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答案

兰亭集序答案

《兰亭集序》参考答案
—————后附原文和译文
1、趣:通“取”;
2、古义:它的旁边;今义:第二位。

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品种类型。

古义:夫,发语词,人,世人;今义:老婆。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古义:用来;今义:结果连词。

3、解释多义词。

①维修,修建;高;修治;高;举行
②及,至;期限;期望;一整年
③情致;一齐,一至;表达,尽;招致
④面对;面对;到达;到场
⑤旁边;驻扎;第二等的;次序,引申为资历
⑥用来;表原因;用来……的;表原因;表原因
⑦数词;全,整个;把……看做一样;一样
4、指出句式并口译。

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倒装句;介宾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5、解释划线的实虚词。

全、都;全、都;高高的;旁边;热闹;用来;用来;穷尽;确实;之于;夫为发语词同“取”;对于;以前;凭借;竟然;动词,到;代词,这;寿命长;明白;注定;面对
6、翻译下列句子。

(1)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为了做禊事
(2)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3)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4)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5)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6)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7)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8)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

暮春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活动。

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

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

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

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

等到他们对生平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而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

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触。

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

古人说:“死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与我所感叹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他们的文章嗟叹感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这才知道,把死和生同等看待时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正如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集会的人,抄录下他们的诗作。

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