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怎么写篇一:舞蹈教案一师生问好二师:学习舞蹈先从基本功练起三教学过程: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一师生问好二师:学习舞蹈先从基本功练起三教学过程: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一师生问好二复习压腿三教学过程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一师生问好二复习压腿三教学过程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5推脚背组合一师生问好二复习前面学习的基本功三教学过程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篇二:幼儿舞蹈课程教案总体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第一周: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时间与物品)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一)第二周: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二)第三周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三)第(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舞蹈教案怎么写)四周1、复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一)第五周: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
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二)第六周:1、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三)第七周:1、复习所学的内容。
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3、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第八周: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
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
第九周: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组合。
3、舞蹈组合:"七色花"(二)第十周: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新授步位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三)第十一周: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位蹦跳的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第十二周:1、复习从手位开始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
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
3、舞蹈组合:"剪羊毛"(一)第十三周: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第十四周: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1、汇报演出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篇三:舞蹈教案第课时教学内容:舞蹈作品欣赏教学目标:1。
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
(初步了解)2。
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接受)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及画面,师作DJ带领学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姑娘们在干什么?哪个民族的舞蹈? 你怎么知道?(有学生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 B,欣赏及讨论出示各民族服装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 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三。
创编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学生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
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学生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学生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2。
试一试,模仿“海宁潮”学生八人一组进行讨论, 个别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
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4。
小结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第课时教学内容;这堂课分两节课。
第一小节训练基本素质和技巧。
第二小节训练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沉”“含”“仰”。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训练方式:第一小节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压腿”,“踢腿”,“搬腿”使腿的软度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下腰”使腰的柔韧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压脚背”使脚背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小节中国舞训练,这堂课主要向学员讲解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沉”“含”“仰”。
这四种元素分别要让学员了解掌握。
逐一向学员讲解做“提”时,身上的感觉。
做“沉”时,身上的感觉。
做“含”时,身上的感觉。
做“仰”时,身上的感觉。
教学重点: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沉”“含”“仰”。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⑴素质训练1,压腿音乐节奏:2/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
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⑴前腿8个8拍,⑵旁腿8个8拍,⑶后腿8个8拍。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2,踢腿音乐节奏2?M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⑴前腿一个8拍,⑵旁腿一个8拍,⑶后腿一个8拍。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3,搬腿音乐节奏:3/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⑴前腿一个8拍,(1-6搬腿,7―8点地收回)⑵旁腿一个8拍,(1-6搬腿,7―8点地收回)⑶后腿一个8拍。
(1-6搬腿,7―8点地收回)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4,下腰第课时教学内容:形体训练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压前、旁腿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
慢三音乐伴奏,1-4小节师生面对面站好,5-8小节:摊手,上步,问好。
(二)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此组合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体态,克服自然生活中的毛病)2、“蹲”组合师:蹲使双腿的曲伸训练,是促使大腿外开并锻炼大腿、小腿及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