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变化设计-中国传统设计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442016
课程英文名称:Pattern change design - Chinese traditional direction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图案变化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中国传统的设计方向是通过基本教学,使学生了解动植物以及人物和风景的图案变化构成与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动、植物、人物风景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遵循传统形式,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
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
并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多个动、植物、人物、风景设计案例进行变化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传统图案变化设计的基本设计要素、动、植物、人物、风景变化的构思过程,熟练掌握动、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的创作方法以及形式美法则的重要性;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具有独立设计,绘制能力;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具有鉴赏优秀的装饰动植物、人物、风景图案作品的能力;培养从不同方面分析设计作品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能力:了解动、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过程、掌握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变化设计能力。
设计出的动、植物、人物、风景设计作品要求传达特点清晰、夸张、独特,同时也应唤起自身对新的视觉创作的感受意识。
2. 基本技能:具有一定手绘能力,熟练将肌理效果运用到变化设计中;能够根据实物形象进行变化设计。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研究传统图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启发创造性思维、引导有目的联想、有效想象;引导学生根据训练要求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动、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进行作业作品的自评与互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修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传统纹样摹写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形式美法则、创作方法等)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根据课堂讲解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做到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多样化,使作业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课内及时解决。
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将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图案变化中国传统方向的创意思维能力、图形创意构形能力,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意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50%,最终作业整体效果占成绩50%。
平时成绩及作业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出勤三次不来,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参考书目
《新四大变化-花卉变化》,徐丽慧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新四大变化-动物变化》,郑军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装饰花卉色彩的创意表现》,周嘉勋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装饰动物色彩的创意表现》,周嘉勋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图案与装饰基础》,李文跃、吴天麟、刘莎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
二、中文摘要
图案变化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这门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图案变化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方法,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形式美法则。
同时又要注意到形式美法则与动、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是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图案变化设计过程中必须服从事物本质特征,不得进行随意更改。
尝试采用多种造型手段,设计出符合特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引起受众思维共鸣的动物植物变化设计作品。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图案变化设计导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动物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概论
第1.2部分形式美法则
第1.3部分动物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表现方法
重点: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动物植物人物风景变化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以及变化的方法
第2部分植物变化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选取有形象特点的植物图片进行临摹,体会写生与变化的要点
重点:
使学生掌握所选取图片的植物特点,了解植物的结构关系
难点:
植物结构关系
习题:
4个植物单体变化10cm*10cm
第3部分动物变化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动物变化设计选取有形象特点的动物图片进行临摹,体会摹写与变化的要点遵循原则: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等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
运用创作方法进行变化设计
难点:
熟练掌握运用创作方法
习题:
4个动物单体变化10cm*10cm
第4部分人物变化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经过动物植物的线条提炼练习后,人物变化直接提取精华线条,利用线条的走势,添加纹饰,用所添加的纹饰明确黑白灰的画面关系
遵循原则: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等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
运用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难点:
熟练掌握运用创作方法
习题:
1个人物单体变化20cm*20cm
第5部分风景变化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7 讲课:7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真实风景进行多角度速写练习
遵循原则: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等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了解风景结构,熟练运笔
难点:
风景的结构关系
习题:
1个风景单体变化20cm*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