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
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及根茎。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益气补中,用于脾气虚弱之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及心气 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 2.祛痰止咳,咳嗽气喘。 3.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4.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证及药物、食物中毒。生甘草性凉, 能清热泻火解毒,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热毒证,尤长于疮痈、 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5.调和药性,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 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解毒生用,补中缓急炙用。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浮肿者不宜用。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大枣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 药性。 用于脾胃虚弱,血虚,妇女脏躁。 或用于药性峻猛方剂中。 【用法用量】 10--30g。(3--10枚)
• 辛甘扶阳 ---- 桂枝 炙甘草 • 酸甘化阴 ---- 白芍 炙甘草 • 培补胃气(扶阳) ---- 生姜 大枣
桂枝汤《伤寒论》 白芍9克 灸甘草4.5 克 生姜9克 大枣4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 恶风,关节肌肉疼痛,苔薄白脉缓等。亦治产后、 病后营卫不和,时见微热、汗出恶寒等症。 【组成】桂枝9克
桂枝汤六个主要症状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舌淡红,苔薄白。
生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根茎。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 2.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 3.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 • 此外,生姜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 •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捣汁服。
重要备注: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 药力,取微汗。 • 桂枝汤证运用要领:舌淡 脉缓 汗出 恶风 畏寒 桂枝汤证兼有症状:发热 头痛 鼻塞 干呕
动 态 阴 阳 五 行 风 寒 外 袭 示 意 图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太阳表虚证; 营卫不和证;这些都是上述六个症状同 时发生的称谓。
桂枝汤证适用amomum cassia Presl 的嫩枝。于春季割取嫩枝,切片或切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肌,用于风寒感冒。 2.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 3.助阳化气,用于心悸、痰饮及蓄水证。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
• • • •
白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根。
生用或炒用、酒炒用。 【性味归经】 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与应用】
1.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崩漏等。 2.平肝止痛,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肝 气不疏之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疼痛。 • 3.敛阴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量15--30g。平 肝敛阴多生用,养血调经多炒用或酒炒用。 • 【使用注意】 痰湿内盛不宜。反藜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