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沟通第06章
6-8 8
6.3 时间观念
在美国,按时参加工作、会议、商业会
谈、社交应酬等是非常重要的。守时被 理解为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向别人传 达的是对对方的尊敬。迟到是一种非常 不礼貌的行为,传达出不为别人考虑或 者对工作或会议不感兴趣等信号。迟到 还传达出一种非言语信息,即你没有很 好的组织能力。
6-9 9
6-33 33
手势
竖起拇指的手势:大部分地区都认为这一
手势表示“万事俱备”或“进展顺利”等 积极的含义,而在北美洲、欧洲大部分地 区、澳大利亚和西非,这个手势被理解成 非常不礼貌。
6-34 34
手势
OK手势: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在
美国,这是个非常积极的手势。而在巴 西这个手势代表着猥亵。在日本,它还 有另外一个意思表示钱。在比利时,这 个手势仅仅表示零。在突尼斯一定要慎 重地使用这个手势,因为OK手势在突尼 斯代表“我要杀了你”。
的非言语信息。 在法国,最高层管理者的位置是在办公 楼的中央。 日本人认为拥有私人办公室不太合适。
6-16 16
某大学的一位教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任 务:测试电梯里的人际距离,拥挤的人们可 以利用的空间只有电梯。他们的报告称,一 般美国人的举动是看着前方或者看着发光的 楼层指示器;调整手包、钱包、公文包等随 身物品的位置;站在角落里面或对着电梯壁 。教授又增加了一组实验:让他的学生跳上 电梯,面对着其他人,然后在电梯门关闭之 前向后跳出电梯。电梯里的乘客就会低声说 :“快打‘911’,我们这里出现了怪人。”
在脚踝处交叉,男人是将脚踝放在另一 条腿的膝盖上交叉。 在中东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看来,脚踝放 在膝盖上交叉双腿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 行为。
6-40 40
6.9 姿势和姿态
在阿拉伯国家,保持恰当的坐姿是非常
重要的,他们通常避免将鞋子的底部或 者是将脚朝向对方,因为身体最低的部 位通常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泰国人认为露出脚底是侮辱人的一种做 法,因此坐着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被人看 到鞋子的底部。
6-17 17
6.5 眼神
一些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重视眼神交流。 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东欧地区的人们
都喜欢直接的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一 两秒钟就结束。 在这些国家,眼神交流通常意味着尊敬 和关注。总是回避眼神交流的人会被认 为不安全、不友好、不可信、不尊敬或 者怠慢。
6.9 姿势和姿态
走路全神贯注,两手扣在身后,低头走
路说明他是思考型的人。 走路时把手放在臀部表达出这个人想要 尽快到达目的地。 地位高的人通常会比他的下属姿势更放 松。 身体朝向你的交流对象前倾表示对此人 感兴趣。靠后坐着表明缺乏兴趣。
6-39 39
6.9 姿势和姿态
不同文化的人们坐姿也有不同。 美国人经常双腿交叉坐着,其中女人是
6-7 7
单一时间模式和多元时间模式
单一时间模式
多元时间模式
一次只做一件事 做事非常专注 时间观念强,注重效率 致力于任务 重视私有财产,很少借或借给 别人东西 习惯建立短期关系
同时做多件事 做事不专心,容易被打断 时间观念淡薄,做事的速度 因关系而定 致力于人 经常借或借给别人东西 习惯建立终生关系
6.9 姿势和姿态
姿势是一个人坐立、行走的方式,能够
传达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非语言信息。 姿势可以传达出自信、地位和兴趣。 自信的人通常姿势放松,站姿挺拔,步 伐坚定。 走路弓着肩,步伐缓慢犹豫则是缺乏安 全感和没有自信的表现。 目标明确并且摆动双臂表明他是一个目 标导向的人。
6-38 38
6-4 4
6.2 副语言
在与其他文化的人们沟通时,了解讲话
时影响口头消息的细微差别非常有用。
– 阿拉伯人说话的声音特别大。 – 菲律宾人说话却非常轻柔。 – 美国北部地区的居民说话的速度要普遍快于 美国南部地区的居民。 –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说话的速度要比美国人 快。
6-5 5
6.3 时间观念
6-35 35
手势
勾手指的手势:食指朝上弯曲,掌心朝
向身体。在菲律宾,这个手势是非常不 礼貌的,因为这个手势是用来召唤动物 和家禽的。在越南和墨西哥,这个手势 也是非常不礼貌的。
6-36 36
一位美国工程师所在的美国公司收购了一家德 国企业,他被调到德国的企业工作。他和一位 德国工程师一起合作改造一台设备。这位美国 工程师提出了改造设备的新想法,他的合作伙 伴德国工程师照着他的想法实施了,正想要问 他做的是否正确。这时,美国工程师将大拇指 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回应他一个美国式的 “OK”手势。德国工程师立马放下手中的工具 离开了,并且拒绝与美国工程师交流。后来这 位美国人从他的上级口中得知,“OK”在德国 的意思是“你是个白痴” 。 6-37 37
