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_心理学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与技术
第4章_心理学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与技术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4章 心理学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与技术
第6章
心理学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与技术
心理学变量数据获得方法概述
心理学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内 容 变量数据获得的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纲 变量数据获得的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要
变量数据获得的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范式
一、变量数据获得方法概述
四、变量数据获得的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一)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概述
(1)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基本特点
认知心理实验技术范式主要指当代认知心理学各研究领域 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这类技术范式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 认知行为实验技术范式;另一类是认知联结主义实验技术 范式(计算机模拟技术)。
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核心思想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 功能性类比,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进 行研究。主要任务就是揭示信息是如何获得、储存、加工 和使用的。
邮寄问卷:研究者通过邮局向一定范围的研究对象寄发问卷,要求被试按照规定 的要求填答问卷,并在期限以前再通过邮局将问卷寄回给研究者。
报刊问卷:在报刊上印上或夹上问卷,要求报刊的读者对问卷进行回答,并在一 定时间以前寄回。
网上问卷:在互联网上发布调查表,要求访问该页的来访者填答问卷。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自陈型测验
编制程序与作业型量表基本相同。区别是,其题
目没有难度,筛选题目时不必考虑难度。
1.注意量表题目的编排技术(是否、二择一、是否 折中、等级题型)
2.淡化测评的评价意义 3.使用测谎技术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一)测验法(测量法)
(3)标准化测验的购买
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三、变量数据获得的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三)知觉实验技术 人工知觉技术----直觉适应 利用特殊装置使外部世界在主观上重新
组合,迫使个体直觉到与正常情况完全不同 的直觉经验,即人工知觉,然后考察被试在 产生人工知觉后的行为变化情况。
(四)记忆测量技术 回忆法 再认法 节省法 重建法 部分报告法
需要借助特殊的仪器才能获得。 自我报告:主要指以自陈式量表得分作为评价指标,也
有一些包括被试的口语报告指标。
行为指标
频率:测定方法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记录特定行为发生 的次数。
潜伏期:指被试从接受刺激到对刺激做出反应所消耗的时间。 (反应时)
持续时间:指被试从行为发生到行为结束所消耗的时间。 (反应时)
四、变量数据获得的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一)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概述
(1)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基本特点
应用最广泛的并不是计算机模拟技术范式,而是以信息加 工思想为指导的认知行为实验技术范式。
该范式强调对所研究心理过程进行模式化区分,其主要特 点为要求预先设定信息加工流程,采用适当的实验任务和 行为指标,通过精致的实验设计推断研究假设的合理性。 与传统的实验技术范式相比,该范式能更准确、更精细地 深入分析并描述人类的心理过程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测验法的概念
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量表(心理测验)来收集变 量数据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或心理 现象,来推论和量化心理活动特点的标准化工具。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一)测验法(测量法)
(2)测验法的类型
作业型测验法: 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
(二)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简介
在感觉域限的研究中,有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 平均差误法和信号检测论等技术。
在知觉研究中,有两可图形法、主观轮廓法、人工 知觉法、纹理梯度分析法、固定网像法和图形空间 结构实验法等技术。
在记忆研究中,在刺激材料呈现方面,有全部呈现 法、预期法、对偶联合法、记忆广度法等,在记忆 效果的测量方面,有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重 建法和信号检测论法等技术。
(五)问题解决实验技术 河内塔问题 密码算题 富翁—强盗过河问题 量水问题 系绳问题 点蜡烛问题
(六)情绪测量和诱发技术 表情测量技术--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 情绪诱发技术 回忆有情感色彩生活事件 观看特殊图片或电影 让被试做特定面部表情
(七)情境测量技术 公文筐测验 无领导小组讨论 个性品质的测评
正确率:在学习和记忆类的研究中,行为反应往往有正误之 分。被试反应的正确率或错误率是此类研究最常用的指标。
强度:在有些研究中也把行为强度作为实验指标。
生理指标
肌电(EMG):是指与肌肉纤维收缩有关的电位。 皮肤电(EDA):皮肤电与汗腺分泌活动有密切关系。 心血管指标:具体包括心率、血压和血流量等指标。 呼吸:具体涉及动脉血氧水平、肺内二氧化碳水平、呼吸频
三、变量数据获得的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一)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概述
