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的种类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至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如讲授、提问、论证等。
运用这类方法时,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
此时师生的语言交流是单向的,即从教师到学生。
(2) 师生相互作用的方法,如班级讨论、小组讨论、小组设计法和同伴教学等。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认知领域较高水平的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和所有情感领域的学习特别有效。
(3) 个体化的学习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和计算机教学。
这类方法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速度,有规则地、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学习进程。
(4) 实践的学习方法,如现场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
这类方法区别于前述三类方法的惟一特征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或带有刺激性的场所参与实际工作,可用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的学习。
在同一内容中,对于不同学生来说,或者在某些目标领域内,对于不同学习水平来说,一种方法的确可能比另一种方法更适宜。
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变量,教育者不要片面地认为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哪一种方法是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