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如何预防
电气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如何预防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1)支撑点与避雷网不用焊接方式,用比镀锌圆钢略大一点 的套管制作卡具,镀锌后安装在女儿墙上。既让镀锌圆钢穿 过去减少了焊点,保护镀锌层,增加使用寿命,也可让避雷 网自由伸缩。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规定: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 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推荐做法: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推荐做法: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推荐做法: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推荐做法: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推荐做法:
通病03——避雷带过伸缩缝(沉降缝)无补偿,引 下线无标识
产生原因及后果: 由于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以及避雷带自身热胀 冷缩的原因,往往造成避雷带的扭曲、变形,既 不美观,若避雷带拉伸变细将造成接地通路导通 截面减小,影响导电性能。引下线不加以标识, 于维护检修不便。
通病03——避雷带过伸缩缝(沉降缝)无补偿,引 下线无标识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169规定: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 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 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2)补偿器应位于伸缩缝、沉降缝中间位置。
通病03——避雷带过伸缩缝(沉降缝)无补偿,引 下线无标识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符合要求
推荐做法: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符合要求
推荐做法: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符合要求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2)接地检查接线桩是维护检修工作接地需要, 保证专业安全; (3)母线正确连接是保证接地截面和接触电阻满 足要求。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通病01——避雷线连接搭接倍数不够
推荐做法:
通病01——避雷线连接搭接倍数不够
推荐做法: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通病02——避雷线支持间距过大,不顺直, 支持位置及支持方式不合理
产生原因及后果: (1)明敷接地引下线的间距均匀是观感的需要, 规定间距的数值是考虑受力和可靠,使线路能顺 直;要注意同一条线路的间距均匀一致,可以在 给定的数值范围选取一个定值。 (2)采用“T”字形支撑方式或相焊接的方式, 实际上不利于避雷线的伸缩变形,也不美观,焊 接部位易腐蚀。
电气工程22个常见质量通病如何预防?
• 电气工程之所以会出现质量通病,究其原因往往是以下五点: • (1)策划不细,缺少系统性、持续性培训; • (2)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过程管控不到位; • (3)作业层施工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 (4)施工人员对规范理解存在偏差,主观愿望与实际施工存在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中对明敷接地线的安装有下列要求: (1)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 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 (2)明敷接地线,在导体的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 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当使用胶带时,应 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 (3)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 漆并标以黑色标识,其代号为“¤”。同一接地体不应出现两种不同的标识。 (4)在断路器室、配电间、母线分段处、发电机引出线等需临时接地的地方, 应引入接地干线,并应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线板和螺栓。为保 证接地线离墙距离一致,敷设时,可在支撑螺栓上垫一标准厚度的螺母。 (5)镀锌扁铁接地母线转弯时可用氧乙炔烘弯,过渡方式圆润美观。
推荐做法:
通病03——避雷带过伸缩缝(沉降缝)无补偿,引 下线无标识
推荐做法:
通病03——避雷带过伸缩缝(沉降缝)无补偿,引 下线无标识
推荐做法: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符合要求
通病04——变配电室接地母线距墙面距过大,未刷黄绿标 识,无临时接地检查接线桩,母线连接不符合要求
差异; • (5)市场上材料、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 • 针对以上问题,对建筑电气安装关键部位的规范施工及常见的一
些问题进行一个解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通病01——避雷线连接搭接倍数不够
通病01——避雷线连接搭接倍数不够
通病01——避雷线连接搭接倍数不够
产生原因及后果: 搭接长度不足或单面施焊使得有效接触(导通)面积减小,接地电阻增加。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1)进行工序技术交底、施工员加强现场管理。 (2)严格遵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规定: 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釆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2.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3.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 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 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推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