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及运用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他动也不动,彷如石像。

(本体)(喻词)(喻体)隐喻[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本体)(喻体)(本体(喻体)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喻体)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那么,我们如何来创造拟人句呢?第一步,分析事物,寻找共性。

所谓共性,就是事物和人类相、相似的言行、思想。

如:小鸟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是拎着花篮在舞蹈。

第二步,添加感情,写活事物。

人们的基本感情,可以归类为喜、怒、哀、乐四种,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恰当把人类神态、言行、心理活动附在事物身上,赋予物以“人性化”,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第三步,升华灵性,过目不忘我们要创作一个真正的拟人句,还要从思想内涵中下功夫。

可以想象,一个毫无个性的句子,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刻含义,找出其独特的“灵性”,让人们一看就过目不忘。

练习:1、小河向东流。

改: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2、螃蟹煮熟了。

改: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3、水稻成熟了。

改:水稻笑弯了腰。

4、高梁成熟了。

改:高梁涨红了脸。

5、大地上有白雪。

改: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

6、大树在路边。

改:大树站在路边。

三、什么叫排比?在一个句子中同时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

它能增强句子语势,加深感情。

其特点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组成,而且开头几个字相同。

常见的排比句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大类。

一、并列式排比句所谓并列式排比句,它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同等地位。

练习: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

改:下课了,同学们有的玩滑梯,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翘翘板。

2、爸爸下班了。

改: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一边聊天。

3、小金鱼在水中。

改:金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放在水中,一会儿沉在水底。

4、我课余生活很丰富。

改: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看书,有时跳绳,有的画画。

5、小明来到公园。

改:小明来到公园,一会儿拍皮球。

一会儿放风筝,一会儿踢足球。

二、递进式排比句递进式排比,也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练习:1、我们要努力学习。

改:为了做祖国的接班人,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腾飞,我们要努力学习。

2、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

改: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

3、欢声笑语传到外面。

改:欢声笑语传到教室,传到走廊,传到校园。

4、刘胡兰壮烈牺牲。

改:为了保护干部,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共产党的胜利,刘胡兰壮烈牺牲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①满招损,谦受益。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二、辅助练习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②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③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④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⑤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2、请你从读过的文章中找出二——三个排比句、设问句、拟人句和夸张句。

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①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拟人句)②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比喻句)③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

(排比句)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华成语千句文·第一章·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

