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跨文化商务沟通概述

第二章 跨文化商务沟通概述


二、文化的层面
(一)四层次说
霍夫斯泰德《跨越合作的障碍 ——多元文化与管理》:尽管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各 具特色,但其结构形式大体是 一致的,即由各不相同的物质 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 为习俗文化、精神意识文化等 四个层级构成。
Hofstede把文化比喻成洋葱。 1、最外表层称象征物(Symbols) ,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人的肉 眼轻易可见; 2、第二层是英雄性格(Heroes), 代表了此种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 了解英雄的性格, 很大程度上就了解 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 3、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是每 种文化里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示方 式,如中国文化中,主要场合吃饭时 的位置安排,很有讲究; 4、最核心层是价值观(Values), 指真、善、美的抽象观念,是文化中 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
这一定义很全面,但却未被后来的多数西方学者所采用。 用得更广泛的是选取赫斯科维茨的“主观文化”部分来定义 文化。
2、狭义的文化
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1871年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文化, 就其最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 和获取的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
第一节 文化的理解和特性 第二节 跨文化沟通的界定
LOGO
第一节 文化的理解和特性
LOGO
一、文化的理解
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 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一)中国
1、古代文化的含义
古汉语中,“文”与“纹”相通,本义指各色 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
化定义,然后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 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 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
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2)价值系统论
文化是“被一个群体的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 荷兰学者格特·霍夫斯泰德(Hofstede):文化是 “使一 类人区别于另一类人的集体的头脑编程。(注:共同思维方 式)它是个人或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信仰、规范、知识、道 德、法律、宗教和行为方式的综合。”

其他学者:文化是人为创造的、被他人认可的观念,它 给人们提供聚合、思考自身和面对外部世界的有意义的环境, 并且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类社会的精神现象。
1、广义的文化
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该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 习惯、传统等,即人类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创造过程及其结 果。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 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 式。 美国20世纪新进化论学派代表怀特:“文化是一组现象, 其中包括物质产品、身体行为、观念和感情,这些现象由符号 组成,或依赖于符号的使用而存在。”
余秋雨: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何谓文化》)
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精神)三个层面去 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 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 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 的,是各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其文化三个层面:物质层、 制度层、精神层;两个属性: 民族性、时代性。
鱼儿只有离开水才会发现水的重要,文化之于我们就像 水对鱼一样,它养育了我们,我们生活在其中,并与之呼吸 与共。 ——【荷】冯·强皮纳斯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在社会学家看来,文化没有高下之分,没有无 文化的社会,甚至也没有无文化的人!我们每个人 都诞生于某种复杂的文化中,它对我们一生的生活 和行为(含生产经营活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 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 在主导其思想、行为及习惯等的一系列知 识、经验和感受的总和。它在某一群体中 以共性而相对持久地存在,并表现为向文 而化的动态过程。 (任志宏等:《企业文化》,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6版,P5)

美国文化学者洛威尔(A. Lawrence Lower):“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 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阐述它,因为它没 有固定的形状。我们试图用文字定义它,这就像要试图把空 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
在现代汉语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 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 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 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二)西方
Culture源于拉丁文Colere,意为“土地耕作、居住、动
植物培育”。中世纪后,逐渐引申为一切与“自然”相对的、
人类精神生活、艺术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形成的产物,把对人 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即文化是指对人性情的 陶冶、品德的培养等。 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天都用来指称人
霍尔(Hall)在《隐藏的维度》:“文化是那些深刻的、普 遍的、无法说明的经历,这些经历为属于一定文化的成员所 共享,虽然他们在沟通时并未意识到这些经历的存在,但在 判断其它所有事物时却都已这些经历所形成的背景为基础。 ” 瓦尔纳和比默认为: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 的、群体共享的观念,人们借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 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和支配后续行为。
“文”又有若干引申义。
(1)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
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
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中孔子说“文王 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
(2)加工、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
对称。《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 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 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 见解。"(《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版前言P3)
(1)行为模式论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莱斯:“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 在一定时期内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他人群之行为模 式相区别。”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是“人们相互交流、 传存并发展有关对生活的态度的知识的方式。文化是意义的架 构,人类以此解释他们的经历并引导其行为” 。
表层文化:通过某一文化的外 在物品来表现;
中层文化:通过某一文化的语 言、态度、社会规范、人情世 故、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来体 现; 核心文化:通过某一文化的价 值观、信仰和思维方式体现。
【荷】冯·强皮纳斯
1、外层:显性产品 语言、食物、建筑、 时尚、艺术等。 2、中间层:规范与价值 规范是群体对“对与 错”的共同认识。 价值是关于“好与坏 ”的判断。 3、核心层:关于存在的 假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 《文化 人类学》(1955):文化是一切人工创造的环境,即除了 自然原生态之外,所有由人类添加的东西皆可称为文化, 包括客观文化、硬件产品和主观文化、软件产品两大类。 硬件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创造的物品,如建筑 、电视电脑、交通设施、各种机器工具等。 软件是指那些触摸不到,但又无处不在的东西:信念、 理想、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
彬彬,然后君子”。
(3)美、善、德行,以及通过某种改变使之更完美。
《礼记· 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 犹美也,善也”。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 性质的改变。如《庄子· 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
鹏”。《黄帝内经· 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四)文化树模型
显性文化:语言文字、服装建筑等
树干:文化中 间层,礼仪、 风俗习惯、行 为规范、时空 观等。
隐性文化:世 界观、价值观 、自然观、信 仰等。为整颗 大树提供养料
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整合功能。指它对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 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如果他们能共享 文化,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功能。指文化可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 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 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 效的行动。

(3)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统一论
【美】蔡安迪斯(Harry C.Triandis):文化是那些“无 需言说的对事物的假设,已经被认同并内化的标准运作程序 和行事方式。”(内隐的价值观念及外显的行为方式)


【荷】冯· 强皮纳斯 (Fons Trompenaars)在《跨越文化 浪潮》(1998)中:文化是某一群体解决问题和缓和困境所 采用的途径和方法,而非仅仅是一套价值系统。(沙伊恩( Schein)也有相同的见解)
西汉刘向《说苑· 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
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 诛。”——国内文化一词的最早出处。“文化”是指以礼乐 制度教化百姓。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晋:文化內缉,武功外悠)

2、近现代的文化观
粱启超《什么是文化》:“文化者,人类能所
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 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文化,就是吾人 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 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文化是生活的样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