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1文)16.已知90ACB ∠=︒,P 为平面ABC 外一点,2PC =,点P 到ACB ∠两边,AC BC 的距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 .答案:解答:如图,过P 点做平面ABC 的垂线段,垂足为O ,则PO 的长度即为所求,再做,PE CB PF CA ⊥⊥,由线面的垂直判定及性质定理可得出,OE CB OF CA ⊥⊥,在Rt PCF ∆中,由2,PC PF ==,可得出1CF =,同理在Rt PCE ∆中可得出1CE =,结合90ACB ∠=︒,,OE CB OF CA ⊥⊥可得出1OE OF ==,OC =,PO ==(2019全国1文)19.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14,2AA AB ==,60BAD ∠=,,,E M N分别是11,,BC BB A D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1C DE(2)求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答案:见解析解答:(1)连结1111,AC B D 相交于点G ,再过点M 作1//MH C E 交11B C 于点H ,再连结GH ,NG .,,E M N 分别是11,,BC BB A D 的中点.于是可得到1//NG C D ,//GH DE ,于是得到平面//NGHM 平面1C DE ,由MN ⊂平面NGHM ,于是得到//MN 平面1C DE(2)E 为BC 中点,ABCD 为菱形且60BAD ∠=DE BC ∴⊥,又1111ABCD A B C D -为直四棱柱,1DE CC ∴⊥1DE C E ∴⊥,又12,4AB AA ==,1DE C E ∴=,设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为h由11C C DE C DCE V V --=得1111143232h ⨯=⨯⨯解得h =所以点C 到平面1C DE(2019全国2文)7. 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答案:B解析: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得答案.(2019全国2文)16.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 个面,其棱长为 .(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答案: 261解析:由图2结合空间想象即可得到该正多面体有26个面;将该半正多面体补成正方体后,根据对称性列方程求解. (2019全国2文)17.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棱1AA 上,1BE EC ⊥. (1)证明:BE ⊥平面11EB C(2)若1AE AE =,3AB =,求四棱锥11E BB C C -的体积.答案:1. 看解析2. 看解析解答:(1)证明:因为11B C C ⊥面11A B BA ,BE ⊥面11A B BA∴11B C BE ⊥ 又1111C E B C C ⋂=,∴BE ⊥平面11EB C ;(2)设12AA a =则 229BE a =+,22118+a C E =,22194C B a =+因为22211=C B BE C E + ∴3a =,∴11111h 3E BB C C BB C C V S -=1363=183=⨯⨯⨯ (2019全国3文)8.如图,点N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ECD ∆为正三角形,平面ECD ⊥平面,ABCD M 是线段ED 的中点,则( )A.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B.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C.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D.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垂直关系,再结合勾股定理进而解决问题.【详解】BDE ∆∵,N 为BD 中点M 为DE 中点,∴BM ,EN 共面相交,选项C ,D 为错.作EO CD ⊥于O ,连接ON ,过M 作MF OD ⊥于F .连BF ,平面CDE ⊥平面ABCD . ,EO CD EO ⊥⊂平面CDE ,EO ∴⊥平面ABCD ,MF ⊥平面ABCE ,MFB ∴∆与EON ∆均为直角三角形.设正方形边长为2,易知012EO N EN ===,52MF BF BM ===∴==. BM EN ∴≠,故选B .【【点睛】本题为立体几何中等问题,考查垂直关系,线面、线线位置关系.(2019全国3文)16.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挖去四棱锥O 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 为长方体的中心,,,,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16cm 4cm AB =BC =, AA =,3D 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30.9/g cm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18.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模型的体积为四棱锥体积与四棱锥体积之差进而求得模型的体积,再求出模型的质量.【详解】由题意得,四棱锥O-EFGH 的底面积为2146423122cm ⨯-⨯⨯⨯=,其高为点O 到底面11BB C C 的距离为3cm ,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211123123V cm =⨯⨯=.又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22466144V cm =⨯⨯=,所以该模型体积为22114412132V V V cm =-=-=,其质量为0.9132118.8g ⨯=.【点睛】此题牵涉到的是3D 打印新时代背景下的几何体质量,忽略问题易致误,理解题中信息联系几何体的体积和质量关系,从而利用公式求解.(2019全国3文)19.图1是由矩形,ADEB Rt ABC ∆和菱形BFGC 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1,2AB BE BF ===, 60FBC ∠=,将其沿,AB BC 折起使得BE 与BF 重合,连结DG ,如图2.(1)证明图2中的,,,A C G D 四点共面,且平面ABC ⊥平面BCGE ;(2)求图2中的四边形ACGD 的面积.【答案】(1)见详解;(2)4.【解析】【分析】(1)因为折纸和粘合不改变矩形ABED ,Rt ABC 和菱形BFGC 内部的夹角,所以//AD BE ,//BF CG 依然成立,又因E 和F 粘在一起,所以得证.因为AB 是平面BCGE 垂线,所以易证.(2) 欲求四边形ACGD 的面积,需求出CG 所对应的高,然后乘以CG 即可。
