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LY 湖北联友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LY01-2018
代替Q/JLY01-2015
水产配合饲料
2018–03-28发布2018–04-11实施
湖北联友饲料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LY01-2015《鱼配合饲料》。
本标准与Q/JLY01-201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Q/JLY01-2015标准废止。
本标准由湖北联友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联友饲料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祖英、王后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JLY01-2006、Q/JLY01-2011、Q/JLY01-2015。
水产配合饲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配合饲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以豆粕、棉粕、菜粕、米糠、小麦、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等为主要原料,经粉碎、配料、混合、制粒后熟化、冷却、包装加工而成的水产配合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17.1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5918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6434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
GB/T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T6436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6437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6438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T6439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GB10648饲料标签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4699.1饲料采样
GB/T1824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77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农业部第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农业部2014年第1号公告《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3要求
3.1原辅料
应符合其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并符合国家相应的饲料卫生标准。
不得使用非饲料物质,不得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和违禁物质。
3.2感官
色泽一致,应无发酵、霉变,无结块,无异味、异嗅。
3.3水分
应不高于13.0%。
3.4加工质量
3.4.1成品粒度
幼鱼期为碎粒料,粉化率和含粉率应不大于10%。
育成鱼期为颗粒料,粒长4mm~10mm,粉化率和含粉率应不大于8.0%。
3.4.2混合均匀度
应混合均匀,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7%。
3.5营养成分指标
营养成分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营养成分指标单位:%
分类
指标
粗蛋白质
≥
粗灰分≤粗纤维≤钙总磷≥氯化钠赖氨酸≥
幼鱼期30.015.012.00.6~3.00.60.3~0.8 1.3
育成前期28.015.015.00.6~3.00.60.3~0.8 1.2
育成后期26.015.015.00.6~3.00.60.3~0.8 1.0
3.6卫生指标
应条例GB13078的规定。
3.7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3.8饲料添加剂
3.8.1饲料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济时,应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规定,不得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的药品及化合物。
3.8.2饲料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济时,应符合《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定》和《饲料添加
剂品种目录(2013)》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感官
目测、鼻嗅。
4.2水分
按GB/T6435规定的方法进行。
4.3加工质量
4.3.1成品粒度
粉料按GB/T5917.1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料按GB/T16765-1997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
4.3.2混合均匀度
按GB/T5918规定的方法进行。
4.4营养成分指标
4.4.1粗蛋白质
按GB/T6432规定的方法进行。
4.4.2粗灰分
按GB/T6438规定的方法进行。
4.4.3粗纤维
按GB/T6434规定的方法进行。
4.4.4钙
按GB/T6436规定的方法进行。
4.4.5总磷
按GB/T6437规定的方法进行。
4.4.6氯化纳
按GB/T6439规定的方法进行。
4.4.7赖氨酸
按GB/T18246规定的方法进行。
4.5卫生指标
按GB13078规定的方法进行。
4.6净含量
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
5检验规则
5.1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5.2抽样
按GB/T14699.1规定的方法进行。
5.3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检验。
5.3.1出厂检验
5.3.1.1每批产品出厂前应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
5.3.1.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总磷、净含量、标签。
5.3.2定期检验
按农业部2014年1号令执行。
5.3.3型式检验
5.3.3.1型式检验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当生产配方、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收货单位提出要求时。
5.3.3.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
5.4判定规则
5.4.1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5.4.2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可加倍抽样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若卫生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
5.4.3检验结果判定允许误差按GB/T18823执行。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应符合GB10648的要求。
6.2包装
采用塑料编织袋并带内膜定量包装,净重40KG。
6.3运输
严禁曝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易污染的物品混运。
6.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防止受潮、鼠害、虫蛀和有毒物质污染。
产品堆放时应加垫,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层高每垛不得超过10层。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保持期为6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