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3.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4.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5.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6.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7.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8. 心脏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of heart)9.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10. 急进性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11. 动脉瘤(aneurysm)12. 风湿病(rheumatism)13. 阿绍夫小体(Aschoff body)14. 绒毛心(cor villosum)15. 环形红斑(erythema annulare)16.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heart)17.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18. Mac Callum斑(Mac Callum patch)19.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y)二、 A型题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最为密切的血脂是A. TGB. HDLC. LDLD. VLDLE. HDL-C2. 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为严重的部位是A. 主动脉弓B. 升主动脉C. 腹主动脉D. 降主动脉E. 胸主动脉3.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以下哪项关系最密切?A. 高血压B. 高脂血症C. 病毒感染D. 吸烟E. 遗传因素4.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 钙化B. 斑块内出血C. 斑块破裂D. 粥瘤性溃疡E. 动脉瘤形成5. 引起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A. 风湿性冠状动脉炎B. 冠状动脉畸形C. 冠状动脉梅毒D. 冠状动脉痉挛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 冠心病时血管病变最重的部位是A. 左冠状动脉旋支B. 左冠状动脉主干C.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D. 右冠状动脉主干E. 右冠状动脉旋支7. 粥样斑块的成分常没有的是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胆固醇结晶D. 红染的无定形物质E. 泡沫细胞8.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 左心室侧壁B. 左心室后壁C. 左心室前壁D. 右心室前壁E.右心室后壁9. 心肌梗死后肉眼能辨认病灶的最早时间是A. 1-2小时B. 6小时后C. 12小时后D. 24小时后E. 4天后10. 冠心病时,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A. 心肌纤维化B. 附壁血栓C.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D. 心肌糖原沉积E. 中性粒细胞浸润11. 临床上诊断心肌梗死最有帮助的生化改变是A. 血中GOT升高B. 血中CPK升高C. 血中LDH升高D. 血中GPT升高E. 血肌红蛋白升高12. 透壁性心肌梗死后,最易合并心脏破裂的时间是A. 1-2天B. 2-3天C. 4-7天D. 7天后E. 2周内任何时间13. 透壁性心肌梗死后,可合并以下病变,除外A. 二尖瓣狭窄B. 二尖瓣关闭不全C. 附壁血栓形成D. 急性心包炎E. 心脏破裂14. 右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梗死区域为A. 室间隔后2/3及右心房B. 右心房、室C. 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D. 左心室侧壁及右心室E. 室间隔前1/3、心尖及右心室15.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变血管是A. 全身大、中动脉B. 全身中、小动脉C. 全身细、小动脉D. 全身中、小静脉E. 全身细、小静脉16. 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A. 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B. 细、小动脉的硬化C. 细、小动脉痉挛D. 细、小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E. 以上都不是17. 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 内膜受损、胶原纤维暴露B. 局部血流缓慢C. 血流漩涡形成D. 局部血液凝固性增高E. 以上都不是18. 以下疾病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除外A. 肾上腺皮质腺瘤B. 肾动脉狭窄C. 嗜铬细胞瘤D. 颅脑外伤性颅内压升高E.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9. 良性高血压晚期肾脏病变特点是A. 瘢痕性肾固缩B. 肾盂积水C. 肾动脉狭窄D. 颗粒性固缩肾E. 肾贫血性梗死20.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失代偿期的特征是A. 心脏增大,左心室缩小B. 左心室肉柱显著增粗C.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D. 左心室扩张、离心性肥大E. 以上都不是21. 高血压病脑出血,血管破裂最常发生于A. 大脑上动脉B. 脑基底动脉C. 大脑中动脉D. 大脑下动脉E. 豆纹动脉22.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 大脑皮质B. 蛛网膜下腔C. 侧脑室D. 豆状核和丘脑E. 内囊和基底核23. 急进型高血压时,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及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见于A. 脾B. 大脑C. 心D. 肾E. 肾上腺24. 急进型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 心力衰竭B. 脑出血C. 动脉瘤形成D. 尿毒症E. 以上都不是25. 动脉瘤是指A. 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B. 