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题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 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成下面三题。
1. 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④便利的水陆交通B. ②③④D.①②③2. 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A. 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 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 .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 .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3.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 其电力主要输往( )A. 西南、西北地区B. 京津、华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完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③适中的地理位置A.①②③④C.①②④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 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 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4. (2017 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 排水沟宜建在( )A. AB.BC.CD.D5. (2017 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 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 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 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着。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 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 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 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 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 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 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 环境污染严重D. 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7. 围绕能源开发, 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铁—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提升题组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 出现了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 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 风能、太阳能B. 核能、太阳能C .核能、地热能D .风能、地热能9. 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 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为减轻能源压力,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风力强劲C. 城市密集, 市场需求量大D.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产成本低11. 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 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 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12. (2017 百师联盟猜题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高岭土、铁矿石、长石、石英等28种,其中煤炭储量约422.9 亿吨,坐拥山西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
下图示意朔州市位置及铁路、河流分布, 下表示意朔州市2007—2011 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CDP亿元332.2420.4561.3670.15855.2第一产业 8.8三次产业第二产业60.7 结构(%)第三产业 30.5 轻工业4.24 第二产业重工业79.93 结构(%)建筑业 15.83(1) 指出朔州市的地势特点 ,并说明判断依据。
(5 分)(2) 说明朔州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
(6 分)(3) 分析朔州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5 分)(4) 有人提议朔州市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你是否赞同 ?请说 明理由。
(6 分)13. (2017 宁夏银川二模 )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
区域内 煤炭资源储量大 , 是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 , 是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 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距首府银川市 40 千米, 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 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 , 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
依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1) 简述宁东地质历史时期煤炭形成的地理环境。
(6 分) 6.6 5.3 6.0 5.3 61.8 52.3 56.6 58.3 31.6 42.4 37.4 36.43.21 5.52 3.16 3.32 82.79 83.00 85.07 87.3914.00 11.48 11.77 9.29(2) 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8 分)(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 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8 分)答案精解精析基础题组1—3.D D B 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点; 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 但水运并不便利。
这里的煤炭是优势资源和能源, 有发展火电的基础, 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发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 亦可适度发展煤化学工业。
山西火电主要输往我国北方地区用电量大的京津、华北地区。
4. A 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 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
图示采掘区周围有A和D,其中D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 应为隔离护坝;A 应为排水沟。
5. A 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 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挡沙漠侵袭, 保护公路的安全。
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 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
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 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6. C 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 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
7. D 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着, 可以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产业链, 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 发展煤—电—铝产业链。
贵州缺少铁矿, 不适合构建煤—铁—钢产业链; 缺少天然气资源, 不适合构建煤—气—液产业链。
提升题组8. A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 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 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9. D 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 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10. B 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 内蒙古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强劲, 有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11. A 注意关键词“生态意义” ,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12. 答案(1)地势特点:地势较高,总体呈西南高、西北和东北低之势。
(2 分)判断依据: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1 分)西北部苍头河水系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汇入黄河,东北部桑干河水系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汇入海河, 苍头河流域和桑干河流域之间为分水岭。
(2 分)(2)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位于山西省北部, 距离东部广阔能源市场较近, 能源外运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较好;本地重化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桑干河、苍头河等提供较多水资源。
(任答3点得 6 分)(3)第一产业比重小,并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大,且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低,2011 年与2007年相比有所上升。
(4 分)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1 分)(4)观点一:赞同。
理由:朔州市河流水域面积较大且劳动力丰富;(2 分)随着经济发展, 水产市场逐步扩大;(2 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2 分)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朔州市重工业比重大,缺水严重,发展水产养殖业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并造成水污染;(3 分)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3 分)解析本题以山西省为背景,考查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能源基地的建设、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第(1) 题,朔州市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比较高;图示朔州市两个水系, 流向分别为自东南向西北和自西南向东北, 据此可判断地势大致倾斜方向。
第(2) 题, 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考虑能源资源量、内外市场、连接能源基地和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水资源等。
第(3) 题,产业结构指第一、二、三产业之间, 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组成关系和变化。
第(4) 题, 若赞同,则从水域面积、劳动力优势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论述; 若不赞同, 则从水资源劣势、产业发展困难和环境破坏等方面论述。
13. 答案(1)气候温暖湿热;植被茂密成林;泥沼广布;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
(每点2分, 答出三点即可)(2)煤炭资源储量大;靠近黄河,用水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地丰富廉价;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靠近省会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3) 光能、风能资源丰富; 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市场广阔; 光能、风能发电成本低; 清洁能源, 对环境、生态影响小; 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 可有效利用广阔荒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点 2 分,答出四点即可)解析(1) 可从煤炭形成的地理条件方面入手, 煤炭的形成需要有茂密的森林,有利于森林生长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以及成煤的地质条件,如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等。
(2) 可从图文材料中得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有: 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有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靠近省会城市, 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良好; 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 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 等。
(3)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的原因为: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等资源; 光能、风能均为清洁能源, 对环境、生态影响小; 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 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市场广阔;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