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给你一个团的番号,让你拉一个团的队伍。

拉成了你就是团长,拉不成你就给团长拉马。

思考题1: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思考题2:如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一、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什么?1. 管理就是组织大家朝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要有目的;2. 管理就是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要有规划;3. 管理就是决策,就是决定做不做一件事,如何做,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要有抉择;4. 管理就是将一项或数项工作顺利完成的过程,要有成果;5. 管理就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支,解决人浮于事等问题,要有效率;6. 管理就是进行协调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将公司的决策和意图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要有润滑剂;7. 管理就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管理能力从何而来?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1. 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职务本身附带的,也不是专业决定的,而是在学习中、实践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2. 不断的学习、培训、体验、总结、研究、领悟等,加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全面良好的素质和敢于开拓的精神,可以使你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3.管理者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造就自己,树立起管理者的形象,建立起管理者的威信。

4.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学习的习惯、效率和收获,以及由此转化而成的能力,决定着你的未来。

5.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特定的素质?管理者除了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全面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较强的交际能力、积极的心理状态、一定的创新意识之外,还需要有一些特定的素质或条件:1)远大的抱负。

虽然时下在做着普通的编辑工作,但是已经萌生了将来做主编或主任的想法;虽然时下暂时栖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天地,但是已经看到了一个可以大展鸿图的空间;2)当下的准备。

虽然暂时只是一个小组长,但是已经在做着知识、素养、心理、能力、魄力等方面的准备,时刻在准备着担当重任,只等那重要的机会向你走来;3)较强的掌控能力。

无论是部门主管还是一个工作单元的小组长,时刻都要对自己所辖的人员、工作、动向等情况了如指掌,要能够把握团队前进的方向,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超前性;4)良好的口才和文采。

不光要能够准确、完整地把自己的思想、思路、意图、部署讲出来,还能成为一个演说家,一个培训师,一个话语中心,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处理终端。

6. 管理者要明白人是管理的中心,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心灵总是会向员工敞开着,自觉地把自己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拒员工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和员工没有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员工也就会自然地背弃你。

7. 树立与团队同在的意识,自己既是团队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团队的一员,管理者是因为团队而存在的。

三、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 一定要有全局、大局意识,善于从战略的高度看问题。

作为管理者,看问题一定要长远一些,想问题一定要深入一些,既要把问题看为是具体的,又要考虑到任何问题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一定要分析它的来龙去脉,摸清它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尽可能地把各方面的情况都弄清楚,这样才便于作出正确的决策。

既要能想大事,也要能做小事,要把小事当大事做,记住细节决定成败。

2. 做任何工作,都要首先理思路。

思路就是考虑问题的线索和脉络,就是做某项工作的步骤,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预先在心中描绘出前进的轨迹。

思路就是出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工作思路,也就大致能清楚该怎样去行动了,就可以做到目的明确,胸有成竹,疑虑顿消,敢于行动了。

3. 如何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一条有效的思路和办法是:想法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只要把原因弄清楚了,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消除这个原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一定要主动地去找问题,而不是让问题来找你。

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决不会因为你看不到它,它就不存在。

只要找到了问题,你也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也就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

问题找到了以后,就要想方设法来解决它,找到避免这种问题再度出现,或者出现了以后如何解决的办法。

要制定出应对这类问题的具体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类似的问题不再出现或者少出现。

5. 工作一定要有计划性,坚决避免无计划性甚至盲目性。

要有近期规划、中长期规划,要对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实施的办法,注意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切记,没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方案坚决不要出。

无论做任何事,其关键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说明,提出完成的任务、依据的标准和基本的要求。

6. 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业务工作,都要不断地规范化、制度化。

处理问题要有依据,有原则,有章法,不能随心所欲,大而化之,想当然。

特别是业务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任务、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不能只是笼统的、泛泛的、一般性的要求。

7. 工作头绪繁多怎么办?这就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掌握好工作节奏,不能平均用力,更不能本末倒置。

急事急办,缓事缓办,大事重点办,小事附带办,或者集中起来办,也可以委托给别人去办。

8. 简单的问题要复杂化,复杂的问题要简单化。

简单的问题,有的是本身简单的,有的是表面上看来是简单的,本质上其实并不是,所以对貌似简单的问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决不能掉以轻心。

复杂的问题,需要化繁为简,找出其关键点之所在,核心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9. 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思维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能认为前面总是一马平川。

一定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想出应对的办法,而且还要多想几条办法,不能事到临头还心中无数。