(2)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内涵
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泛指除了现代认知心理学 和认知神经科学之外的心理学研究领域采用的实 验方法,包括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实验方 法。
三、变量数据获得的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二)问卷法
(1)问卷法的概念
问卷法是通过严格设计的书面调查表收集心理 学变量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二)问卷法
(2)问卷的类型
结构问卷,又叫封闭式问卷,指每个问题都有几个
可供选择的答案,被试只要从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或 几个的问卷。
(一)变量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
(1)测评法
是通过测评技术来获得变量数据的方法。传 统上,一般把测评法分为测验法、问卷法和 评价法。
一、变量数据获得方法概述
(一)变量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
(2)实验心理范式
指由某项研究首先创立、被后人广泛应用的、 在实验中对各种心理特质或行为进行测定的 经典实验任务或技术。具体分为传统实验心 理范式和认知实验心理范式。
变量不同水平导致的行为变化。(天花板和地板效应) 适宜性:指心理变量指标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被试的特点。
心理变量指标的测量水平
类别水平的测量:是最低水平的测量,只能把特定的行为或对 象分成不同的类别。类别水平的测量值代表事物或现象的名称, 只表示质的差别,没有量的概念。
顺序水平的测量:测量值不仅能区分不同反应的类别,而且还 能根据数量关系对观测值进行排序。
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质作出量化评定的方法。(P309)
自陈型测验法: 指让被试完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
究者根据其完成情况对其特质作出量化评定的方法。 (p3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业型测验的编制
1.分析测评目标,做出目标分解; 2.确定各级子目标权重; 3.确定测验的结构及编制计划; 4.按照设计编制题目,组成初始测验; 5.取样预测、筛选项目,确定标准化程序,形成正是测验; 6.取样正式测试,制定常模,进行测试评定
三、变量数据获得的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一)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概述
(1)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内涵
实验技术范式侧重于实验变量数据获得的精确性 和精巧性,涉及心理学各研究领域中自变量条件 的创设、因变量指标的测量、测量指标与内在心 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实验技术范式具有特 殊性,不同的研究领域往往有不同的技术范式。
等距水平的测量:测量指标不仅能区分不同观测值的大小,而 且还能知道相差多少,因为具有相等的单位。
比率水平的测量:测量指标除了具备前三种水平的属性,还有 绝对零点,是测量的最高水平,也是科学研究中最佳指标。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测验法 问卷法 评价法
(一)测验法(测量法)
无结构问卷,又叫开放式问卷,是指只提出问题,
不提供备选答案,让被试做自由回答的问卷。
(二)问卷法
完整的问卷结构:
问卷标题; 自然情况; 指导语; 问题及选项; 结束语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二)问卷法
(3)问卷的编制 构思准备:主要是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思考问卷的框架, 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以避免出现脱离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问题和答案。 初步设计:指在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原则设计出包括标题、自 然情况、指导语、问题、备选答案等内容在内的问卷初稿。 预备调查:类似于量表编制过程中的预测。 修改试用: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对问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修改。
(三)评价法
(1)评价法的概念
评价法是指由评定者根据评估表(评价表)对 被评对象的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据此对其特质 作出量化评定的方法。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三)评价法
(2)评价法的类型 等级评定法:先把受评者的某种特质分成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用一 定的数值表示,然后评定者根据受评者的表现,作出判断并选择相 应数值的方法。 图表评定法要求评定者结合图表在一个描述某种特质的维度上选择 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反映被评定者具有这种特质的程度。 标准评定法则要求评定者将受评者与某个特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从 而获得某种特质的估计。 迫选评定法是指在评定过程中,要求评定者在两种针对受评者情况 的陈述中选择其一。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三)评价法
(3)评估表的设计
分析测评目标,作出目标分解,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 。 确定各子目标的权重 。 确定编排形式、编写评定说明 。 评价评估表的质量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三)评价法
(4)评价法的实施 评定者与评定对象的交往要有半年以上,以保证评定者确实对 评定对象比较熟悉; 评定者要正确理解评估表中每个评定标准所赋予的心理内涵, 研究者应保证所有评定者对各评价项目有一致的理解; 要尽量避免评定偏见,评定者对评定对象某一项特征的评定, 不能和对该被试的其他特征评价混淆起来,更不能将平时的在 学习方面和品德方面的印象渗透到心理特质的评价上,应该报 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实施评价; 防止评分过严、过宽和趋中评定,评分过高、过低,或者都打 平均分都会缩小分数的分布范围,从而降低评定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