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10.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两者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

1.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见表10-1)
马克思主义将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归纳为交换与生产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因此对外贸易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表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2)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见表10-2)
表10-2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
(3)“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见表10-3)
表10-3 “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
(4)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见表10-4)
表10-4 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
(5)新增长理论(见表10-5)
表10-5 新增长理论
2.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1)外贸依存度(见表10-6)
表10-6 外贸依存度
(2)进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①进口收入弹性的概念
进口收入弹性主要用来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主要通过国民收入增加百分之一时,进口增加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ε=(ΔM/M)/(ΔY/Y)=(ΔM/ΔY)/(M/Y)
上式中,M代表进口额,Y代表国民收入,ΔM/ΔY为边际进口倾向,M/Y为进口依赖度,ε为进口收入弹性。

②进口收入弹性的意义
按照进口收入弹性,可将经济分为三种类型:
a.顺贸易偏向增长
ε>1,称为顺贸易偏向增长,此时进口增长率大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增加,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增进;
b.逆贸易偏向增长
ε<1,称为逆贸易偏向增长,此时进口增长率小于国民收入增长率,进口依赖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退;
c.中性增长
ε=1,称为中性增长,此时进口增长率等于国民收入增长率,进口依赖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变。

这种情况下不能认为贸易的作用已经消退,反而可以说,这是国内外生产要素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的最佳状态。

这是因为难以计量的贸易作用发挥着很大的影响。

(3)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①出口依赖度可以作为一个指标。

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可以认为出口对该国的经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出口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可以测定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之间密不可分,一方面,国际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贸易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1)哈罗德的三个命题
针对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哈罗德(R.F.Harrod)提出了以下三个命题:
①如果A国的经济增长率大于B国,A国就会有入超倾向;
②如果A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即出口产业)中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超过该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A国就会具有出超倾向;
③如果A国的工资增长率小于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A国就会有出超倾向。

由于哈罗德没有考察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因此其命题有一定的缺陷。

但哈罗德
在假定贸易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是有意义的。

(2)小岛清的观点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把经济增长模型划分为五种类型。

如果用y表示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x表示出口商品生产量,则五种类型可以表示如下:
①中立型增长:dx/x=dy/y;
②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逆贸易)的增长:dx/x<dy/y;
③偏于出口型(顺贸易)的增长:dx/x>dy/y;
④超偏于出口型的增长:dx>0而dy<0;
⑤超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的增长;dx<0而dy>0。

小岛清的观点可总结为:①一国中性的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只限于规模和数量;
②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即增长发生在进口竞争行业或出口竞争行业,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数量和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考点二:贸易发展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发展战略
(1)贸易发展战略的概念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是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对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向、结构、目标以及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所作的战略性决策。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此,一国选择的贸易发展战略,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

(2)贸易发展战略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