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论 著·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作者单位: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邢 新 宋建星 欧阳天祥 郝 岚 焦向阳 郭恩覃摘要 介绍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因创伤、瘢痕或痣切除所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皮瓣面积最大者10cm ×5cm ,最小者5cm ×3cm 。

1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面部形态满意。

颏下岛状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 颏下皮瓣 面部 皮肤缺损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ubmental island flapXing Xin ,Song Jianxing ,Ouyang Tianxiang ,et al.Deprat ment of Plastic S urgery ,Changhai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433)Abstract We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submental island flap for repair of facial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10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defects from trauma or resection of scar and nevus were treated using submental island flap.The flap was designed with its size ranging from 5cm ×3cm to 10cm ×5cm.All flaps survived with primary healing ,and the cosmetic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The submental island flap is an ideal choice for repair of facial skin defects.K ey Words S ubmental f lap ,Face ,Skin def ect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应用解剖学研究表明,在颏下区可形成以颏下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1~4]。

从1996年9月至1999年5月,我们应用该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效果满意。

1 应用解剖 颏下岛状皮瓣位于颏下区,以颏下血管为蒂。

颏下动脉是面动脉发出的一支较粗的知名动脉,据吴宝金等研究结果[2],其出现率为100%,起始点在下颌底下方5.44mm ±2.39mm ,下颌角前内方19.0mm ±6.3mm 处,起始点处的血管外径为1.75mm ±0.15mm 。

颏下动脉由面动脉发出后,向前内走行于下颌下腺内侧沟及下颌舌骨肌表面,最后终于二腹肌前腹及下颌骨。

沿途有小分支到下颌下腺、下颌舌骨肌、二腹肌、下颌底骨膜等处,尚有1~4条皮支穿出颈阔肌分布于颏下皮肤组织。

在中线附近,两侧颏下动脉的皮支及二腹肌支分别在真皮下和二腹肌的浅深面有丰富的吻合。

颏下动脉有恒定的伴行静脉。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施行。

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后仰。

先在下颌角前方触及面动脉搏动点,在该点下方、下颌角下缘标明颏下动脉起始处,以该点作为皮瓣的旋转点,根据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设计皮瓣。

皮瓣上界距下颌骨下缘1.0cm 左右,其远端距旋转点的距离应大于缺损远端距旋转点的距离。

皮瓣的下界和近端依面部缺损的宽度与长度而定。

皮瓣的切取由远端至近端进行。

在远端于颈阔肌深面分离,近端紧贴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及颌下腺表面分离,并在皮瓣近端与颏下动脉起始处之间作皮下分离,形成以颏下动脉及部分皮下组织为蒂的岛状皮瓣。

切取皮瓣过程中遇有出血点,予电凝止血,并注意保护面神经的下颌缘支。

最后将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创面缝合,颏下的继发创面可通过充分分离颈前皮肤直接缝合封闭,不能直接缝合者,以皮片移植覆盖。

3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8~44岁。

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位于颧颊部者6例,眶下区者2例,上唇和颏部各1例。

缺损因瘢痕切除所致者7例,痣切除所致者2例,车祸所致者1例。

皮瓣面积最大者10cm ×5cm ,最小者5cm ×3cm 。

颏下继发创面直接缝合封闭者5例,皮肤移植覆盖者5例。

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面部外观满意。

4 典型病例 例1,男,30岁。

左颊部烧伤瘢痕伴色素脱失,面积7cm ×3cm 。

在颏下设计8cm ×4cm 的岛状皮瓣,局麻下切取,然后切除颊部瘢痕组织,将颏下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区缝合,皮瓣下放置引流。

颏下继发创面,因直接缝合封闭张力大,另自上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片覆盖。

术后皮瓣及皮片完全成活,第7~10天拆线(图1)。

例2,男,44岁。

因车祸致右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继发感染。

入院后经应用抗生素及换药治疗后感染控制,创面缩小。

于颏下设计7cm ×4cm 的岛状皮瓣,全麻下切取皮瓣,并作颊部肉芽创面清创。

将颏下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缝合。

颏下继发创面通过游离颈前皮肤直接缝合,颈部皮下及面部岛状皮瓣下放置引流。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第7天拆线,面部外观满意,颏颈角正常(图2)。

