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代文学概述
许地山《錣网劳珠》 许地山《錣网劳珠》
• 尚洁:“表面上看来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实际 上却是达天知命的强者。”——陈平原
自叙传抒情小说
郁达夫
•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原名 郁文, 字达夫, 幼名阿凤, 浙江 郁文 , 字达夫 , 幼名阿凤 , 富阳人,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富阳人 ,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 散文家、 诗人。 散文家 、 诗人 。 代表作有短篇小 说集《沉沦》(含《银灰色的 沉沦》 南迁》 三篇, 死 》 、 《 沉沦 》 、 《 南迁 》 三篇 , 1921年 小说《 薄奠》 1921 年 ) , 小说 《 薄奠 》 、 《 春 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风沉醉的晚上 》 、 《 迟桂花 》 等 。
周作人散文的特点与成就
• 总体风格:平淡朴拙、任心随意、意味深长。 • 具体有如下特点:(1)闲谈中见知识;如《喝茶》; (2)闲谈中含幽默,如《乌蓬船》;(3)闲谈中有 情趣,如《故乡的野菜》、《乌蓬船》、《喝茶》; (4)语言上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形成一 种涩味和简单味,耐人咀嚼。 • 成就:得散文之精髓,开闲谈之风气,有自然之美感, 成一派之宗主。
郁达夫
郁达夫
• 小说艺术风格: 自我的写真; 感伤的抒情; 结构的散文化; 流丽、清新的文笔。
20年代散文
一、20年代散文概述
•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这群作家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李 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 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概念,于抗 争的小品文之外,有分出闲适、清涩、充满趣味 性、知识性的一脉散文来。这一派主要散文家有 周作人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
鲁迅散文
• 二、《野草》 (一)《野草》的产生: 1924-1926 年,年间,鲁迅在《雨丝》上连续 发表了 23篇散文诗, 1927 年作者将其结集出版, 并增写《题词》一篇,总题名《野草》。《野草》 的写作时间与《彷徨》大致相同,是时代苦闷与 鲁迅个人人生苦闷这双重苦闷的结晶。 《彷徨》和《野草》写作时候的心境都是这样 的,是一种“五四”落潮时期一个启蒙者寂寞、 孤独思想情绪。
许地山
许地山
• 小说特征:(一)异域色彩;(二)宗教 氛围;(三)以爱情为线索结构作品。 “立愿尽此生,能写一篇爱情生活,便写 一篇;能写十篇,便写十篇;能写百、千、 亿、万篇,便写百、千、亿、万篇。”前 期作品由于以上三方面因素而带上浓郁的 浪漫色彩,自小说《春桃》始,转向切实 深沉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二十年代小说
一、人生写实派小说: 2、乡土小说: 1923年左右,在鲁迅小说的影响下,受“为人生”文文学 主张的影响,以北京为中心,出现了一个以农村生活和乡土 回忆为描写题材的“乡土文学”作家群。所谓“乡土小说”, 就是指这类靠回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帶有浓重 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 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包括农村 中最底层的农村妇女、农民的思想状态,以及当时中国农村 发展趋势和特点。这些作家并不是始终扎根于农村的,而是 移居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他们的创作较多地受到“乡土文 学”奠基人魯迅的影响,以农民生活为题材,表現农民疾苦, 代表作家有王魯彦《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怂 恿》、《活鬼》,台静农《拜堂》,許钦文《故乡》,蹇先 艾《水葬》,许杰《惨雾》、《赌徒吉顺》等。
叶圣陶
• 小说艺术成就:(一)对“灰色人生”的冷静 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 征;(二)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 有余味 ;(三)其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 实、纯正,对国外小说的借鉴了无痕迹,语言 无欧化成分,也无文白交杂现象,十分讲究规 范化。
•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 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 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1922年往美国 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 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 士学位。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 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 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 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一生著作 颇多,主要作品有《辍网劳蛛》(短 篇小说集, 1925 年)、《商人妇》 (短篇小说集,1925年)、《春桃》 (短篇小说集, 1935 年)、 《空山 灵雨》(散文集,1925年)、
鲁迅散文
• 一、《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 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 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 《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 名社初版。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 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 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 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朝花夕拾》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 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二十年代小说
二、自叙传抒情小说: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 者相对集中于创造社。他们受欧洲浪漫主义和 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强调“本着内心的要 求,从事于文艺运动”,这些小说创作具有一 些共同的美学特征:自我的写真; 感伤的抒情; 结构的散文化;流丽、清新的文笔。自叙传抒 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1921年郁达夫出 版小说集《沉沦》开始的,郁达夫是其代表作 家,并影响了一批作家、人生写实派小说: 2、问题小说: 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曾盛极一时的一种小说 类型,当时一些持“文学为人生”观点的作家和文学青 年受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开始以小说的形式 提出并反映各自感兴趣的人生社会问题。代表作有冰心 的《俩个家庭》、叶绍钧的《一生》等。这些小说描写 人生疾苦,发掘社会的腐败现象,书写青年男女恋爱婚 姻问题上的苦闷、探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写法上偏重 写实,富有时代感。但这些小说也存在一次弊端,因问 题的尖锐性摆在第一位,小说形象化追求不够,概念化、 简单化毛病较突出。
–
二、周作人
• 周作人(1885.1-1967.5)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 周作人( 是鲁迅(周树人)之弟,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 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 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 又名启明、启孟、起孟, 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 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 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 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 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 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 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 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并与鲁迅、林语堂、 孙伏园等创办《雨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孙伏园等创办《雨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1939年 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 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建国后重新从事写 作工作。 作工作。
人生写实派作家
叶圣陶 许地山
叶圣陶
叶圣陶( 1894.10-1988.2. ),原名 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 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 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 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教育部副部长。主要作品有短篇 小说集 《隔膜》 ( 1922 年)、《火 灾》( 1923 年)、《线下( 1925 年 ) 、 《 城 中 》 ( 1926 年 ) 、 《未厌集》(1929年) 、《四三 集》( 1936 年);童话集:《稻 草人》( 1923 年)、《古代英雄 的石像》( 1931 年);长篇小说 《倪焕之》。
叶圣陶
• 小说主要内容: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的 小说占绝大部分。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 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暴露旧中国 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 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 “教育小说” 的基调。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 下层知识分子(主要是中、小学教员)贫穷悲 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 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剖解与审视。叶 圣陶对于底层知识分子的基本态度:同情与讽 刺兼备。
•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 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个战阵中,一块战 斗的阵营里边,伙伴还会这么变化。而且落得一个 “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 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 有了小感触,写点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 后印成一本《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就做短篇 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 前好一些,思路似乎也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 了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于是印了这时期的11 篇作品叫做《彷徨》,以后不愿再这样了。”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
一、20年代散文概述
•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该派作家众多,主要有冰心、朱自清、 梁遇春、丰子恺、王统照、许地山等,多持 含蓄、缜密、漂亮的散文风格。 • (四)“雨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
《雨丝》杂志, 1924 年创刊,多刊短小系里 的杂感,坚持思想革命,鲁迅、周作人是核 心作家。 “雨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 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 物,则竭力加以排斥。”(鲁迅《我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