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系列工程扩建8#泊位工程水工结构部分主要包括:防波堤延长段、新建一座1万吨级油码头。
1、码头结构8#泊位1万吨级油码头工作平台:长50m,宽30m,采用混合直立堤结构。
(1)港外侧为防波堤斜坡结构,挡浪墙顶标高13.5m,采用14吨扭王字块体护面;垫层块石采用1000~1200kg块石,抛理两层厚1.56m,抛理边坡1:1.5;护底块石采用100~150kg块石,厚0.70m。
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
(2)港内侧码头面高程6.0m,结构采用预制沉箱为基础,基槽开挖边坡为1:2,挖除表层松散细砂层后,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至标高-9.4m (夯实)。
在基床上安放沉箱,沉箱底宽8m,沿码头长度方向9.96m,高11.4m。
沉箱底板厚度为0.50m,前壁厚为0.35m,后壁厚为0.30m,隔板厚0.20m,前趾宽1m,单块沉箱重量为472(464)t,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胸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胸墙顶宽2.5m。
沉箱内进行回填砂。
沉箱前趾采用栅栏板护底,抛石基床采用100~150kg块石护底,厚度为0.70m。
港内侧码头靠船设施采用DA-A800H竖向护舷及DA-A300H水平向护舷,系船设施采用450kN单钩快速脱缆钩。
系缆墩:共设5个系缆墩,系缆墩设置于防波堤上,与L型挡浪墙现浇为一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每个系缆墩安装1套450kN单钩快速脱缆钩。
2、防波堤结构(1)防波堤堤头段:堤头段长45m,斜坡堤堤顶高程为8.5m。
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两侧以1300kg~1500kg块石作为人工块体的垫层,厚1.69m,抛理边坡1:1.5。
护面块体为18t扭王字块。
采用200~300kg块石护底,护底块石顶宽15.0m,厚0.90m;垫层石和护底块石下碎石垫层厚0.30m。
施工过程中,原防波堤堤头段18t扭王字块体需暂时吊移,在形成新的堤头断面后重新利用,并考虑50%的破损率,破损的扭王字块不再利用。
根据地质钻孔,堤头处MK12孔揭示表层有7.1m的淤泥质土,为保证堤身的稳定性,需将该软弱土层挖除。
(2)防波堤堤身段1:该段长度为65m,斜坡堤堤顶高程为8.15m。
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两侧以1000kg~1200kg块石作为人工块体的垫层,厚1.56m,抛理边坡1:1.5。
护面块体为14t扭王字块。
护底块石采用100~150kg块石,厚0.70m,护底宽度港外侧为10m,港内侧为5m,港内侧-3.0m以下护面块体为1000kg~1200kg块石,垫层石、护底块石下碎石垫层厚0.30m。
(3)防波堤堤身段2:该段长度为124m,堤顶为净宽5.5m的管廊通道,通道顶高程为9.5m。
斜坡堤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堤身段护面块体为14t扭王字块,以1000kg~1200kg块石垫层,厚1.56m。
内侧护面块体为1000kg~1200kg块石。
护底块石采用100~150kg 块石,厚0.70m,护底宽度港外侧为10m,港内侧为5m。
(4)防波堤堤顶设现浇L形挡浪墙,挡浪墙按不允许越浪考虑,顶高程为13.5m。
3、港池炸礁及疏浚:本工程包括8#泊位港池炸礁及疏浚,8#泊位港池炸礁工程量为3.6万m3;8#泊位疏浚量约为29万m3。
二、工程规范及标准1、《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215-98)2、《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250-98)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7、《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9、《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10、《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3、《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15、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三、施工条件1、自然条件(1)港口地理位置洋浦港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儋州辖属海岸线上,西邻北部湾,陆域处于海南省西部工业带的中部。
其主体港区洋浦港区位于洋浦湾内,北依洋浦开发区,南面隔海与白马井港区相望。
(2)气象洋浦白沙村气象站设立于1976 年。
地理坐标为N19°44′,E109°12′,观测项目有气温、降水、风、雾及湿度等。
根据该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4.7℃。
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9.3℃,极端最高气温为38.5℃。
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8.9℃,极端最低气温7.3℃。
一年中日极端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为18 天(1979 年最多27天,1978年最少只有6天)。
2)降水由于受季风影响,本海区干、雨季分明。
一般5~10 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7、8 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8%,12月雨量最少。
年平均降水日数100.8天。
