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
语言交际——采访的一般提问
训练提示:
1.进一步有目的地去了解一个人;培养先想后说的习惯,提问要有针对性及学习提问的技巧,并在提问中注意文明礼貌。
2.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职业,运用不同的形式,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训练自己采访他人的能力,要求能先拟好采访提纲,注意采访时的语气,使采访在较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努力让采访有好的成效。
训练要求:
1. 采访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应因人而异,有的可以单刀直入,有的则要兜圈子慢慢地切入主题。
2. 掌握采访的一般方法,运用不同形式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应变能力。
逐项训练:
1.去采访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中前三名的××同学:
例文:
(1)问:您好!老师同学公认你是一名好同学,学习很突出,尤其在学习上有很好的方法,我要把你的学习经验介绍给大家,想问你几个问题好吗?
(2)问:您喜欢学习吗?您感到学习乏味吗?平时您是如何来学习的?请您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几个方面来谈谈。
(3)问:预复习有必要吗?进行预复习有什么好处呢?
(4)问:学习上您遇到过困难吗?您是怎样解决的呢?请用具体例子说明一下。
(5)问:最后请您给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说几句话,好吗?
2.采访先进学生,可以用敬佩、羡慕的语气,采用提问式进行采访。
例文:
你好,××同学!在本学年中,你被评为了我们江阴市的文明少年,这是你本人的荣誉,也是我们青阳实验小学的光荣,作为《蓓蕾电视台》的记者我想向你提个问题,好吗?
你被评为市的文明少年后有些什么感想?
××同学,我想你平时一定是讲文明讲礼貌的,我想问平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有些同学妒忌你,你将如何对待呢?
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呢?
3.采访后进学生,则要用关心亲切的语气,采用谈心式,进行采访。
例文:
呀,××同学,你怎么样啦?脸红红的,身体不舒服吗?
哦,家庭作业没有做,被老师批评了。
作业没做,被什么耽误了呢?
因为玩没有做家庭作业这是第一次吧?常常这样就不对了,那放学你玩些什么呢?
但我要在做好作业以后才玩。
只有做好
训练要求:
1.总结一般提问的方法,在同桌进行提问练习达到自己采访目的。
采访目的: 提的问题:
2.采访老师或同学。
课外作业:
1.注意观看《焦点访谈》节目采访者的语气和问题。
2.模拟采访:营业员、个体户。
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
演讲与口才训练第一步——亮相训练
[认识演讲]
所谓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
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闻,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
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演讲与口才的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中外历史上,有些
演讲家原本是口吃,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经过刻苦训练终于成功,由此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来看有关演讲家的一些小故事吧!
[演讲小故事]
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演讲家。
1919年,他在清华大学上学
的时候,曾在一篇日记中检讨:“近来演讲课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
”“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
”随后几天,他
在日记中连续记载:“夜出外习演讲十二遍。
”“演说果有进步,当
益求精致。
”“夜到凉亭练演说三遍”,回宿舍又“温演说五遍”。
从这寥寥数语,可见闻一多当年苦练演讲的功夫。
[演讲小妙招:亮相训练]
亮相训练即演讲者上场后开口前的态势语训练。
聪明的演讲者从上台到下台,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人以完美的印象。
1. 仪表——服饰整洁、得体。
2. 走进会场:
表情——精神饱满、落落大方:从容镇定、面带微笑。
走姿——轻快、稳健,上身略前倾与步伐协调一致,目视前方。
3. 演讲开始:
★先鞠躬——上身前倾45度目视下方点头,然后抬头起身目视前方。
然后不要急于开口,暂停几秒钟,以亲切、尊敬的眼光环视一下观众,表示招呼的意思,起到组织听众情绪的作用。
同时深呼吸一口气,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免紧张。
★站姿——抬头、挺胸、收腹,两肩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较好的有两种:一是丁字步式站法,即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足成45度角,身躯微向前倾,给人一种振奋、向上的感觉。
一种是自然站式法,即两足平行,相距与肩同宽,给人一种注意力集中,精神抖擞的印象。
一般来讲女同学:丁字步;男性,自然站式法。
★演讲者一般以站在前台中间为合适。
这可以统观全场,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听众的情绪,使处在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从各自的角度听到演讲者的表演。
[练一练]
以同桌作为你的镜子,以《在心中拔河》作为你的演讲内容,开始你的亮相训练吧!
注意,同学们别忘了认真倾听、提出合理建议。
[点击名家]
离开家乡的告别
朋友们,任何一个人,不处在我的地位,就不能理解我在这次告别会上的忧伤心情。
我的一切都归功于这个地方,归功于这里的人民的好意。
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从青年进入老年。
我的孩子们生在这里,有一个孩子还埋在这里。
我现在要走了,不知道哪一天能回来,或者还是不能回来。
我面临着的任务比华盛顿当年负担的还要艰巨。
没有始终伴护着华盛顿的上帝的帮助,我就不能获得成功。
有了上帝的帮助,我决不会失败。
相信上帝会与我同在,也会与你们同在,而且永远是到处都在。
让我们满怀信心地希望一切都会圆满,愿上帝保佑你们,就像我希望你们在祈祷中会求上帝保佑我一样。
我向你们亲切告别!
[点评]
这是林肯就任美国总统职位离开家乡时发表的即兴演说。
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林肯一一跟前来送行的家乡父老拥抱道别。
临上火车前,本来没有打算演讲的林肯转过身来,取下礼帽,说出的一番感人肺腑的告别演说。
演说中满含着浓浓的惜别之情。
开头就道出了我就要离开家乡的忧伤心情,情景交融,听众被感染了,离愁别绪油然从心底升起。
回忆能增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林肯以一句话过渡道对往事的回忆。
他并没有细说哪些往事,只说了:“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从青年进入老年。
”仿佛往事历历在目,竟“无语凝噫”在这缓慢低沉的声调中,听众的思绪飘向过去的岁月,想起林肯从贫苦农家孩子到当上美国第16任总统的过程中走过的艰难道路。
一句“我现在要走了,不知道哪一天能回来,或者还是不能回来。
”表达了林肯对家乡的眷恋,深厚情谊令送别的人唏嘘不已。
林肯没有任伤感的情绪发展下去。
他不能忘记自己现在的职责,他是美国总统,他肩负这重要的使命,他坚信自己不会失败,相信他的人民和他一起“满怀信心的希望一切都会圆满”。
坚定的信念使人民毫不怀疑他们拥有了一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因此,这篇即兴告别演说“以情致胜”,人情味十足,就像亲朋好友在依依惜别。
[读一读]
口才是打开交际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中央台电视节目主持人
孙小梅
耳聪脑灵,胆大心明,“口”方能成才。
————上海台电视节目主持人
唐蒙
[课后作业]
练习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坚持练,你会不断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