和不 利影响。在计划中预作准备,保持企业 对环境的适应性。
3、制定计划方案及协调企业活动。
的特征 : 1)目的性:决策是为了达到一个既 定的目标。
2)行为性:决策是一个行为过程,
它总是要付诸实施的,不准备实施的决 策是多余的。 3)择优性:决策总是在确定的条件 下寻找优化,并在若干个有价值的可行 方案中进行选择。
(二)经营决策的特点
1、经营决策以经营目标、经营方针
和经营策略为主体
2、经营决策是企业各种决策的重要
时,还有求目标能层层分解,以便层层
落实。
3、拟定备选方案
决策是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进
行选择的过程。
在拟定备选方案时应注意符合三个
要求,即:目的性、可行性和多样性。
4、评价和选择方案
它是决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这
个环节包括对各种方案的评价,并从中
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评价方案要根据
标准和指标来进行的。由于实际生活中, 要用最优标准来衡量每一个方案是否符
方法二、成本比较法 例如,食品厂在原有生产设备条件 下,每生产1千克糕点的成本为1.56元。 现在该厂设想购买一套价值为12000元的 糕点生产设备。预计使用该设备后可使 每1千克糕点的生产成本降为1.4元。
如果该厂全年生产糕点150000千克,那
么该食品厂该不该购买这套设备。现有
两个方案:方案一是购买;方案二是不
运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分析的具体 步骤如下:
第一步,绘制决策树
决策点
方 案 枝
方 案 结 点
结 果 点
第二步,计算或估计概率值
第三步,计算期望值
期望值=年数×年期望值—投资
第四步,选择最优方案
选收益最大或成本最小的方案
例、A公司为了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
竞争,正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已 经研究出企业发展的三个可行性方 案。方案一是扩建,需要追加投资 200万元;方案二是新建,需要重新 投资300万元;方案三是联营,需要 投资150万元。三个方案的经营有效 期均为10年。
的自然状态,不能肯定,而且连这个事
件的概率也无法估计。
3、风险型决策。是指未来事件发生
何种自然状态,不能肯定,但对其发展 变化具有一定成功的概率。在企业的经
营活动中,大量的决策多属于这种决策。
(三)按决策者所处管理层次分为:
1、高层决策
2、中层决策
3、基层决策
(四)按其成熟程度分为: 1、程序化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往往是对企业中重 大战略问题的决策,对企业的成败关系
2、计划控制的类型。计划控制包括
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该企业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有三种可能,
即销路好的可能性为0.4,销路一般的可
能性0.4,销路差的可能性为0.2。具体资
料见下表。试根据以下资料,用决策树
法优选方案。
(投 方案 万 资 元额 ) 方案一 200 方案二 300
未来每年的收益值(万元)
销路好(0.4) 销路一般(0.4) 销路差(0.2)
很大。因此,非程序通常由商业企业的
最高层管理人员来担任。
(五)按其对象的量化与否分为:
1、计量决策
2、非计量决策
三、经营决策的基本程序
企业经营决策是一个动态的完整过
程,按照这个动态过程内在的规律性,
可以把它划分为若干既相对独立,又前 后联系的基本步骤,循着这些步骤来进 行决策,就是决策的程序。
决策程序一般可分为:提出问题、
计划的制定一般有三个组织层次,
经过三个循环周期。
(二)计划的执行
1、计划的执行实施
2、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变化和调整
(三)计划的控制
1、计划控制的目的。所谓计划的控
制,就是按预定的目标和标准来检查和
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 迅速予以解决,以保证计划的实现。计 划控制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偏差和纠正偏 差。
四、经营决策的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事件的未
来自然状态既定,各种备选方案的分析
都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情况下的决策。
方法一:损益平衡分析法
损益=销售毛利—固定费用 —变动费用—税收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变动费用=销售额×变动费用率 税收=销售额×税率
损益=销售额×(毛利率—变动费用率 —税率)—固定费用 1、当 损益=0 时 销售额=固定费用/(毛利率— 变动费用率—税率)
(二)按层次分:战略计划和行动计划。
(三)按使用频率分:常用计划和一次性
计划。
三、计划的程序
管理中的计划是一个连续工作的过
程,它包括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控制的
全过程。
(一)计划的制定
1、计划制定的前提 任务、环境、价值观念和经验。
制定计划必须具有五个前提:目的、
2、计划制定的准备
3、计划制定的过程
×
500
销路差0.2
