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楼梯
绘图实例(实验五六)
如图所示的普通多层住宅的楼梯间平面,建筑 层高2.8米,墙厚200mm,室外地面标高0.6000。通过计算选择可以确定其踏步的尺 寸为175*260mm。层间共两跑,每跑8步, 梯段宽度1150mm,从而得出标准层的轴线 距离2500*4700mm
来源:同济大学出版社《房屋建筑学》
第一节 楼梯的组成类型和尺寸
楼梯的组成 楼梯的类型 楼梯的尺度及设计
一、楼梯的组成
楼梯是由楼梯梯段、楼梯休息平台、栏杆(板)扶手等三大部分组成。 (p308) (一)楼梯段 楼梯段是由踏步组成的。踏步的水平面称为踏面,其宽度为踏步宽。踏步 的垂直面称为踢面,其高度称为踏步高。踏步3~18级。
6.
确定平台的宽及标高。按照平台净宽大于等于楼 梯段净宽要求,取平台净宽为1.18m(加0.12m墙 厚,则平台边缘至楼梯间纵轴线距离为 1.3m)。 底层平台下要通行人,净高不得小于2m,设休息 平台梁高为0.3m。若第一跑与第二跑为等长,则 第一个休息平台面标高仅1.4m( 2.8÷2= 1.4m),扣除休息平台的结构尺寸0.25m,梁底 标高仅1.15m。这显然不符合通行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适当加长第一跑(注意还 要考虑楼层净高是否满足要求),以及提高室内 外高差,并将室外的台阶移至室内。 把第一跑加长到10级 2×0.175=0.35 引三级台阶进来 2-1.15-0.35=0.5。满足净高要求 所以通道的标高-0.5000,平台的标高+1.750.
(六)楼梯梯段尺寸
a) 梯段长度(L) 梯段长度(L)与踏步宽度(b)及该梯段的踏 步数量(N)有关。 L=(N-1)×b 注意,在一般公共建筑中,一个梯段的踏步数 量不应少于3步,也不应大于18步。
b)梯段宽度(B1) B1 =(B-B2 )/2 式中:B为楼梯间净宽,B2为楼井宽度, 一般为60~200mm。 c) 梯段高度(H1) 梯段高度(H1)与梯段的踏步高度(h)和踏 步数量(N)有关。 H1= N×h
例题(作业)
某住宅楼的层高为 3.00 m,楼梯底层中间平台 下设通道,楼梯间的开间为 3.30 m,进深为 6 m,室外地面的标高-0.60,墙厚为 240 mm,轴线居中,试设计该楼梯。
解: (1)选择楼梯形式。对于开间为 3.30 m,进深为 6 m的楼梯间, 适合选用双跑平行楼梯。 (2分) ( 2 )确定踏步尺寸和踏步数量。作为公共建筑的楼梯,初步 选取踏步宽度b=300 mm,由经验公式 2h+b=600 mm,求得踏 步高度h=150 mm,初步取h=150 mm。 各层踏步数量N=3000÷150=20 (2分) (3)确定梯段宽度。取梯井宽为160(240) mm,楼梯间净宽 为3300-2×120=3060mm,则梯段宽度为: B =(3060-160)÷2=1450 (2分) (4)确定各梯段的踏步数量。各层两梯段采用等跑,则各层 两个梯段踏步数量为:n1=n2=20÷2=10 (2分)
(四)楼梯的踏步尺寸
楼梯踏步尺寸决定了楼梯的坡度,而踏步尺寸又与 人的通行及人体工学相关。实验表明,当踏步面宽 300mm,高度为150mm时,人的行走最为舒适。 踏步面宽减小,人在通行时脚后跟部位悬空,行走 费力而且不太方便。因此一般楼梯的踏面宽不宜小 于250mm。踢面的高度与踏面宽有关,两者之间关 系符合下列经验公式: 2h+b= 600mm~610mm h+b=450mm 式中:h—踏面高度; b—踏面宽度。 例如:某建筑取b—300mm,则h一150mm。
2.楼梯设计举例
[例 9-1]已知某单元住宅,一梯两户,耐火等级 为二级,层高为 2.8m共三层,底层平台下 供人通行,楼梯间承重墙厚240mm。试设计 该楼梯。
设计步骤如下:
1. 2.
