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门施工测量
马头门是指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部分的巷道。
这段巷道的特点是断面大,而且是变化的,如图11-37所示。
(一)马头门开切高程位呈的确定
在砌筑马头门上部并壁时,设置水准点P,用钢尺法导人高程得H
P。
马头门
开切的高程位置根据水准点p确定,若马头门的底板的设计高程为H
设,则h=H
P-H
设。
由P向下量h,确定马头门开切底板的高程位置,如图11-37所示
(二)马头门掘进时中线的标定
1、马头门中线的标定
马头门中线一般与提升中线重合(或平行)。
当马头门采用全断面据砌时,提升中线就是马头门中线,同时也是掘进中线。
标定马头门开切方向时,如图11-37所示,首先在并盖上沿提升中线标定两点,下放两条边线。
然后在掘进吊盘上,沿两条边线拉线绳引至井壁上,打眼后打人木桩,在木桩上钉圆钉作为标志。
在两木桩的圆钉上挂下两根垂球线A,B,其延线方向即为马头门的掘进方向。
当马头门两边掘进6~10 m时,应进行一井初次定向,求出定向基点C,D的
坐标及方位角a
CD
,根据定向基点精确标定马头门中线,如图11-38所示。
具体方法是:在设计图的马头门中线上选择一点E,根据其与井筒中心、提升中心之
间的关系确定E 点的坐标,利用E 点和C, D 点坐标及其方位角,求出标定数据l CE 、β1、β2;然后用极坐标法由C 点标定E 点,再由E 点标定马头门中线点1、
2和3、4。
2、两侧导硐中线的标定
当马头门采用两侧导硐施工时,需给出导硐中线。
两侧导硐中线可根据与井筒十字中线的关系,利用直角坐标法将导硐中线点1,2及3,4标在井盖上或掘进吊盘上。
当导硐掘进一定距离后,将其移设到导硐顶板上,悬挂垂球指示导确掘进方向,如图11-39所示。
(三)马头门腰线及拱基线的标定
马头门腰线的标定,是用设在马头门上方的水准点P 作为高程控制点,在高于马头门底板(或轨面)设计标高1 m 处,标出腰线点B ,如图11-40所示,图中B 点标高H B 为-349.220m ,然后按设计底板坡度标出其他各腰线点。
拱基线是马头门的墙与拱的相交线,又称墙顶线。
为了控制拱顶的坡度,一般需标定拱基线。
拱基线是根据腰线标定的。
标定时,首先根据设计图求出墙高下降率i 。
图11-40中为:
然后由腰线点B向上量3.030-1.00=2.030m,标出此处的墙高点B
,其
1
他拱基线点可根据腰线和墙高下降率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