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1有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1有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题(一)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 CH2===CH2↑+H2O, 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SO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选用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生成。

(1)实验时选用的加热方式是()
A.酒精灯直接加热B.热水浴加热C.酒精喷灯加热
(2)选择该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
乙醇-144 78 0.789
乙酸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83.6 77.5 0.90
浓硫酸——338 1.84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

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4)写出加入的试剂: 试剂(a )是 ;试剂(b )
是 。

(5)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①是 ,②是 ,③
是 。

(6)在得到的A 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

4、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
图4-1所示,A 中放有浓硫酸,B 中放有乙醇、无
水醋酸钠,D 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CaCl 2·6C 2H 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若用同位素18O 示踪法确定反
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 位置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前向D 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
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D 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
___________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
5.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迅速用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收集并验纯气体后,点燃,并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观察现象,完成下表。

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 气体燃烧的现象
检验产物
气体燃烧时火焰
呈 , 小烧杯内壁 ,
澄清石灰
水 。

反应中只生成了
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 乙酸 乙醇 B C A E (a ) ①
③ ② D 乙酸 (b )
6.“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
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
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
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7.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
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
(A下端活塞关闭)中。

⑴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观察到A中的实验现象是
⑵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
充分振荡,目的是,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⑶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⑷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
色沉淀,则能证明。

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题(一)答案
1.(1)①A ②B ③A ④D (2)装置①中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SO 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 (4)检验SO 2是否除尽
(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1)B (2)能使反应混合液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1) (2分) (2)漏加浓硫酸(2分) (3)乙醇的沸点比乙酸较低,易挥发而损耗(2分) (4)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稀硫酸(1分) (5)分液,蒸馏,蒸馏(各2分,共6分) (6)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分)
4.4、(1)催化剂和吸水剂 (2)冷凝和防止倒吸 CO -23+H 2O
HCO -3+OH - 红色褪去 且出现分层现象 (3)乙醇和水 C
5、
2CH 3CH 2OH + 2Na → 2CH 3CH 2ONa + H 2↑ (3分)
6.答案:(1)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5)倒吸。

(6)分液。

(7)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8)②④⑤
7.⑴C 6H 6 + Br 2
C 6H 5Br + HBr ↑ + 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 CH 3COOC 2H 5 + H 2O CH 3C OH O +CH 2CH 3浓硫酸
加热CH 3C O O
CH 3CH 2OH + H 2O
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 气体燃烧的现象 检验产物 ① Na 沉到试管底部 ② 反应有气泡产生 3 反应时放出热量 蓝色(1分) 有水珠(或有水雾)(1分) 不变浑浊(2分)
H 2 (2分)
⑵反应液呈沸腾状,同时A中充满红棕色的蒸汽;
⑵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 + 2NaOH →NaBr + NaBrO + H2O
或3Br2 + 6NaOH → 5NaBr + NaBrO3 + 3H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