3.
4.
5.
由于是住宅.一梯两户,按前述,取楼梯段宽为1.1m。 选双跑式楼梯,设楼梯井宽60mm,则楼梯间开间为 1.1×2+0.06+0.24=2.5m。取楼梯间开间为2.6m 考虑到是住宅,取踏步面宽为b=260mm,h=[(600~ 610)-260]/2=170mm~175mm。 确定楼梯级数。2800/170~175=16.47~16级,选16 级,则楼梯踏步高为175mm,符合表9-2的最大高度规定。 采用双跑楼梯,则每跑为8级。
图9-16 台阶形式
(三)台阶的构造
台阶构造是由面层、结构层和基层构成。 面层应具有耐磨、抗冻材料。
结构层承受作用在台阶上的荷载,应采用抗冻、 抗水性能好且质地坚实的材料。常采用粘土 砖、砼、天然石材。 基层为结构层提供良好均匀的持力基础。
图9-18 台阶构造
二、栏杆、栏板和扶手
栏杆与梯段、踏步、平台的连接方式有锚接、 焊接和栓接三种: 锚接是在梯段或平台上预留孔洞,孔宽 50mm×50mm,深至少80mm,将栏杆插入孔 内,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嵌固。 焊接是在梯段平台预埋铁件与栏杆焊接。 在折板式楼梯中宜采用栓接,利用螺栓将栏杆 固定在踏步上。
图9-15 栏杆的固定
楼梯段的宽度以楼梯的性质、通行人流股数等因素而定。 (1)用于安全疏散的楼梯,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m;一边 设栏杆,层数不超过六层的单元住宅,楼梯段最小宽度不小于 1m。 (2)供日常通行用楼梯,其净宽按人流股数确定。每股人流 的宽度为 0.55+( 0~0.15)m,其中0~0.15m为人流行 进中的摆幅,公共建筑一般取上限。单股人流通行,楼梯段净 宽一般不小于0.85m,双股人流一般为1.1~1.2m,三股人流 一般为卫1.45m~1.5m。 (3)住宅户内楼梯,当一边临空时,净空度不小于 0.75m; 两边为墙时,净宽度不小于0.9m。 (4)按安全防火规范规定,学校、商场、车站、办公等一般 民建筑其安全疏散楼梯总宽度应通过计算确定,每百人安全疏 散宽度不得小于表9-1规定。 这里所说楼梯的净宽,是指楼梯扶手中心线至墙边缘的距离, 或两个扶手中心距。
图9-2 栏杆、扶手
二、楼梯的类型(p310)
按所在位置,楼梯可分为室外楼梯和室内楼梯两种。 按使用性质,楼梯可分为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 散楼梯、消防楼梯等几种。 按所用材料,楼梯可以分为木楼梯、钢楼梯、钢筋 混凝土楼梯 按形式可以分为:直跑式、双跑式、双分式、双合 式、三跑式、四跑式、螺旋式、圆弧式、桥式、交 叉式……
第四节台阶及坡道
因建筑物构造及使用功能的需要,建筑物的室内外地评有一 定的高差,在建筑物的人口处,可以选择台阶或坡道来衔接。 一、台阶 (-)台阶的位置及要来 台阶位于建筑物的人口处,根据 建筑设计的需要,可以设在室外,也可移至室内。台阶由踏 步及平台组成,踏步每级高不超过150mm,踏面宽不少于 300㎜。台阶及平台的宽度应比门洞每侧各宽500㎜左右。
上下楼梯段之间的间隙称为楼梯井,楼梯井宽度大,转弯半径大,通行较 舒适。 (二)休息平台 休息平台是指楼梯段与楼面连接的水平部分及楼梯段中部的水平部分,它 主要用作缓解上下楼梯的疲劳。为了使楼梯休息平台处不致形成瓶颈, 要求休息平台的净宽应大于或等于楼梯梯段净宽,即B2(R)大于等于 B1。
图9-1 楼梯休息平台宽度要求
三、楼梯的尺度及设计
(-)搂梯的坡度 它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楼段与水平
面的夹角表示,另一种是用踏步的高宽比表 示。 普通楼梯的坡度一般在20°~45 ° 楼梯的坡度陡,牺牲舒适度来节约建筑面积!
