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ithritis,KOA)是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变而继发性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进展性膝关节疾病。

KOA是骨科常见的关节性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85%以上。

目前对KOA治疗手段种目繁多,但各自都存在着不足与局限,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针对KOA的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已成为最佳手段。

本课题将以此为切入点,针对KOA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通过选择符合本研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筛选标准为: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早期有关节有弹响声,后期出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甚至关节肿大、变形。

劳累后加重,严重时可影响睡眠。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②有骨摩擦音或关节活动响声。

③晨僵小于等于30min。

④X线摄片示膝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或唇样增生。

⑤年龄40岁以上。

⑥膝关节周围有肿胀。

具备①④或①②③④⑤⑥即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纳入标准为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诊断标准,签定知情同意书。

年龄40~75岁,对研究人员的治疗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近期未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病情属轻、中度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30例)。

研究组采用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药物封闭治疗和理疗;空白组则为不做治疗的患者。

分别在治疗前、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别进行评定,以及X线关节疼痛值、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观察个指标结果,进而分析本实验采用的三联法康复治疗对KOA 的临床疗效,从而证实三联法康复治疗对KOA的治疗是否有效,进而阐明其机制,目的在于减轻膝关节疼痛、促进其功能恢复。

本研究的技术要点是明确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康复治疗方法对KOA是否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对KOA是否有改善作用。

同时也要探讨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康复治疗方法其有效的机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ithritis,KOA)是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变而继发性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进展性膝关节疾病。

KOA是骨科常见的关节性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85%以上。

导致KOA 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股四头肌的薄弱、关节受力及排列异常、肥胖、外伤、内分泌紊乱、生长及免疫因子缺乏等等。

由于膝关节负重较大,KOA 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运动或长期负重劳累后症状加重,后期则会出现膝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摩擦感、关节肿胀、僵硬、畸形等等,进而造成了了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目前,针对KOA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局部用药及关节内用药等等;而非药物治疗手段则主要是关节功能锻炼、理疗、熨疗、针灸推拿及小针刀等;手术治疗主要有关节内清理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软骨移植术等。

那么现阶段对KOA 治疗手段种目繁多,但各自都存在着不足与局限,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针对KOA的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已成为最佳手段。

由于KO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无法认识到关节软骨的凋亡过程,故目前尚无特效的方法来阻止关节软骨的进行性破坏。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本病病因病理的深入了解,在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纳米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充分发挥各组成部分的的优势,必定会为KOA的治疗开辟一个广阔前景。

因此,本研究通过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综合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康复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充分利用每种治疗方法的优势。

其中关节松动术不仅可以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及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供给、缓解疼痛、防止因活动减少而引起的关节退变等,还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保持组织的伸展性、增加本体的反馈。

肌力训练可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加膝关节稳定性;药物注射可消炎、止痛、促进关节腔内炎性渗出液的吸收等,缓解疼痛,延缓和改变KOA 的病理过程。

同时理疗形式多样,包括热敷、电疗、磁疗、红外线、水疗及离子渗入法等,主要适用于KOA的慢性期,对于解除亚急性期的疼痛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理疗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继发炎症反应,阻止软骨内胶原纤维原转型,使软骨得到充分的营养,延缓软骨的退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通过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综合治疗,观察其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探讨是否为安全、有效的最佳手段。

通过选择符合本研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筛选标准为: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早期有关节有弹响声,后期出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甚至关节肿大、变形。

劳累后加重,严重时可影响睡眠。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②有骨摩擦音或关节活动响声。

③晨僵小于等于30min。

④X线摄片示膝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或唇样增生。

⑤年龄40岁以上。

⑥膝关节周围有肿胀。

具备①④或①②③④⑤⑥即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纳入标准为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诊断标准,签定知情同意书。

年龄40~75岁,对研究人员的治疗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近期未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病情属轻、中度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30例)。

研究组采用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药物封闭治疗和理疗;空白组则为不做治疗的患者。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别进行评定,以及X线、关节疼痛值、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1.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

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运动予以评分,包括有无跛行(5- 0分)、是否需要支撑物(5- 0分)、有无绞锁(15- 0分)、有无关节不稳(25- 0分)、有无疼痛(25- 0分)、有无肿胀(10- 0分)、上下楼梯有无困难(10- 0分)、下蹲有无困难(5- 0分),分数与症状成反比。

90~100分为临床控制,75~89分为显效,50~74分为有效,50分以下为无效。

2.疼痛评价。

受试者在1条长10cm横线上以竖线标记目前的疼痛情况,然后评价者以受试者标记点的长度并记录具体数字(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

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BREF)评分。

量表分6个领域,26个问题,包括近4周的自我评估,涉及对生活质量、健康、或生活其他方面的看法。

领域按正向计分(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4.X线观察。

另外疗效标准包括:1.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行走和站立自如。

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行走过久或天气变化时仍有疼痛。

3.好转:关节疼痛减轻,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

4.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通过观察以上指标并分析治疗KOA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的有效治疗方案,目的在于减轻膝关节疼痛、促进其功能恢复。

本次临床研究应达到的预期结果,是采用三联法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可能恢复膝关节力学平衡,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过程。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区别于传统治疗方法,通过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康复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充分利用每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安全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其中关键技术包括:1.膝关节松动术: 使患者取坐和卧位,分别对股胫关节、髌股关节及近端胫腓关节行长轴牵引,前后向、后前向、侧方及上下滑动,伸膝摆动等松动手法,每个动作持续大约20 秒,重复6 -8 遍,另外根据患者疼痛、僵硬的程度及身体状况选用手法治疗。

2.肌力训练:采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并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内收(外展)、双足蹬四肢联动运动,以及坐位伸腿、俯卧位屈膝和双桥运动等,每次训练40 min,1次/天,20次为一疗程。

3.物理疗法:微波治疗使用DL-C-M 超短波治疗仪,贴于膝关节前或膝关节痛点处,每次20min,1次/天,20次为一疗程;电脑中频治疗使用XYZP-IP型电脑中频治疗仪,中波载波频率为2~8kHz,调制波型为方波、尖波、三角波、锯齿波、指数波、正弦波及数种组合波形。

调制度为0、100%,两种最大输出电流100 mA±10%,输出功率≤150 V A,选择4号处方,将两只107 cm×72 cm的加热电极板对置于膝关节内外侧,耐受量治疗,每次20 min,1次/天,20次为一疗程。

以上为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要点。

同时我们将明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指征,力求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认为通过膝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理疗三联法治疗方法,探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安全、有效的最佳手段。

综合治疗KOA,可能不仅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而且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可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