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第7章:循环系统

动物生理学第7章:循环系统

动物生理学第7章:循环系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A 收缩期开始B 收缩期中期C 舒张期早期D 舒张期结束【正确答案】 C2. 肺循环和体循环,基本相同的()×A 收缩压B 脉压C 每博输出量D 外周阻力E 舒张压【正确答案】 C3. 肌肉运动时,其血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动脉血压升高B 未活动的肌肉内血管收缩C 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D 交感缩血管纤维活动减弱E 心输出量增加【正确答案】 C4. 生理情况下,影响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A 毛细血管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 毛绷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E 组织液和血浆的晶体渗透压【正确答案】 C5. CO2过多引起脑血管舒张的中介物是(注:选项中H+=H+)()×A 乳酸B H+C AchD NEE 5-HT【正确答案】 B6. 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流阻力会减小()×A 血流粘滞度增加B 由层流变成湍流C 红细胞比容增大D 血管收缩E 血液温度升高【正确答案】 E7. 肾小球病变时或慢性肝病时,发生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 静脉回流受阻【正确答案】 B8. 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血管升压素D 谷氨酸E γ-氨基丁酸【正确答案】 A9. 下列各类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A 主动脉B 微动脉C 毛细血管D 微静脉E 大静脉【正确答案】 B10. 下列各器官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A 冠状动脉B 脑血管C 肾血管D 骨骼肌血管E 皮肤血管【正确答案】 E11. 下列哪种物质主要在局部血循环中起作用()×A 心房钠尿肽B 内皮素C 醛固酮D 组胺E 血管升压素【正确答案】 D12. 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时可使()×A 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B 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C 股动脉血压升高D 交感舒血管活动增强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活动加强【正确答案】 C13. 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A 心房肌B 房室交界C 左右束支D 浦肯野纤维E 心室肌【正确答案】 B14. 下列哪种物质可使心功能曲线左上移(注:选项中H+=H+)()×A 肾上腺素B H+浓度升高C 乙酰胆碱D 血管升压素E 腺苷【正确答案】 A15. 对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影响最大是()×A 阈电位水平B 静息电位水平C 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D 2期长短E 钠泵功能【正确答案】 D16. 下列哪一项减少静脉回流()×A 交感神经兴奋B 由立位转为卧位C 由吸气转为呼气D 由立位转为慢走E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正确答案】 C17. 下列有紧张性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纤维是()×A 心迷走神经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正确答案】 A18. 参与防御反应时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枢主要位于()×A 脊髓B 延髓C 丘脑D 下丘脑E 大脑皮层【正确答案】 D19. 甲状腺激素在体内能引起冠脉舒张的主要原因是()×A 增强血管升压素缩血管效应B 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效应C 减弱冠状动脉的肌源性收缩D 发挥激素缩血管物质的允许作用E 使心肌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正确答案】 E20. 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搏动()×A 心率加快B 每搏输出量降低C 主动瓣关闭不全D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增强E 左心衰【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 窦房结细胞()×A 0期去极化速度慢B 动作电位幅度小C 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较小D 4期自动去极化较慢E 属慢反应自律细胞【正确答案】 A, B, C, E2. 使自律性增高的因素是()×A 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减小B 阈电位水平上移C 4期自动去极速度增快D 复极3期K+外流增加E 心迷走神经兴奋【正确答案】 A, C3. 在典型心电图中()×A P波反映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B QRS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C 在不同导联中QRS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D 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呈反变关系E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终点之间的时程【正确答案】 A, C, D4. 同肾上腺素相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特点是()×A 与不同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于肾上腺素B 对α受体作用小于β受体C 对心脏的效应不如肾上腺素D 可反射性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增强E 在整体中,可引起心率加快【正确答案】 A, C, D5. 机体发生防御反应时的心血管反应包括()×A 骨骼肌血管收缩B 胃肠道血管收缩C 血压下降D 心输出量增加E 根据机体需要使各器官血流重分配【正确答案】 B, D, E6. 正常心动周期中()×A 心房舒张期处在心室收缩期之内B 心室收缩期处在心房舒张期之内C 心房收缩期处在心室舒张期之内D 心室舒张期处在心房收缩期之内E 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前【正确答案】 B, C7.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A 导致第一心音产生B 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C 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关闭D 心室内压高于动脉压E 心室容积最大,保持不变【正确答案】 A, C, E8.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轻度增高时,心肌生物电活动将发生的变化是(注:选项中K+=K+)()×A 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B 阈电位上移C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 心肌兴奋性增高E 兴奋的传导速度减慢【正确答案】 A, C, D, E9. 减压反射的特点()×A 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B 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C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D 切断缓冲神经,反射中断E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 B, D, E10. 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功能,正确的是()×A 可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B 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率减慢效应明显减弱C 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D 促进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E 可导致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正确答案】 A, B, C, D, E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3分)1. 如图所示为微循环示意图,其中A所指的通路称为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A 直捷通路()×B 加速血液回流心脏#加速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回心()×2. 冠脉循环的血流量主要取决于_______的高低和_______的长短。

A 舒张压()×B 心室舒张期()×3. 从传导速度看,心脏的传导系中,_______传导速度快,而______传导速度最慢,在此产生传导__________。

A 末梢蒲肯野纤维()×B 房室交界()×C 延搁()×4. 心肌__________期很长,相当于收缩期,所以心肌不会出现___________。

A 有效不应()×B 强直收缩()×5. 夹闭二侧颈总动脉,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___________,原因是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降低,减压反射减弱。