有眼神交流。 在埃及,不相熟的男女之间不允许有眼 神交流。 德国人很重视眼神交流,而且他们的眼 神交流程度比美国人所习惯的眼神交流 程度要强。 在中东地区,眼神交流的程度超出了大 部分美国人所能接受的舒适程度。
6-20 20
6.6 嗅觉
嗅觉或称气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
言沟通形式。 气味对于人们所传达的言语信息有正向 的或者负向的影响。而且一个人离开之 后他的气味还会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6-30 30
手势
手势是肢体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手势可以理解为象征或标志、警示、监
控,或者一种情感表达。 手势是用来强化或帮助口语表达的一种 表达方式。
6-31 31
手势
手势的具体含义应该根据特定的情境而定。
– 与说话者持续的眼神交流、微笑或者点头表示对其 谈话感兴趣。 – 通过张开双臂或手掌向上表示思想开放或无偏见。 – 坐立不安、不敢与说话人进行眼神交流或者拨弄钥 匙、整理钱包里的钱等动作都是紧张的标志。 – 眼神漂移不定、触摸鼻子眼睛或耳朵等小动作表示 怀疑。 – 双臂在胸前交叉、握拳或双腿交叉表示防御。 – 在别人讲话时不停地看表或者盯着地板、天花板、 窗外表示对谈话不感兴趣或是厌烦。 6-32 32
6-11 11
6.3 时间观念
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守时也非常重
要,特别是在与地位高的人见面时守时 显得更重要。 伊拉克的居民也很守时,这点与它的邻 国的文化不同。 印度人很欣赏守时这一习惯,但是他们 自己却未必守时。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论是商业会谈 还是社交事务守时都是很重要的。
6-3 3
6.2 副语言
副语言与口头沟通具有很重要的关系,它
是指语速、音高、音量等声音的性质,可 以打断或暂时代替谈话内容并影响信息的 含义。 副语言包括这些声音特质:语气(大声的 或是轻柔的);语调(高的或者低的); 重音(平缓的或是加重音的);哭和笑的 声音特质;发音间隔或停顿,如“嗯”和 “啊”之类的间隔词。
6-27 27
几年前,当卡特总统参加埃及和以色列之间 的和平谈判时,埃及总统安瓦尔· 萨达特不 时地把手放在卡特总统的膝上,虽然表面上 看这一动作是为了表达双方的友谊,但更微 妙的意思是萨达特在向世界传达一种讯息: 他和卡特是平等的。
6-28 28
6.8 举止神态
举止神态是通过各种身体动作而进行的沟
6-24 24
中等程度触碰的文化
澳大利亚
法国
中国
爱尔兰
印度
中东国家
6-25 25
宜触碰的文化
拉丁美洲国家
意大利
希腊
西班牙和葡萄牙
部分亚洲国家
俄罗斯
6-26 26
触摸的部位
在泰国和印度,摸别人的头是非常不礼貌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头部是神圣的。 所有的亚洲人都很忌讳被人摸头部,即便是小 孩子也不行。 把手搭在亚洲同事的椅背上也是非常不适合的 行为。 穆斯林可以在拥抱时搂对方的肩膀,韩国人却 不能触碰比自己年长的人的肩膀。 在香港,那么就要避免一切身体接触行为。
6.3 时间观念
准时参加会议在德国也很重要,德国人认
为守时是尊敬和有礼貌的表现。中国、印 度、新加坡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人们都认为守时对于商业业务是非常 重要的。
6-10 10
6.3 时间观念
在美国,等待的时间是与人的社会地位
和重要程度相关的。 德国人和瑞士人的时间观念要比美国人 强,斯堪的纳维亚人也很守时,冰岛的 居民时间观念较弱,他们所谓的守时会 更灵活些。 新加坡人和香港人也很注重守时。
第6章
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模式
本章主题
思维模式 副语言 时间观念 近体学 眼神 嗅觉 触觉 举止神态 姿势和姿态 色彩 沉默 非语言泄露 物件、标志和符号
6-2 2
6.1 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非
在所有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但它们却都 对口头沟通有影响。 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的理论或观察出发, 到具体的事例以确定事实,最后是问题 的解决。 归纳法-人们从实际的情况和观察到姿势、姿 态以及其他能够协助或者替代语言沟通的 行为。
6-29 29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和眼睛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身体
语言,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总想要通过控 制面部表情来掩饰在特定场合下不恰当 的情绪。 在中国,人们可能很少表达情感;韩国 人很少笑;泰国人很喜欢笑;日本人习 惯用笑容来掩饰其他感情;在美国,笑 就代表着很开心。
6-14 14
6.4 近体学
人们通常也会利用桌椅的空间布置进行
沟通。
– 美国人在交流时,通常喜欢把椅子按照一个 合适的角度面对面摆放。 – 中国人喜欢将椅子并排排列,这种摆放方式 可能是与该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不喜欢直视对 方眼睛这一习惯有关。
6-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