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

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掌握木构架的组成及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掌握木构架形式及各自特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上的典型特征;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门窗、屋顶、天花和藻井、彩画等方面的装饰特征。

教学重点:中国木构架结构体系优缺点、木构架的组成、主要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单体建筑特征、群体组合特征。

教学难点:中国古建筑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色彩、彩画等特征。

第一节木构特征一、木构架的优点二、木构架结构体系第二节建筑特征概述一、单体建筑特征二、建筑群体特征第三节装饰特征一、门窗二、屋面装饰三、天花和藻井四、色彩与彩画五、雕饰第二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概况;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等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掌握从原始社会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在结构体系、材料、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各个历史阶段在结构体系、材料、建筑技术与艺术上的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一、夏二、商三、西周四、春秋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战国二、秦三、两汉四、三国、晋、南北朝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一、隋朝建筑二、唐朝建筑三、五代时期建筑四、宋、辽、金时期的建筑第五节封建社会后期建筑一、元代建筑二、明代建筑三、清代建筑第三章城市建设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和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防御、道路规划等方面的经验;理解《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中的周王城的规划思想;掌握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明清北京城的城市布局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都城的平面布局特征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特征。

第一节城市发展概况一、城市历史沿革二、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第二节都城建设实例一、西汉长安城二、唐长安城三、北宋东京城四、明清北京城第四章宫殿 1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概况;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的布局特点和建筑设计思想;掌握唐大明宫的“前朝后寝”布局特征;掌握明清故宫在建设思想、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及单体建筑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概况、古代宫殿建筑群的总体布局特征。

教学难点:能简单分析古代宫殿建筑群的总体布局特征。

第一节宫殿建筑发展概况第二节唐大明宫一、唐大明宫概况二、唐大明宫的建筑成就第三节明清北京故宫一、北京故宫概况二、故宫的建筑成就第五章坛庙 1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坛庙的分类;理解明清北京社稷坛、北京太庙、曲阜孔庙建筑群的空间布局特点;掌握明清北京天坛建筑群的总体规划意匠和象征设计思想。

教学重点:古代坛庙建筑发展的简单脉络、能分析古代祭坛的建筑设计思想和文化内涵、能分析古代祠庙建筑的空间布局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古代祠庙建筑的空间布局艺术特点。

第一节坛庙建筑发展概况与类别一、坛庙建筑发展概况二、坛庙建筑的类别第二节北京天坛一、总体布局二、主要建筑第三节其他坛庙建筑实例一、北京社稷坛二、北京太庙三、曲阜孔庙第六章住宅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型;掌握我国典型住宅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特征。

教学重点: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脉络、不同民族和区域住宅建筑的特征。

教学难点:不同民族和区域住宅建筑的特征。

第一节住宅建筑发展概况第二节住宅建筑实例一、北京四合院二、徽州住宅三、福建客家土楼四、窑洞第七章园林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概况;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园林体系不同的造园原则和设计方法;掌握颐和园、拙政园等著名园林的布局、设计手法。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手法。

教学难点: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手法。

第一节园林概述一、园林的发展概况二、园林的分类第二节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原则、手法与实例一、设计原则和手法二、江南私家园林实例第三节明清皇家园林一、皇家园林特点二、皇家园林实例第八章宗教建筑 1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古代石窟的建造情况;理解各类佛塔的主要特征;掌握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的木构和外观特点、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的木构和外观特点、西藏布达拉宫外观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概况、佛塔的类型与主要特征、石窟的发展与著名石窟。

教学难点:宗教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宗教建筑发展概况一、佛教建筑发展概况二、道教建筑发展概况三、伊斯兰教建筑发展概况第二节佛寺一、山西五台佛光寺二、河北正定隆兴寺三、天津蓟县独乐寺四、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第三节佛塔一、楼阁式塔二、密檐塔三、单层塔四、喇嘛塔五、金刚宝座塔第四节石窟一、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三、甘肃敦煌莫高窟第九章陵墓1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概况;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陵墓的形制特点;掌握秦始皇陵的陵园制度、西汉茂陵的“方上”陵体形制、唐乾陵的“因山为陵”的空间特色、北宋永昭陵的布局特征、明十三陵的整体规划特征,清泰陵的纪念性空间布局特征。

教学重点:古代陵墓的发展概况、不同时代陵墓的形制特点和纪念性空间序列的布局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不同时代陵墓的形制特点。

第一节陵墓建筑概况第二节陵墓建筑实例一、秦始皇陵二、西汉茂陵三、唐乾陵四、北宋永昭陵五、明十三陵六、清泰陵第十章近代中国建筑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和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掌握这一时期主要建筑思潮及其代表作品;学习其设计手法并能在设计创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近代建筑发展概况、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近代建筑设计思潮。

教学难点:掌握近代建筑设计思潮,学习其设计手法并能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第一节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一、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二、近代城市建设概况三、近代建筑的发展第二节近代建筑教育第三节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一、折衷主义的洋式建筑二、中国传统复兴主义形式三、西方现代主义形式第十一章古埃及建筑与两河流域建筑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奴隶制社会时期古埃及与两河流域建筑的发展情况;熟悉各个地域建筑的发展特征和代表性的建筑,进而对奴隶制社会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点:古埃及建筑的类型和代表性建筑、两河流域的建筑类型和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古埃及建筑与两河流域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特征。

第一节古埃及建筑一、古埃及建筑概述二、金字塔的演变第二节两河流域建筑一、两河流域建筑概述二、代表建筑第十二章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奴隶制社会时期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发展概况;掌握古希腊柱式的主要特征和雅典卫城的建筑成就;理解古罗马拱卷技术和柱式发展;理解《建筑十书》的意义;掌握万神庙、大角斗场等建筑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古希腊、古罗马柱式的主要特征、雅典卫城、大角斗场等建筑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设计创作中的借鉴应用。

第一节古希腊建筑一、古希腊建筑概述二、古希腊柱式三、雅典卫城第二节古罗马建筑一、古罗马建筑概述二、拱卷技术三、古罗马柱式四、万神庙五、公共建筑第十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欧洲中世纪拜占庭帝国和西欧帝国的发展概况;掌握拜占庭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其代表作;掌握西欧罗马风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能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理解欧洲中世纪建筑的发展;能够简要分析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第一节中世纪建筑概述一、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二、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第二节西欧中世纪建筑一、罗马风建筑二、哥特式建筑第十四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巴洛克建筑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艺复兴建筑的发展历程;掌握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及典型代表作品;熟悉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教学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与代表人物、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一、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二、文艺复兴建筑的成熟三、文艺复兴建筑的巅峰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第二节巴洛克建筑一、巴洛克建筑的特征二、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第十五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洛可可建筑产生的背景;掌握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主要特征及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洛可可建筑。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洛可可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一、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产生二、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第二节洛克克建筑一、洛克克建筑的特征二、代表作品第十六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发展的社会背景;理解工业革命对建筑发展的影响;掌握这一时期的3种建筑复古思潮,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了解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新类型的出现。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分析3种复古思潮的特点。

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第二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一、古典复兴二、浪漫主义三、折衷主义第三节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新建筑类型第十七章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9世纪下半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建筑探新活动概况及社会背景;理解探求新建筑运动中主要流派的思想理论;掌握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