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ppt课件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ppt课件
——美国罗杰·M·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
4
人类学的应用与发展:
(1)应对殖民地管理(19世纪至20世纪初) (2)交战国文化(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转向本土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研究 (4)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5
人类学的十大理论流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 传播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学派 法国社会学学派 功能主义学派
7
教育人类学的流派:
文化教育人类学:
哲学教育人类学:
以英美等国为主
德奥等西欧国家
关注人类文化与教育 研究人的本质及其与
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本尼迪 代表人物:茨达齐尔 克特;米德;班克斯; 和博尔若夫 奥格布
8
三、如何进行教育人类学研究
第一步:选题与研究方案的——主位研究 文化负荷者者的观点: ★教育决策者的观点 ★教育实施者的观点 ★教育被实施者的观点
29
第三部分:问题与理论探讨——客位研究 研究者的观点: ★基本结论(问题、建议) ★理论范式 ★草根理论
30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育人类学者
文化 洞察力
奉献 精神
推人 及己
阅阅 读历
兴 意 他者 反思 理解 趣 志 眼光 自我 尊重
31
32
(1)问题研究(专题研究) 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班级生活;学生学 业成绩;学校仪式;学校话语;学校与社 区关系;学校与文化变迁
9
李书磊的《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 中的乡村学校》
李红婷《社会变迁中的乡村小学—— ···小学的百年历程》
问题 意识
理论 准备
田野 调查
10
(2)过程研究(追踪研究) 费孝通先生的“行行重行行” 对开玄弓的几次回访——《江村经济》 林耀华三上凉山 《凉山彝家》——《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 《金翅》——《银翼》
动组织;资料收集快; 不足:但获取的资料的信度与效度值得怀疑。
15
16
17
18
(2)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通过亲朋好友的关系——找线人 不足:进入难,收集资料困难 优点:效度、信度大,资料真实可靠些 人类学中一般采用非正式渠道进入
19
(3)田野调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一是安全与生活上的问题(费孝通与王同慧) 二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精神压抑问题
“这种震撼来自于猛然间置身于一个与你的生活方 式完全不同的群体的过程。突然间你不再熟悉规则, 你不知道如何去理解那些动作和声音,不清楚别人 想要你做什么,许多构成你存在基石的所有设想被 一下子无情地剥夺殆尽。”
一个成熟的人类学家至少会经历两次以上的“文化 中断”。
20
21
22
23
24
3
人类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我们生活在自己独 特的风俗信仰的世界中,常把普通人性和特殊 人性混淆在一起,因此无法正确地了解我们的 本质。我们认为其他族群的世界也和我们一样, 因此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歪曲并误解对方。可 能改变这种情况的办法是从内部来看其他生活 方式、从外部来看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内部外 部来看我们共同的人性。
26
第四步:资料的分析整理(教育民族志文本) 典型的教育人类学民族志(ethnography)文
本介绍:
滕星博士论文: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
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 ●导论 第一部分:历史与现状
27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
经济类型
调查对象 田野点
人口状况 政策影响
11
第二步:田野点的选择(研究单位的确立)
研究场域范围:班级—学校—社区 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在某地研究但不只是研究
某地 研究队伍与经费问题 研究内容与目标
12
第三步:如何开展田野工作
1、什么是田野工作(Field Work)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入某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1
一、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什么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有关人的学问”,最早 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但作为一门现代独立的 学科是始于19世纪中期。
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 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以及人类进 化与变异的机制。
文化与人格学派 新进化论学派 结构主义人类学 象征人类学 解释人类学
6
二、教育人类学是什么
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 ): 应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来阐明教育作用人
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2
当代社会一般认为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与文 化的学问”,或者说“关于他者的学问”。
人类学中所讲的“他者”不仅指向与自己不同的 人群,更多的是指向与自己不同的文化。换句话 说,人类学所关注的不是作为“人群的他者”,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
“关于他者与自我的学问”:今日人类学的学术 工作有一个最另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它最激动人 心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 发现的生命旅程。
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 第一手资料的调研工作。
13
2、田野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1)学会当地的语言 (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一个学业周期) (3)驻在式参与观察(同吃同住同活动) ——马林若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14
3、田野工作的进入
(1)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 优点: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看学校的大型活
三是文化禁忌引起的矛盾和冲突问题 宗教与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最容易引起群体事
件: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政治敏感、宗 教信仰
田野调查一定要注意调查对象的文化禁忌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潜规则:只有参与其中,成为其
中一员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潜规则
25
4、田野工作中资料的收集
参与观察——田野日志 访谈——访谈记录的及时整理 个人生活史 文献资料收集 问卷调查 图片资料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