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C. 血管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D. 发生于动脉的恶性肿瘤E. 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26.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有以下特点,除外A. 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B. 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C. 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D.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E. 病变可进一步发展为纤维斑块27.高血压病心脏向心性肥大有以下特点,除外A. 左室壁增厚达1.5-2cmB. 左心室腔不扩张或缩小C. 左心室腔扩张D. 左心室乳头肌及肉柱增粗E. 心脏增大、重量增加28.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死亡原因应除外:A. 脑梗死B. 尿毒症C. 心力衰竭D. 脑出血E. 合并冠心病29. 风湿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A. 关节B. 小脑C. 皮肤D. 心脏E. 血管30.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A.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B. 三尖瓣C. 肺动脉瓣D. 二尖瓣和三尖瓣E. 三尖瓣和肺动脉瓣31. 风湿病的病变自然经过一般是A. 1个月B. 2个月C. 2-3个月D. 4-6个月E. 6个月以上32. 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后期,Mc Callum斑多见于A. 左心房后壁B. 右心房前壁C. 二尖瓣口D. 左心室前壁E. 右心室前壁33. 急性风湿病最常见的致死性原因是A. 风湿性心包炎B.风湿性心内膜炎C. 风湿性心肌炎D. 风湿性脑动脉炎E. 动脉系统栓塞34. 风湿性心肌炎时,风湿小体最多见于A. 心肌细胞之间B. 心内膜下结缔组织C. 心外膜下结缔组织D. 心肌间质血管旁E. 心包脏层血管旁35.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瓣膜赘生物的实质是A. 混合血栓B. 白色血栓C. 增生的肉芽组织D. 风湿性肉芽肿E. 机化的瘢痕36. 关于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 其实质是白色血栓B. 赘生物多位于瓣膜闭锁缘C. 受累瓣膜易发生溃疡、穿孔D. 赘生物附着牢固,易机化E. 赘生物粟粒大小,灰白色,呈单行串珠状排列37. 风湿性皮肤病变的皮下结节之特征,除外A. 直径0.5-2cmB. 结节活动C. 可自行消退D. 圆形或椭圆形,常伴疼痛E. 多见于大关节附近伸侧皮下38. 风湿性脑病具有以下特征,除外A. 女性多于男性B. 多见于5-12岁儿童C. 患儿可出现面肌及肢体不自主运动D. 主要病变为风湿性动脉炎和脑膜炎E. 镜下见神经细胞变性及胶质细胞增生39.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的成分不包括A. 大量细菌B. 大量肉芽组织C. 大量坏死组织D. 大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E. 大量中性粒细胞40. 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是A. 肠球菌B. 草绿色链球菌C. β溶血性链球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E.绿脓杆菌41. 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无关的病变是A. 脾肿大B. 肾梗死C. 皮下环形红斑D. 皮肤粘膜出血点E. 心瓣膜赘生物42.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脱落后最不常见的栓塞部位是A. 脾脏B. 肾脏C. 脑D. 心脏E. 皮肤43.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变是A. 二尖瓣和三尖瓣B.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C.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D. 三尖瓣和肺动脉瓣E. 三尖瓣和主动脉瓣44. 慢性心瓣膜病一般没有A. 瓣膜增厚、变硬B. 瓣叶间相互粘连C. 乳头肌缩短D. 瓣膜断裂、穿孔E. 腱索增粗、融合45. 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表现除外A. 颈静脉怒张B. 水冲脉C. 呼吸困难D. 咳粉红色泡沫痰E. 肝淤血、肿大46. 主动脉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 脉压差增大B. 水冲脉C. 股动脉枪击音D. X线检查心脏增大E. 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47. 与瓣膜关闭不全无关的是A. 瓣膜粘连B. 瓣膜增厚、卷曲C. 腱索增粗、缩短D. 瓣膜穿孔、破裂E. 瓣膜环扩大48. 下列哪项不引起左心室肥大?A. 二尖瓣关闭不全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 原发性高血压D. 第三期梅毒E. 二尖瓣狭窄49.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 常由Coxsackie B组病毒感染引起B.通过B淋巴细胞介导引起炎症反应C.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D. 心肌间质内炎细胞浸润E. 晚期有明显的间质纤维化50. 风湿小体又称为A. Mallory小体B. LE小体C. Russell小体D. Aschoff小体E. Antischkow小体51. 关于扩张性心肌病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 20-50岁多见B. 男性多于女性C. 心腔扩张D. 进行性心脏肥大E. 心肌收缩力增强52.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是心脏重量A. 男>350g,女>280gB. 男>400g,女>300gC. 男>350g,女>300gD. 男>380g,女>300gE. 男>400g,女>350g53.扩张性心肌病镜下特点除外A. 心肌细胞均匀性肥大B. 核大、深染C. 小灶性液化性肌溶解D. 胞质空泡变性,嗜酸性E.核形不规则,出现核沟54. 肥厚性心肌病具有下列特点,除外A. 心腔扩张B. 心脏肥大C. 室间隔不均匀肥厚D. 舒张期充盈异常E. 左心室流出道受阻55. 不易导致心腔血栓的疾病是A. 风湿性心脏病B. 