年平均降水量 1113.8mm年最大降水量 1434.9mm年最小降水量 739.0mm一日最大降水量 184.2 mm3) 雾年平均雾日数为34.8天(其中重雾16天)。
年最多雾日69天,最少雾日14 天。
雾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4月,出现数约占全年雾日的89%,其中尤以3月份雾日最多,5~7月雾日少见。
一般雾出现持续时间为2~4小时,最长可达7小时。
4) 雷暴本港区为雷暴多发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114天。
5)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最小相对湿度为26%。
6) 风况年平均风速为3.6m/s。
常风向为ENE 向,频率为22.3%,次常风向为NE,频率为18.10%。
每月10月至翌年4月盛行NE向风,6~8月盛行SW~SSW 向风,尤以7、8月份为最盛。
5月和9月为季风转换期。
强风向为SW向,最大风速为32.3m/s,次强风向SSE,风速26.0m/s。
≥6级大风天数年平均为5.2天,最多为7.5天(1976年)。
≥5级风天数年平均为21.6天,最多为21.6天(1976年)。
各向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频率风。
7) 台风季节本海区常受台风影响,每年平均约3~4次。
6~10月为台风季节,以7、8月份最盛。
据推算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在35m/s以上,台风期常伴有暴雨和大浪。
(3)水文1)潮汐、水位主要潮位特征值为;最高潮位 4.1m;最低潮位 0.28m;平均高潮位 2.8m;平均低潮位 1.17m;平均潮位 1.98m;平均潮差 1.88m最大潮差 3.64m;平均涨潮历时 12.2h;平均落潮历时 9.6h;2)设计水位(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设计高水位 3.64m(高潮累积频率10%);设计低水位 0.69m(低潮累积频率90%);极端高水位 5.27m(50 年一遇);极端低水位 -0.40m(50 年一遇);3)波浪常浪向NE向频率11.24%,次常浪向 NNE 向频率10%,强浪向WSW 实测最大波高7.1m,次强浪向ENE向实测最大波高4.8m。
4)潮流工程区域涨落潮平均流速0.1m/s,最大流速取0.4 m/s。
5)工程地质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上部为全新世滨海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物,自上而下,以中粗砂、淤泥、粘性土与砂土互层为主,其下为更新世玄武岩风化层(主要分布于近岸地段);下部为下更新世海陆交互相沉积,以粘性土和砂互层为主;其上部以粘性土为主,下部以中粗砂、粉细砂层为主。
现按自上而下的次序对各地层分述如下:①砂混粘性土:灰色,饱和,松散。
以中粗砂为主,混较多粘性土、淤泥。
②中粗砂: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局部松散、密实,颗粒级配良好,以棱角形为主。
③粉细砂: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局部松散、密实,颗粒级配不良,含少量粘性土。
④粉质粘土~粉土:灰黄色、灰色,稍湿,坚硬,局部硬。
含较多粉细砂及少量贝壳碎,局部夹钙质胶结砂块或半成岩状。
⑤砂混粘性土:灰黄色,湿,中密,局部稍密、密实,混较多粘性土,局部呈钙质胶结状,局部相变为粘性土混砂。
⑥中粗砂:灰色,湿,密实~极密实,局部中密。
含少量砾粒、贝壳碎及粘性土。
局部呈砂混粘性土状或钙质胶结状。
⑦中风化玄武岩:灰黑色,坚硬,气孔状结构,块状构造。
风化裂隙和浸染锈斑较发育,岩体破碎,呈球状风化。
岩芯以短柱状和碎块状为主,采取率约50%。
⑧强风化玄武岩:灰黄色,局部夹灰黑色,稍湿,极软,呈坚硬土状,局部半岩半土状和夹中风化碎块。
原岩呈微孔状结构,块状构造。
风化裂隙和浸染锈斑发育。
⑨粉质粘土~粉土:灰色,局部灰黄色,稍湿,坚硬,含较多粉细砂及少量贝壳碎,局部夹钙质胶结砂块或半成岩状。
⑩中粗砂:灰色,稍湿,密实~极密实,局部中密,颗粒级配良好,以棱角形为主。
含少量砾粒、贝壳碎及粘性土。
局部弱~强胶结状,呈间夹层状产出。
○11粉细砂:灰色、灰黄色,黄褐色,湿~稍湿,密实~极密实,局部中密,颗粒级配不良,局部呈弱~中度胶结状。
○12中粗砂:灰色,稍显,密实~极密实,颗粒级配良好,以棱角形为主。
含少量砾粒、贝壳碎及粘性土。
局部弱~强胶结状,呈间夹层状产出。
○13粉细砂:灰色、灰黄色,黄褐色,湿~饱和,密实~极密实,局部中密,颗粒级配不良,局部呈弱~中度胶结状,偶夹薄层中粗砂。
○14粉质粘土:灰色,局部灰黄色,稍湿,坚硬,含较多粉细砂及少量贝壳碎,局部夹钙质胶结砂块或半成岩状。
○15粉质粘土~粉土:灰色,局部灰黄色,稍湿,坚硬,,含较多粉细砂及少量贝壳碎,局部夹钙质胶结砂块或半成岩状。
○16中粗砂:灰色,稍显,密实~极密实,颗粒级配良好,以棱角形为主。
局部含较多粘性土,呈砂混粘性土状。
局部弱~中胶结状,局部强胶结状,呈间夹层状产出。
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值Ⅶ。
2、现场条件(1)材料及淡水供应施工材料的供应可在当地采购或外地定购;淡水供应比较方便。
(2)施工区周围环境该工程位于原3#泊位南侧,属新建、扩建工程,因施工范围在生产作业区附近,将受到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应认真通过协调,减少互相之间干扰;第二章施工平面布置一、临时设施布置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和生活设施,项目部办公场所由总承包统一安排布置,办公人员住地拟在洋浦租用民房解决,而现场租用集装箱或搭建活动板房做现场办公,生产临时用房。
二、施工用水用电供水、供电接口由业主提供接驳口接入预制场和施工现场,另外施工现场和预制场各配置1台50kW发电机备用,五线制开关分别与供电和发电机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