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8辽宁大连一模)“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这种观点认为“该计划”( )A.客观上促成了欧洲一体化B.加速了欧洲摆脱美国控制C.稳定了战后资本主义阵营D.有利于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答案 A 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推断该计划是马歇尔计划。
该计划“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促成了欧洲一体化,故A项正确。
2.(2019陕西咸阳模拟)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 710枚,苏联2 358枚。
这一协议( )A.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B.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C.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D.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1972年时,美苏两国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这种限制军备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故选D项。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故A项错误;美苏之间的协议与冲击两极格局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2019四川凉山三诊)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施两洋战略:一方面联合欧洲,利用北约的东扩,从大西洋向东挤压;另一方面利用同日本等地区盟友的双边关系从太平洋向西挤压。
美国实施两洋战略的主要条件是( )A.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C.中国发展、第三世界崛起D.欧洲国家的联合走向分裂答案 B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是两洋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并非主要条件,故排除A;实施两洋战略的本质是美国意欲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尤其是无可匹敌的军事实力,通过全方位控制欧亚大陆及其边缘地带,谋取全球霸权,所以B符合题意;C、D与题目主旨不符,所以排除。
4.(2019广东汕头模拟)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
这说明( )A.苏联实力已经超越美国B.两极格局已受到了冲击C.美国开始收缩势力范围D.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拉拢,这从侧面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苏联不可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由此说明两极格局已受到了冲击,故选B项。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发展中国家的拉拢,不能说明美国开始收缩势力范围,也无法说明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故C、D两项错误。
5.(2019湘赣十四校二联)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美国罗斯福新政B.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C.美国的“新经济”D.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答案 C 材料信息强调“创新”的重大意义。
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最能体现材料所述思想,故选C项。
国家干预经济是罗斯福新政的典型特征,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故A项与题意不符;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无法体现“创新”,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并不强调“创新”,故D项错误。
6.(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946年,法国将1 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并被授权为半垄断式国营企业,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纳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电力公司管理和经营。
这一措施表明当时法国( )A.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B.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C.顺应了第三产业发展趋势D.放弃了市场的调节性作用答案 B 根据“半垄断式国营企业”“由电力公司管理和经营”等内容可知,当时法国政府对经济采取了干预政策,故选B项。
材料中的措施不能表明法国政府是在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故排除A项;电力企业不属于第三产业,故排除C项;法国政府虽然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但并不能表明其放弃了市场的调节,故排除D项。
7.(2019山东青岛一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发动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
以下对此次黑人民权运动有推动作用的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B.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西方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答案 B 二战结束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推动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展开,故选B项。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不结盟运动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的以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为宗旨的国际组织,与黑人民权运动无关,故A项错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黑人民权运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新殖民主义政策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无关,排除D项。
8.(2019辽宁大连质测二)英国于1961年、1967年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均遭法国否决。
1973年英国终于加入欧共体。
2011年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
2016年英国进行“股欧”公投。
材料表明( )A.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B.英国社会盛行孤立主义C.欧洲民族矛盾激化D.英国经济衰退局势加重答案 A 材料既有英国要求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努力,也有英国“脱欧”公投的举动,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既有发展较好时期,也有发展受阻的时候,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英国社会盛行孤立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英国不同时期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不能反映出欧洲民族矛盾激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经济局势,故D项错误。
9.(2019四川成都三诊)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
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这一运动在当时( )A.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B.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C.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 A 从材料可以看出,拉美很多国家实行国有化运动,将大量的外国企业收归国有,这就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A正确。
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拉动拉美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B排除。
材料中拉美国家的措施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是相似的,C排除。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不是以拉美国家实行国有化为标志,D排除。
10.(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美国好莱坞梦工厂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在展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也倡导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B.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C.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D.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答案 B 题干材料中美国电影既体现美国梦,也宣传了中国的传统道德价值观,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故选B项。
11.(2019福建质检)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1990—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时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310亿 390亿 510亿 800亿国家的资金额(单位:美元)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15% 24% 32% 41%据此可推断( )A.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B.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C.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1990—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金额迅速增长,这些投资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也迅速增大,说明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故选A项。
材料无法体现跨国公司的全球并购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D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12.(2019陕西渭南模拟)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B.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答案 D 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各国都有自己的计划,这会加剧全球竞争,D项正确。
A项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不符,排除;材料中无从体现“世界各国”和国家干预政策的内容,B、C两项错误。
13.(2019山东淄博一模)美国学者弗兰克·萨克雷认为,二战后初期部分学者主要关注西欧和日本的复兴。
他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多年来他们(日本和欧洲)主导了大部分世界交易,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未来的繁荣依赖于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兴。
前殖民地和现有的殖民地的存在价值均被忽略了”。
这表明弗兰克·萨克雷观察历史的视角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B.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进程C.以全球视野观察历史D.欧日为中心的狭隘立场答案 C 根据材料“多年来他们(日本和欧洲)主导了大部分世界交易,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未来的繁荣依赖于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兴。
前殖民地和现有的殖民地的存在价值均被忽略了”可知,该学者以全球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仅关注欧洲和日本,还关注殖民地国家,故选C项。
材料没有涉及历史发展方向,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进程,排除B项;这一视角突破了欧日为中心的狭隘立场,排除D项。
14.(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
这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加强B.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D.发展中国家未实现民族独立答案 C 材料信息体现出二战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劣势,也就是说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
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地区民族国家的独立,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比以前减弱,故A项错误;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故B项错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