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

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

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中华成语千句文·第二章·人猿揖别浩瀚宇宙,银河苍茫。

地球生命,雨露阳光。

斗转星移,天行有常。

大陆漂移,七洲四洋。

四时更替,寒来暑往。

云行雨施,万物生长。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自然造化,大块文章。

千岩万壑,层峦叠嶂。

电闪雷鸣,狂涛巨浪。

云合雾集,千态万状。

长林丰草,傲雪凌霜。

飞禽走兽,虎视鹰扬。

适者生存,不主故常。

人猿揖别,挺起脊梁。

劳动造人,历尽沧桑。

幕天席地,饮露餐霜。

栉风沐雨,昼行夜藏。

茹毛饮血,食果为粮。

穴居野处,袭叶为裳。

钻木取火,文明之光。

物竞天择,万物灵长。

中华成语千句文·第三章·人文初祖赤县神州,地老天荒。

文明古国,源远流长。

物华天宝,灿烂辉煌。

人杰地灵,万世其昌。

三皇五帝,视民如伤。

经始大业,万古流芳。

神农教耕,沐雨经霜。

遍尝百草,救死扶伤。

轩辕黄帝,始垂衣裳。

成命百物,律吕调阳。

结绳记事,难得其详。

仓颉造字,天雨粟粮。

刀耕火种,驯牛牧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日出而作,植谷采桑。

日落而息,处顺安常。

尧天舜日,鼓腹击壤。

天下为公,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深孚众望。

过门不入,千古传唱。

中华成语千句文·第四章·文武之道夏启建制,废公立私。

天下为家,王位世袭。

商王成汤,求贤用士。

革命反正,拨乱兴治。

纣王无道,多行不义。

酒池肉林,骄奢淫逸。

怙恶不悛,声名狼藉。

恶贯满盈,众叛亲离。

文王兴周,鸣琴而治。

政简刑清,有凤来仪。

拘而演易,太极两仪。

变化无穷,天人合一。

吉凶祸福,昼乾夕惕。

天行其健,自强不息。

太公钓鱼,相机待时。

老而弥坚,择主而事。

飞熊入梦,左辅右弼。

明君贤相,匡国济时。

武王伐纣,仁义之师。

吊民伐罪,发扬蹈厉。

牧野之战,反戈一击。

归马放牛,与民休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乐刑政,宽猛相济。

周公吐哺,宵衣旰食。

天下归心,沐仁浴义中华成语千句文·第五章·五霸七雄东周王权,有名无实。

礼崩乐坏,鞭长莫及。

五霸七雄,各行其是。

喧宾夺主,比权量力。

厉兵秣马,攻城略地。

远交近攻,弱肉强食。

名公巨卿,门庭若市。

千金买骨,轻财重士。

食客三千,良莠不齐。

待价而沽,择木而栖。

毛遂自荐,露才扬己。

脱颖而出,名噪一时。

鸡鸣狗盗,等而下之。

东奔西走,随物应机。

郑伯克段,蔑伦悖理。

处心积虑,不寒而栗。

宋襄之仁,贻误军机。

假仁纵敌,兵家大忌。

越王勾践,辱国丧师。

卧薪尝胆,报仇雪耻。

西施浣纱,仙姿玉质。

范蠡携美,五湖隐迹。

商鞅变法,顿纲振纪。

断而敢行,斧钺不避。

赵武灵王,四面受敌。

胡服骑射,高见远识。

完璧归赵,临难不避。

不辱使命,大勇大智。

负荆请罪,前嫌尽释。

刎颈之交,同心戮力。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田忌赛马,动态博弈。

悲歌易水,风萧萧兮。

图穷匕见,士死知己。

李冰父子,兴修水利。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都江古堰,百世之利。

帝王霸业,望尘莫及。

中华成语千句文·第六章·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应运而生。

百花竞放,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异彩纷呈。

畅所欲言,众说纷纭。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著书立说,各显其能。

儒家学说,以仁为本。

中庸之道,修齐治平。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文章,历久弥新。

春风化雨,泽被苍生。

老庄之道,有无相生。

深藏若虚,独善其身。

绝圣弃智,和光同尘。

遗世独立,小国寡民。

清心寡欲,与世无争。

顺其自然,返朴归真。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大器晚成。

墨家巨子,重厚少文。

克勤克俭,身体力行。

非攻兼爱,排难解纷。

摩顶放踵,舍己为人。

法家治国,政出一门。

以战去战,以刑去刑。

令行禁止,富国强兵。

严刑峻法,民不堪命。

名家善辩,领异标新。

白马非马,钩深索隐。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朝秦暮楚,斗角勾心。

巧舌如簧,娴于辞令。

高谈雄辩,绵里藏针。

孙子兵法,奇正相生。

出神入化,莫测高深。

兵不厌诈,出奇制胜。

诱敌深入,排兵布阵。

攻心为上,兵不血刃。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中华成语千句文·第七章·万世师表大哉孔子,博闻精思。

任重道远,格物致知。

十五志学,发愤忘食。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见贤思齐,闻过则喜。

敏而好学,三十而立。

首创私学,传授六艺。

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有教无类,不偏不倚。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诲人不倦,苦心孤诣。

循循善诱,发蒙启蔽。

温故知新,日省月试。

不耻下问,学无常师。

周游列国,颠沛造次。

君子固穷,蹈仁履义。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删诗定礼,垂范百世。

述而不作,知人论世。

煌煌论语,一言穷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