图9-3是坡道、楼梯、专用楼梯、爬梯 的坡度范围
(二)楼梯的宽度
图9-13 踏步外挑及面层构造
2.防滑条 对于采用水磨石等光滑面层材料的楼梯,由于踏步表面光滑, 行人行走时容易滑倒,故踏面上应有防滑构造,常见做法有 下列几种。 (1)防滑沟槽:踏面边缘设2-3㎜条宽,深10mm的沟槽。 防滑沟槽的防滑性能较好,但易被杂物等堵塞,一般用于通 行人员少;卫生条件好的建筑物。 (2)铁屑金刚砂砂浆防滑条:在踏面边缘做2~3条铁屑金 刚砂砂浆凸校,作防滑条。这种防滑条构造简单,耐磨性较 好。 (3)缸砖包口:在踏面边缘贴特制缸砖或马赛克,缸砖面 有凹凸槽,起到防滑功能;凸出踏面的马赛克条也可起到防 滑作用。 (4)金属防滑条:较高等级建筑物可以在踏步表面安装特 制金属防滑条(铜质),这种防滑条耐磨性好,美观,但价 格高。踏步面防滑条构造如图9-14所示。
(五)栏杆(板)高度
楼梯栏杆(板)高度是指从踏步面中心至扶
手面的垂直高度,它与楼梯的坡度有关。当 楼梯坡度为 0 °时(平台处),栏杆(板) 高为1.0m~1.1m;楼梯坡度在 20 °~45 °栏杆(板)高一般为 0.9m;当楼梯坡度为 45 ° ~60 °时,栏板(杆)高为 0.85m。
图9-7楼梯间的台阶位置
第三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的楼梯段与休息平台梁连接,且直
接把荷载传递给上下休息平台梁。 (二)梁式楼梯 梁式楼梯的楼梯段是由斜梁和踏步板组成的。
楼梯类型 (教学楼的楼梯类型?)
第四节 楼梯的细部构造
一、踏步 1.踏步面层 楼梯踏步面层应耐磨、光滑、便于清扫,通常面层 可以选用抹水泥砂浆、水积, 可以将踏面外挑一部分,加做踏口或踢面倾斜,在 不增加楼梯段总长的前提下,扩大踏步面的宽度, 但外挑部分的宽度不能太大,以免影响通行顺畅, 一般挑宽为20㎜~25㎜。如图 9-13所示。
(5)确定梯段长度和梯段高度。 (2分) 梯段长度 L1=L2=(n-1)b=(10-l)×300=2700 mm 梯段高度 H1=H2=n×h=10×150=1500 mm ( 6 )确定平台深度。中间平台深度民不小于 1450 mm (梯段 宽度)。 取1480mm(120)。 (2分) (7)检验净高 (6分) 净高=1500-300=1200mm (1分) 要满足净高:可以把3级台阶引进来 150×3=450mm 还要改变第一跑的级数,增加三级, 150×3=450mm 此时 1200+450+450=2100>2000,满足净高要求 (2分) n1=13级,n2=7级 (1分) 梯段高度 H1 = n×h = 13×150 = 1950mm (标高为:+ 1.95m)(1分) 通道标高 -0.45m,室外地坪标高 -0.6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