【详解】(1)证://AD BE ,//BF CG ,又因为E 和F 粘在一起.∴//AD CG ,A ,C ,G ,D 四点共面.又,AB BE AB BC ⊥⊥.AB ∴⊥平面BCGE ,AB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BCGE ,得证.(2)取CG 的中点M ,连结,EM DM .因为//AB DE ,AB ⊥平面BCGE ,所以DE ⊥平面BCGE ,故D E C G⊥, 由已知,四边形BCGE菱形,且60EBC ∠=得EM CG ⊥,故CG ⊥平面DEM 。
因此DM CG ⊥。
在Rt DEM △中,DE=1,EM =,故2DM =。
所以四边形ACGD 的面积为4. 【点睛】很新颖的立体几何考题。
首先是多面体粘合问题,考查考生在粘合过程中哪些量是不变的。
再者粘合后的多面体不是直棱柱,建系的向量解法在本题中略显麻烦,突出考查几何方法。
最后将求四边形ACGD 的面积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019北京文)12.某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去掉一个四棱柱所得,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如果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40.【解析】【分析】画出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应用割补法求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在正方体中还原该几何体,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体积V=43-12(2+4)×2×4=40【点睛】易错点有二,一是不能正确还原几何体;二是计算体积有误.为避免出错,应注重多观察、细心算. (2019北京文)13.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答案】如果l⊥α,m∥α,则l⊥m.【解析】【分析】将所给论断,分别作为条件、结论加以分析.【详解】将所给论断,分别作为条件、结论,得到如下三个命题:(1)如果l ⊥α,m ∥α,则l ⊥m . 正确;(2)如果l ⊥α,l ⊥m ,则m ∥α.不正确,有可能m 在平面α内;(3)如果l ⊥m ,m ∥α,则l ⊥α.不正确,有可能l 与α斜交、l ∥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命题、逻辑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2019北京文)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部ABCD 为菱形,E 为CD 的中点.(Ⅰ)求证:BD ⊥平面P AC ;(Ⅱ)若∠ABC =60°,求证:平面P AB ⊥平面P AE ;(Ⅲ)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CF ∥平面P AE ?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Ⅲ)见解析.【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Ⅱ)由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征首先证得线面垂直,然后利用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可得面面垂直;(Ⅲ)由题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找到满足题意的点.【详解】(Ⅰ)证明: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A BD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因为PA AC A =,,PA AC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Ⅱ)证明: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且60ABC ∠=︒,所以ACD ∆为正三角形,所以AE CD ⊥,因为//AB CD ,所以AE AB ⊥;因为PA ⊥平面ABCD ,AE ⊂平面ABCD ,所以AE PA ⊥;因为PA AB A =所以AE ⊥平面PAB ,AE ⊂平面PAE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E .(Ⅲ)存在点F 为PB 中点时,满足//CF 平面PAE ;理由如下:分别取,PB PA 的中点,F G ,连接,,CF FG EG ,在三角形PAB 中,//FG AB 且12FG AB =;在菱形ABCD 中,E 为CD 中点,所以//CE AB 且12CE AB =,所以//CE FG 且CE FG =,即四边形CEG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F EG ; 又CF ⊄平面PAE ,EG ⊂平面PAE ,所以//CF 平面PA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019天津文)12.若圆柱的一个底面的圆周经过四棱锥四条侧棱的中点,另一个底面的圆心为四棱锥底面的中心,则该圆柱的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4π. 【解析】【分析】根据棱锥的结构特点,确定所求的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