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术语大汇总

统计术语大汇总

统计术语大汇总育龙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8月26日来源:互联网育龙网核心提示: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

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专家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1)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80。

2)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1)“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2)“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00%=20%。

(3)“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4)“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倍数与翻番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

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

发展速度大于100%表示上升;小于100%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

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

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

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文字资料分析题还经常涉及一些其他的统计术语,下面,知鸟教育人事考试网的专家挑选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术语为大家辨析讲解。

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序时平均数序时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

这种平均数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是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均数。

两者的差别在于: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一般平均数通常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

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

根据这一定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和方程法。

3.平均增长速度因平均增长速度不等于全期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故它不能根据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直接计算。

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进行间接计算。

增幅与同比增长1.增幅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 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得到。

2.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

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8×100%即可。

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标准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

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强度指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平均递增速度是如何计算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种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也就是把基期发展水平定为1(或100%),报告期发展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相对数值。

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平均发展速度是指时间数列各期发展速度的平均数,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其计算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累计法不常用,这里仅介绍水平法。

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1)按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开N次方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2)按总发展速度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报告期值÷基期值)开N次方×100%其中n为报告期与基期的间隔期数吉林公考指导:巧用估算方法解答资料分析题 2009年05月06日14:11 中公教育我要评论(0)资料分析题被很多考生人为是非常麻烦的题型,数据太多,不好找,计算复杂,易出错。

但是由于其分值比较高,所以还不能将其放弃,鸡肋一般。

其实公考的趋势,对于资料分析题型来说,越来越偏重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材料的判断,计算能力所考察的内容在逐步减少,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因为资料分析的计算而害怕这种题型。

有很多估算的方法可以运用到资料分析题目当中,这样可以帮助考生节约时间,减少计算量,提高准确率。

我们以一道例题来说明,各种估算方法是如何在资料分析题目当中运用的。

三次产业增加结构变化分析表注:“六五”时期(1981年—1985年)、“七五”时期(1986年—1990年)、“八五”时期(1991年—1995年)、“九五”时期(1996年—2000年)1.我国2001年的GDP约为1978年的:A.32.5倍 B. 26.5倍 C.22.5倍 D.18.5倍2.已知2000年我国的GDP为89404亿元,那么我国1996年—1999年四年的GDP总量约为:A.302761亿元 B.328974亿元C.298716亿元 D.281479亿元分析:设四年的GDP总量为x,根据图表可以列出方程,这时我们不需要解方程,只需运用尾数法,求得x的尾数为1,选出A答案。

3.下图的阴影部分最能体现1989年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当年GDP比重的是:分析:从表格中直接看出25%,选C。

4.如果在制作上表时,我国的人口数量是以当年年末的人口总数为标准的,那么197 8年底,我国的人口数约为:A.10.78亿 B.9.56亿 C.8.06亿 D.7.98亿5.下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1978年相比,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9.9个百分点B.从“六五”时期到“九五”时期,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与1978年相比,2001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已取代了第二产业成为三大产业中产值最高的产业D.“七五”时期,我国共完成的GDP总量约为72550亿元分析:从图表中显然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没超过第二产业,不是最高的。

明显看出C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