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干燥的气体X ,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 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 鼓起。
则气体X 和液体Y 不可能的是
A .X 是
Cl 2,Y 是NaOH 溶液
B .X 是HCl ,Y 是NaCl 的稀溶液
C .X 是SO 2,Y 是NaOH 溶液
D .X 是CO 2,Y 是稀硫酸
14.某实验需用480
mL 0.2mol/L 的稀硫酸溶液,现用密度为1.84g/mL ,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配制,请填写下列空白: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 。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 .用量筒量取 mL 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 蒸馏水的烧杯里, 并用玻璃棒搅拌。
B .用适量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
C .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E .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处。
F .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 .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补充完成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
( D )→( A )→( C )→( )→( )→( )→( F )。
③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移入容量瓶时,必须_________________方可移液.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①量取浓硫酸时眼睛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会 ;(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会 ;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所配溶液浓度会 . 15.(7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含
、
、MgO 等杂质)中提取Al 2O 3的两种工艺品流程
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物质的的化学式:固体A ,固体N , 滤液D 中溶质为 。
(2)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 3+
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水玻璃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为 。
18.现有金属单质A 、B 、C 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 、E 、F 、G 、H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丙_________、乙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 ,设计了下列实验。
图中K 为止水夹,F 是装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其中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完成装置A 的实验目的后,关闭K ,再将装置B 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
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F 中的空气推入E 中,证明NO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 中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 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 .碱石灰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d .五氧化二磷 e .烧碱
(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 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二装置中的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 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 1、K 2,打开K 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1)同学甲:先夹紧止水夹a ,使A 管开始反应,在B 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同学乙:打开a ,使A 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再 夹紧止水夹a ,实验中在B 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同学乙打开a 的目的 ; (填甲或乙)同学可成功。
10.某同学应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着事故隐患,事故隐患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中D 框中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
11.(10分)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实验一 实验二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实验二用来验证Na 2O 2与CO 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 2O 2
的棉花燃烧。
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
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
结论1: ; 结论2: 。
12.(6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 2SO 4、浓硝酸、6 mol ·l -1
NaOH 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 、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 、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 溶液;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溶液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 ,氢气的体积为a L (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4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⑴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⑶收集氨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⑷用下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
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⑸假设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