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第十三章 出入口施工本车站共设五个出入口,口部采用明挖法施工,通道采用CRD 法暗挖施工。
13.1出入口明挖段施工xx车站的5个出入口明挖段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U型及矩形箱体结构。
采用Φ800mm的钻孔灌注桩和钢支撑维护结构,桩间采用挂网喷射C20砼,以保持桩间土稳定。
施工顺序为:钻孔灌注桩及冠梁施工→开挖第一层土方→安装第一道支撑→开挖第二层土方→安装第二道支撑→开挖基至基底设计标高→铺设底部垫层→设置接地网→铺设防水层→浇注底板、底纵梁→拆除二道支撑→铺侧墙防水、浇注侧墙混凝土→拆除一道支撑→浇注顶板→铺设顶板防水层→基坑回填,恢复路面。
13.1.1围护结构施工明挖基坑围护结构为钻孔桩+内撑体系、喷锚支护,钻孔桩采用间距为1m 的φ600mm 钻孔灌注桩,桩内壁挂φ6mm 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嵌缝,基坑内设φ609mm的钢管撑。
1)、钻孔桩及桩顶冠梁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钻孔桩采用KH125型旋挖钻机成孔工艺。
按隔三钻一的顺序成孔。
钻孔桩施作完毕后,开挖桩顶冠梁基槽、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桩顶冠梁混凝土。
2)、钢支架、钢腰梁安设支撑腰梁的钢支架(角钢∠90×90×10)用φ25锚栓及螺母固定在钻孔桩上,腰梁用2[40C及连接钢板组成,事先加工好,待钢支架安装后,用汽车吊安装在钢支架上。
3)、钢支撑安装基坑开挖至每层钢管支撑下0.5m处时,清理钻孔桩上淤泥,安装钢支架及腰梁,由吊车配合挖掘机拼装φ609mm的钢管撑并与腰梁连接,钢支撑一端撑于腰梁上,另一端用2台千斤顶对称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值后,用钢楔锁顶。
4)、钢筋网铺设开挖后,清理桩间土体开挖面,将现场加工成片的钢筋网与桩身钢筋焊接固定,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然后喷射砼到设计厚度。
5)、喷砼喷砼采用潮喷工艺,所用砼现场拌制。
潮喷工艺详见15.4节喷射砼施工工艺。
13.1.2基坑开挖开挖分层进行,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16T汽车吊外运弃土施工。
1)、基坑开挖的准备工作(1)按设计规定、技术标准、地质资料、周围建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的详细资料,严格细致的作好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周围环境的监控措施),对开挖中可能遇到的漏水及雨季洪水现象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提前进行相关储备。
基坑开挖前,先用人工挖探槽深度1.5m,宽0.6m,上层土挖除后再用人工挖一层探槽, 探槽总深3m。
(2)准备好出土、运输机具,保证基坑开挖连续进行,连续出土,加快支撑安装速度,减少对周围地层的扰动。
(3)编制详细的监测方案。
预先作好监测点的布设、数据的测试及监测仪器的调试工作,使监测工作准备就绪。
(4)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保证地表水不流入基坑,基坑内设集水坑,将地下渗水排到场内沉淀池中。
2)、基坑开挖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表层3.0m范围内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施工场内。
机械开挖时,侧壁预留0.5m人工开挖修整,在每一层开挖完成后及时安装钢管支撑。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集水坑集水,集中抽排,集水坑较工作面深0.5m。
基坑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收集监测数据,接近预警值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面建筑的安全。
13.1.3结构混凝土施工出入口基坑挖至基底后,先施作混凝土垫层,铺设底板和侧墙防水层,绑扎钢筋,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浇筑底板混凝土,然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浇筑侧墙后换撑,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
13.1.4顶板基坑回填出入口二次衬砌施工完,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横向支撑,顶板上分层回填夯实,回填料及辗压密实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3.2 出入口暗挖段施工 13.2.1 施工方法出入口暗挖通道采用CRD法施工,将大断面分成 四个小断面(如图13-1)。
每个断面为一个闭合的施工单元,各个台阶间纵向距离4-6m。
先依次开挖上台阶左右两个洞体,施作格栅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拱部初期支护稳定后,采用小型挖掘机配合人工分别开挖下台阶左右两个洞体及仰拱施工。
拱部采用Φ32超前小导管对拱部地层超前注浆预加固。
采用钢筋格栅与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喷层厚300mm。
13.2.2 施工步骤 施工步骤见图13-2出入口暗挖通道施工步序图。
13.2.3 技术措施出入口标准段采用CRD法开挖,施工要点和技术措施如下:1)、 CRD法施工时,各部开挖步距为3-5m。
每次开挖进尺为一个格栅间距,严禁多榀一次开挖。
每个分部内采用正台阶法开挖支护,台阶长度2~3m。
2)、 注意控制先行导洞的中线和水平,确保开挖断面圆顺,钢格栅安装位置正确。
3)、加强量测监控,做好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4)、尽可能缩短各开挖分部间的步距,使初期支护尽快闭合,以控制围岩变形。
5)、CRD法工序较多,结构受力复杂,为保证拆除临时格栅时的安全,必须保证各部格栅之间的连接质量。
图13-1 出入口暗挖段施工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13.2.4出入口衬砌施工1)、出入口的开挖支护和衬砌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进行。