销路好0.4 销路一般0.4 销路差0.2
方案二 300万元 × 方案三 150万元 350
(2)计算期望值 方案一期望值 =(100 × 0.4+80 × 0.4-50 × 0.2) ×
10-200 =420(万元) 方案二期望值 =(150 × 0.4+90 × 0.4-80 × 0.2) × 10-300 =500(万元) 方案三期望值 =(70 × 0.4+40 × 0.4+30 × 0.2) × 10150
计划是管理的基本活动和基本职能。 管理工作过程,包括对事项的叙述、目
标和指标的排列、所采取手段的选择以 及进度的规定等。
(一) 计划的特征
1、先导性 计划在管理诸项职能中
处于先导地位。管理者在确定了目标和
拟定了计划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管理工 作。计划是实施组织、指挥、控制和协 调等职能的依据。
2、前瞻性 计划不是过去的总结,
产量条件是什么?
解:设两种方案成本相等时生产量为X, 则: 1.4 × X +12000= 1.56 ×X 得:X=75000(千克) 当生产量小于75000千克时采用方案二,当 生产量大于75000千克时采用方案一。
(二)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的特点是对问题的未来 情况不能事先确定,即是随机的;但对 未来发生情况的各种可能性即概率是可 以知道的。
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和计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经营决策的基 本概念,了解经营决策的方法;掌握企 业计划的基本概念,了解企业计划的程
序。
第一节 经营决策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
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
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由此可见决策一般具备下列几方面
确定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和选择 方案、实施决策方案及追踪决策等部分 组成。
1、提出问题
企业经营问题,是指企业在经营活
动中已经达到的状况与应当达到或希望
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2、确定目标
在找到问题之后,就要确定经营目
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决策。企业的经营
目标要十分具体、明确,可以定量化,
而且有具体的衡量实现程度的标准。同
组织的活动达到有序性、有效性;计划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工作效率为 中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使企业能以最 少的耗费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编制计划的要求
任何计划的内容都可用六个“W”来 What,做什么?活动和内容; Who, 谁去
做?人员安排;Where,在什么地方做? 空间定位; When,在什么时候做?时间 定位;How,怎样做?手段和方法。
计划应拟定实现该项目标的各种可行方 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论证和综合评价, 优择合理者付诸实施。在方案实施中, 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活动,做到协调和 平衡。
4、合理分配资源,保证计划落实。
根据目标要求和资源约束,按目标的重 要程度和先后次序,合理有效地分配和 安排组织的现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资本资源和时间资源,保证 重点需要,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经济 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3)方案优选
方案二期望值为500万元,大于方案 一和方案三的期望值。故方案二为最优 方案。 (4)剪枝 即把决策树中的方案一和方案三剪除。
(三)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事件的
未来自然状态无法确定,而且其出现的
概率也无法估计和计算出来情况下的决 策。
在这种情况下,方案的选择主要取
组成部分
二、经营决策的分类
企业经营决策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
活动各个方面,所以其内容较为广泛,
可按以下五种情况分类:
(一)按其在企业经营中地位分为:
1、战略决策
2、战术决策
3、业务决策
(二)按其所处的条件分为:
1、确定型决策。是指事件未来的自
然状态,已经完全确定情况下的决策。
2、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对未来事件
也不是现状的描述,而是要面向未来, 考虑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指导组织未来 的活动,为实施未来的目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