5 讨论 颏下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 )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由Martin 等于1993年首先报道[1]。

此后,国内廖进民(1996)、吴宝金(1997)、张海明等(1997)先后对国人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进行了研究[2~4]。

但关于该皮瓣临床应用的报道较为鲜见。

我们临床应用10例,均获得成功。

初步体会是,该皮瓣用于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以下优点:①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供可靠,血管蒂较长,转移后比较安全;②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正常皮肤十分接近,术后效果满意;③皮瓣供区隐蔽,切取后对供区形态不会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皮瓣面积小或供区皮肤松弛,颏下继发创面可直接缝合封闭时,这一优点更为突出。

我们认为,该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个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应用该皮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切取皮瓣上缘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②经充分游离颈前皮肤,直接缝合封闭颏下继发创面仍有较大张力时,宜用皮片移植封闭该处创面,且勿通过剥离下颌皮肤或屈颈方式勉强直接拉拢缝合,否则可致下唇外翻、颏颈角变钝、头后仰受限及瘢痕增生等并发症;③男性颏下区胡须浓密者,不宜用该皮瓣修复无毛区皮肤缺损;④为安全起见,皮瓣血管蒂周围应保留一些皮下组织,不必将颏下血管完全游离出来。

参考文献1.Martin D ,Pascal J F ,Baudet J ,et al.The submental island flap :a new donor site :Anatom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s a free or pedicled flap.Plast Recontr Surg ,1993,92(5):867.2.吴宝金,陆春才,朱晓红,等.颏下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4):285.3.廖进民,钟世镇,徐达佳,等.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6,14(4):255.4.张海明,严义坪,孙广慈,等.颏下组织瓣的应用解剖学.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4):288.a 颏下岛状皮瓣的设计b 左颊部瘢痕已切除,颏下岛状皮瓣已形成c 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颊部创面,颏下继发创面已用皮片覆盖d 术前e 术后第7天图1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左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a 颏下岛状皮瓣的设计b 右颊部创面周围的瘢痕已切除,颏下岛状皮瓣已形成c 颏下岛状皮瓣已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右颊部创面,颏下继发创面已直接缝合封闭d 术前e 术后第7天图2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右颊部肉芽创面(收稿:1999-10-08) ·短篇报道·连续径路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作者单位:274300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美容整形科王 君 李 亚 霍代岭 自1992年以来共施行重睑术960例,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通过实践证明,能简化手术操作,有利于不满意结果及并发症的修整,让每一位重睑受术者都能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960例,男性108例,女性852例。

其中两眼不一致者280例,年龄13~70岁,眼部条件均好,术式均为内径路,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未发现不满意效果及并发症。

其中术后3例因内结滑脱2周自行恢复;2例因涂眼影过早出现线结炎;另1例在3个月时要求恢复原样,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检查 常规行术前检查后,令受术者闭眼,根据其眼裂的长度、宽窄定重睑皱褶线,照像以便与手术后的照片对比。

2.2 术前设计 确定重睑的宽度,让受术者躺下,令其作闭眼动作时,一般可看到自然皱褶线,根据受术者的要求及眼部条件,需作重睑宽一点、适中或窄一点。

如要求宽一些,根据眼裂的长度在其自然皱褶线上0.2~0.5cm 处画出重睑线,适中不超0.3cm ,窄一点可根据原自然线标定。

2.3 连续径路法 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廉状刀片沿标定线在外眦部作一点状小口,用三角小针引5-0或8-0尼龙线在小口处连续沿标定线径路至内眦部在返回外眦部小口处打一三重结,将结埋入皮下组织内。

另一眼同样,术后隔日消毒一次,3~7天恢复正常。

3 总结 重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上睑的适当位置将上睑的皮肤真皮与上睑提肌的腱膜或睑板缝合固定,使睑板前的皮肤和睑板粘连一同被提起,从而形成上睑皱褶,即重睑术。

此方法笔者经过8年实践,优点比传统的切开法、缝线法、埋线法、激光法等术式操作更简便,容易施行,效果不满意可随时复原,不需包扎用药,不影响任何工作与学习,对受术者来说没有后顾之忧。

(收稿:1999-04-1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