高血压心脏病C. 细菌性心内膜炎D.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E. 心瓣膜病三、X型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应得分)1. 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A. 高血压B. 吸烟C. 肾病综合征D. 高胆固醇血症E.糖尿病2. 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镜下可见:A. 无定形物质B. 泡沫细胞C. 淋巴细胞D. 胆固醇结晶E. 大量中性粒细胞3. 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有A. 病变以血管开口处明显B. 腹主动脉较胸主动脉病变严重C. 斑块处动脉壁破裂出血可危及生命D. 斑块内出血可阻断血流E. 附壁血栓脱落引起脏器梗死4. 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的继发改变包括A. 斑块内出血B. 附壁血栓形成C. 内膜溃疡形成D. 斑块内钙盐沉积E. 斑块吸收,内膜恢复正常5.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正确的包括A. 大脑中动脉易受累B. 主动脉病变以后壁为重C. 上肢动脉比下肢动脉易受累D.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易受累E. 可引起颗粒性固缩肾6. 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包括A. 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B. 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C. 下肢血栓脱落致冠状动脉栓塞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律失常7.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包括A. 大面积心肌梗死B. 肾功能衰竭C. 严重的心律紊乱D. 脑动脉血栓形成或出血E. 主动脉瘤破裂出血8. 心肌梗死的合并症有:A. 附壁血栓形成B. 室壁瘤形成C. 动脉系统栓塞D. 肾功衰竭E. 心脏破裂9. 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后果包括A. 下肢坏疽B. 脑出血C. 糖尿病D. 左心衰竭E. 颗粒性固缩肾10. 关于风湿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 直接由链球菌感染所致B. 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C. 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D. 初次发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E. 寒冷潮湿地区发病率高11. 风湿病的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因为:A. 病灶中可找到致病菌B. 女性多见C. 发病前多有链球菌感染史D. 病人血清抗“O”增高E. 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发病和防止复发12. Aschoff细胞的形态特点是A. 来源巨噬细胞B. 细胞体积大C. 胞浆强嗜酸性D. 核呈枭眼状E. 核膜清楚13. 引起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常见疾病包括A. 尿毒症B. 结核病C. 肺源性心脏病D. 风湿性心脏病E. 高血压性心脏病14. 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是:A.多累及大关节B. 呈游走性C. 反复发作D. 关节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E. 常造成关节畸形15.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的特点包括A. 灰白色、粟粒大小、串珠状排列B. 位于瓣膜闭锁缘C. 本质为白色血栓D. 反复发作导致瓣膜病E. 易脱落引起多脏器梗死16. 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泡沫细胞来源于A. 淋巴细胞B. 浆细胞C.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D. 血管内皮细胞E. 血管壁平滑肌细胞17.冠状动脉性猝死的临床特点是A. 劳累、饮酒、运动、争吵后发生B. 多见于青壮年C. 男性多于女性D. 常发生于夜间睡眠中E. 可立即死亡18.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特点包括A. 污秽、灰黄色、质松脆B. 呈菜花状或息肉状C. 其内含大量菌团D. 其基底部可见Aschoff小体E 脱落后可致多脏器梗死19. 二尖瓣狭窄可导致A. 左心房肥大、扩张B. 右心房肥大、扩张C. 左心室肥大、扩张D. 右心室肥大、扩张E. 双肺淤血、水肿20. 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是.A. 常累及心瓣膜 B. 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C.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D. 心肌间质内炎细胞浸润E. 晚期有明显的间质纤维化、伴心肌肥大及心室扩张21. 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的疾病有A. 二尖瓣狭窄B. 病毒性心肌炎C. 原发性高血压D. 主动脉瓣狭窄E.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2. 可伴有附壁血栓形成的心脏病有A. 肥厚性心肌病B. 限制性心肌病C. 高血压性心脏病D. 风湿性心瓣膜病E.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3. 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原因包括A. 急性心包炎B. 附壁血栓形成C. 心脏破裂D. 心源性休克E. 心律失常24.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特点是A. 常为多发性、小灶性B. 病变常波及乳头肌、肉柱C. 梗死仅累及心室侧壁内侧1/3的心肌D. 严重者可致环状梗死E. 冠状动脉内常有血栓形成或粥瘤样阻塞25.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镜下改变包括A. 多数肾小球萎缩、纤维化B. 健存肾小球代偿肥大C. 肾小管变性、坏死D. 部分肾小管扩张E. 间质中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四、填空题1.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