要经常给员工打预防针,特别是防范容易出现的错误。

10. 如何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首先是好言相劝,鼓励或者批评,充分交换思想,指出他应该正确发展的方向;其次,如果规劝不能奏效,思想问题不能解决,就摆出两条道路任其选,或者听从劝阻,放弃不正确想法,好好工作;或者接受岗位调整,或者由自己另谋出路。

总之,做思想工作要有原则也要有灵活性,有鼓励也要有批评,有硬的一面也要有软的一面,软硬兼施,恩威并存,需要把握好度。

11. 管理者必须经常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要在业务上注意对新员工做好传帮带,做好示范,或者亲自带领大家做,把新人扶上马送一程,将自己的管理经验传授给新任用的主管。

12. 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与团队一道前进。

所谓抓两头,就是不断地表扬和促使先进者,让其展翅高飞;同时采取批评加鼓励的方法,让落后者迎头赶上。

对实在没有希望成长起来的员工,只好予以淘汰。

13. 学会用十个手指头弹钢琴,也就是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对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不能挂一漏万,也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引起了另一个问题。

14. 无论做日常工作还是解决问题,一般都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步解决,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充分考虑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立足现有力量,讲究策略和方法。

15. 在管理上要将掌握原则与采取灵活相结合。

所谓掌握原则就是不能突破的底线,所谓采取灵活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教条主义和一刀切,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注意软硬结合,恩威并施,该硬的方面一定要强硬,该软的地方可以更软。

有规定但不拘泥于规定,有灵活但不无原则地采取灵活。

16. 处理危机方法——可以采取压力分散法,来降低危机给你造成的巨大压力。

所谓压力分散法,就是把可能让你一个人承担的压力,分散到其他人身上,让大家共同承担压力,避免你一个人面临绝境。

注意:这里需要分散的是危机给你带来的压力,而不是你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是要你把责任转嫁给别人。

17. 处理事情要有一种均衡感,特别是在涉及到工作量的分配、奖惩等方面,要让员工感到顺心、平衡和公正,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协调和和谐,避免出现苦乐不均、罚多奖少等局面。

18. 注意说话得体。

管理者不能患失语症,但也不能患多语症。

没有分量的话不说,话说出来就要有分量。

说话要分场合地点,内外有别,需要保密的内容不能传播。

19. 要善于从自己和别人的挫折、失败和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切忌不要在相同的问题上重复犯错误。

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好的方面要发扬,坏的方面要避免。

20. 实际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决策或组织方式:1)贯彻公司的重大方针、战略决策,处理紧急任务,以及向工作任务不明确、岗位职责不清楚的员工安排工作,适合采取命令式;2)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适合采取说服式;3)学术问题,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适合采取讨论式;4)不成熟的,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问题,适合采取修改完善式;5)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解决的,非原则性的问题,希望员工参与进来的问题,适合采取征求意见式;6)只给员工确定员工大致方向的,没有固定模式的,可以具有个性色彩的,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采取决策下放式。

在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群体中,一个民主型、参与型的管理者更能作出成绩,因此,管理者要善于和下属维护好关系,要有熟练和恰当地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21. 独立思考,不唯上,不盲从。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做独立判断;所谓不唯上,不盲从,就是不要简单地做上级的传声筒,不要以为上级永远都是正确的,上级也有出现失误和偏差的时候。

如果上级出现了决策失误,一定要想方设法消除负面影响,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对待上级的失误或不切实际的做法和要求,可以采取消极的态度加以修正(当面指出上级的错误,说起容易做时难!),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挽回影响。

22.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也就是要有钻研探索的精神,不拘泥于常规和老一套办法,善于思考和寻找新的更好的途经,节约人力和物力,节约时间。

能够优化设计,能够出新意,能够多快好省,能够避免出现偏差,能够消除后遗症,效益最大化。

四、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一个管理者要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和员工争吵。

争吵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将事情弄得更糟。

与别人有了误会或隔阂,可以主动作一些必要的解释,但不要将事情复杂化。

不要在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消耗精力和心力。

如果像机动车肇事那样不幸与别人迎头相撞了,最好的办法不是等交警赶来执法,而是立即撤离现场。

2. 不要脱离团队而存在,不要故作神秘。

不要把自己与员工截然分开,不要把自己搞成瞎子和聋子,不要动辄摆出一副管理者的姿势,总怕别人看轻自己。

记住管理者的威信是由自身的素质、修养决定的,而不是有意装出来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就一定法力无边。

3. 听到别人议论或诽谤自己,不要反应过急。

不要以暴对暴,也不要搞对证的事情。

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过激言行,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可能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