A 升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 室性期前收缩产生的原因是额外阈上刺激落在心室的()×A 收缩初期B 收缩末期C 舒张期D 有效不应期【正确答案】 C2. 在心室等容舒张期()×A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B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C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D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E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正确答案】 B3. 心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的()×A 0期除极化速度快慢B 1期复极化的快慢C 2期复极时程长短D 3期复极时程长短E 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慢【正确答案】 E4. 在下列指标中可间接表示心室前负荷的是()×A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压力)B 心室等容收缩期容积(压力)C 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压力)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压力)E 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压力)【正确答案】 D5. 当血液流经血管系统时,血压降落最显著的部位是()×A 毛细血管B 微动脉C 微静脉D 大动脉E 大静脉【正确答案】 B6. 房室瓣开放见于()×A 等容收缩期末B 心室收缩期初C 等容舒张期初D 等容收缩期初E 等容舒张期末【正确答案】 E7. 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那一项指标明显增高()×A 每搏输出量B 心输出量C 心脏做功量D 心指数E 射血分数【正确答案】 C8. 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后,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减慢B 心肌收缩力减弱C 心率减慢D 静脉回流减慢E 后负荷增大【正确答案】 C9. 下列关于淋巴管及淋巴回流的描述,错误的是()×A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B 组织液中颗粒可进入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倒流C 组织液静水压升高时,淋巴回流将减少D 组织液中的红细胞,细菌可经淋巴回流重吸收E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淋巴回流量约120ml/h【正确答案】 C10.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A 减慢心率B 增加冠脉流量C 降低平均动脉压D 重新分配各器官血流量E 稳定快速波动的血压【正确答案】 E11. 动脉血压升高时,下列哪项不是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A 心交感紧张性减弱B 心迷走紧张性加强C 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减弱D 交感舒血管紧张性加强E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正确答案】 D12.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A 高K+饮食B 大量饮清水C 刺激颈动脉窦D 刺激颈动脉体E 大量出汗【正确答案】 E13. 下列关于肺循环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 血流阻力低B 平均动脉压低C 循环血量少D 血容量变化范围大E 有效过滤压为负值【正确答案】 C14. 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A 有利于增强心室肌收缩能力B 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C 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期的交替D 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制收缩E 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正确答案】 C15. 能使动脉血压波幅度增大的原因是()×A 心动过速B 房室瓣狭窄C 主动瓣狭窄D 大动脉硬化E 小动脉硬化【正确答案】 D16. 下列有紧张性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纤维是()×A 心迷走神经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正确答案】 A17. 在I f电流中最重要的跨膜离子流是(注:选项中Na+、K+、Ca2+=Na+、K+、Ca2+)()×A 逐渐减弱的外向K+电流B 逐渐增强的内向Na+电流C 通过T形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D 通过L形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E 通过由ACh控制的K+通道的外向K+电流【正确答案】 B18. 下列关于NO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降低延髓交感缩血管紧张性B 激动冠脉β受体,引起血管舒张C 抑制外周交感末梢释放NAD 介导Ach的舒血管效应E 阻断NA的缩血管效应【正确答案】 E19. 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与正常人相比()×A 心率明显加快B 每搏输出量明显降低C 搏功明显增大D 静息心指数明显降低E 心力储备明显降低【正确答案】 E20. 在交感缩纤维末梢释放递质过程中起抑制性调剂作用的是()×A 心房钠尿肽B 组胺C 前列腺素D 内皮素E 肾素【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 心动周期中()×A 心房收缩期比心室收缩期长B 心室收缩期比心房收缩期长C 快速射血期左心室压力最高D 等容收缩期初,推动半月瓣关闭E 等容舒张期末,引起房室瓣开放【正确答案】 B, C, E2. 在典型心电图中()×A P波反映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B QRS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C 在不同导联中QRS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D 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呈反变关系E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终点之间的时程【正确答案】 A, C, D3. 有关血压,正确的是()×A 人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约为0.933kPa(7mmHg)B 血量减少或血管容量增大,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降低C 心室收缩时释放两部分能量即动能与势能D 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性的所以动脉血流也是间断性的E 血压在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中降落的幅度最大【正确答案】 A, B4. 关于减压反射,正确的是()×A 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血压对动脉管壁的机械牵张B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对非搏动性压力变化更加敏感C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D 在安静状态下,因动脉血压低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而不起作用E 反射中枢在延髓【正确答案】 A, C, E5. 关于肺循环()×A 肺动脉的可扩张性高,对血流的阻力小B 肺动脉压远较主动脉压为低C 肺循环血管可以起贮血库作用D 低氧时,肺泡周围的微动脉舒张E 吸气开始时动脉血压下降【正确答案】 A, B, C, E6. 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可由下述情况引起()×A 心交感神经兴奋B 血钙升高C 静脉回心血量增多D 参与收缩的肌细胞数目增多E 心室余血量增多【正确答案】 A, B, C, E7. 心室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取决于()×A 心室容积缩小的程度B 心肌纤维缩短的速度C 心肌收缩产生张力的速度D 后负荷的大小E 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正确答案】 A, B, C, D, E8.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是()×A 在心缩期贮存血液B 维持较高的舒张压C 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D 维持正常血压E 使血液连续流动【正确答案】 A, B, C, D, E9. 减压反射的特点()×A 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B 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C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D 切断缓冲神经,反射中断E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 B, D, E10. 使脑血流量增加的因素是(注:选项中CO2、O2=CO2、O2)()×A CO2分压升高B O2分压降低C 颈动脉压升高D 过度通气E 局部脑组织代谢增强【正确答案】 A, B, C, E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3分)1. 如图所示为微循环示意图,其中A所指的通路称为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