2)、出入口的衬砌均为单工序作业,即在开挖支护全部完成后再进行衬砌作业。
3)、出入口的混凝土由地面泵送入模。
4)、出入口衬砌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型钢支撑体系,一次衬砌模板长度根据不同断面进行调整,一般为6~8m。
13.3 出入口人防段施工人防段采用“CRD”工法施工,初期支护为格栅钢架、临时支撑和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二衬为钢筋混凝土。
人防段施工按照“小分块、短台阶、早成环、环套环”的原则,自上而下,步步为营,分块成环,随挖随撑,及时施作初支,再由下而上施作二衬,施工方法参见出入口暗挖段施工。
一定要确保焊缝质量,使用前需进行无损伤焊缝检测。
拆除时应分级释放轴力,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同时对围护桩的桩顶位移、桩侧压力进行监测。
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砼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值。
13.3.1基坑土方开挖出入口基坑开挖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开挖到桩顶,施工冠梁;冠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第二步土方,在开挖土方同时施作基坑围护、挂网片,喷射C20混凝土,厚度100mm;第三步土方采用人工开挖配合汽车吊垂直提升出基坑,自卸车运输。
13.3.2 桩间喷砼嵌缝桩间土体采取挂网喷砼支护,厚度150mm。
13.3.3 混凝土浇注先施工底板再施工边墙,衬砌施工时分段分层拆除初支结构的临时横撑,纵向分段长度8~12m。
13.3.4 基坑回填基坑回填采用推土机推土,人工配合机械分层对称夯实。
.CO M第14章 马头门施工14.1 西北、西南竖井进入风道马头门施工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设两个竖井(西北风井、西南临时竖井),设计风道采用洞桩法施工。
因此,风道马头门开口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竖井开挖到小导洞底板下2m 后临时封底,开口进入风道段小导洞施工;第二次在支护桩完成后破除大弧开挖风道主体。
14.1.2施工步序竖井进入风道马头门施工施工步序见图14-1竖井马头门施工步序图。
竖井马头门施工步序 图14-1筑龙网WW W.14.1.2施工方法1)、竖井施工到马头门开口段时,施作双排φ32间距300mm小导管,长度3.5m,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超前加固小导洞拱部土体。
随竖井开挖沿马头门开口外轮廓线施作加固环,竖井临时封底后,开始马头门开口施工;2)、左右导洞分批破产,先左后右;3)、人工破除小导洞拱部井壁初支砼,架立拱部格栅,与井壁格栅钢筋焊接,及时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再破除下部井壁砼,架立格栅后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闭合成环;4)、马头门开口段1m范围连续安装3榀格栅,以加强交叉口口部的支护; 5)、初支成环封闭后,拱背回填压浆。
6)、第二次马头门开口在洞桩完成后进行,先施作桩顶纵梁和小导洞内风道边脚初支,然后破除大拱范围的竖井格栅支护,安装拱部格栅钢架,与小导洞内初支相连接,施工方法与小导洞马头门相同。
14.2 迂回风道进入车站主体马头门施工由风道挑高段进入车站正洞施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从风道挑高段导洞进入车站主体小导洞施工;第二次从风道挑高段结构向车站正洞的大弧开挖和结构过渡。
需两次破除迂回风道初期支护。
14.2.1施工流程迂回风道进入车站主体马头门施工流程图见,图14-2迂回风道马头门施工步序图。
迂回风道马头门施工步序图14-2筑龙网WW W.Z14.2.2施工方法1)、迂回风道导洞挑高段封端进入后,先进行车站主体右线右导洞马头门施工,沿车站主体小导洞的开挖轮廓线施作双排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
2)、横撑替换,即在小导洞范围设置型钢纵梁,与横撑型钢焊接,将支撑轴力通过纵梁传到主体结构导洞两侧。
3)、破除风道在车站主体导洞洞口位置的初期支护砼,连续安装三榀拱部格栅钢架,以加强马头门口部支护;然后割除风道该部位钢支撑;下台阶紧跟进行,及时喷混凝土封闭。
4)、车站主体马头门开口施工在风道挑高段拱部二衬和顶横梁施作完毕后进行,先施作车站主体桩顶纵梁和小导洞内边脚初支,然后破除大弧拱范围的风道格栅支护,安装拱部格栅钢架,与小导洞内边脚初支相连接,施工方法与小导洞马头门相同。
5)、初期支护闭合后及时进行回填注浆。
14.3主体进入通道、出入口马头门施工联络通道和设备通道马头门施工在车站主体小导洞工作面超前10m后进行,方法同上;根据工期要求,车站主体施工到中隔板后,可同时转入出入口通道暗挖段的施工。
或在车站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
14.3.1施工流程主体进入通道、出入口马头门施工流程图见,图14-3主体进入通道、出入口马头门施工步序图。
图14-3主体进入通道、出入口马头门施工步序图14.3.2施工方法1)、出入口通道暗挖段由主体进入时,从扣拱阶段预留的洞口进洞施工。
人工破除出入口范围的钻孔桩和桩间喷混凝土。
2)、沿出入口通道拱部外缘打设Φ32双层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长5米,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第四步:开挖出入口下部土体第三步:破桩开挖拱部土体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3)、连续安装三榀拱部格栅钢架,格栅钢筋与桩体钢筋焊接。
4)、喷射混凝土封闭出入口格栅钢架,采用CRD法开挖出入口暗挖段通道。
5)、施工顺序参见西北竖井进入通道马头门施工。
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第15章 洞内钻孔桩施工本工程车站主体、西北风道、设备通道均采用PBA(洞桩法)工法施工,设计标准小导洞高4.5m,宽4m;洞内钻孔桩共787根,桩长15~22.5m,其中:桩径80cm @1.2m 共682根,桩径100cm@1.5m 共105根。
洞内钻孔桩工程数量详见表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