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篇一: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中考用)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词『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惊蛰』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陆游《春晴泛舟》『春分』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春分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谷雨』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花》『立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五绝·小满》『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陆游《时雨》『夏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小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庞铸《喜夏》『大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立秋』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白露』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秋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寒露』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霜降』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小雪』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戴叔伦《小雪》『大雪』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陆游《大雪》『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小寒』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大寒』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左河水《大寒》政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此次“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代表作名录,既是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有助于在整体上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认知的一致认可,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意义:申遗是一种手段,是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的索引。

非遗潜藏于经史子集,也存在于传统伦理道德,更扎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更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

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但还需小心重申遗、轻保护。

申遗,说到底,不是为了加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或名册,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其蕴含的文化传统。

在我国非遗保护的道路上,申遗是值得记取的精彩华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传统文化保护经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首《二十四节气歌》,祖祖辈辈流传,正是这样的点滴传承,传递着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二十四节气申遗,是为了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也是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此前,中国已有30项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

限于篇幅,这里就挑选其中的一些,供大家欣赏。

篇二:二十四节气诗词含简析二十四节气诗现在的许多人越来越推崇光棍节、圣诞节这些时兴的节日,反而许多的人丢掉了实实在在祖宗所留下的“本”,24节气不仅仅只是几个划时间的”纪念日“,这是自然更替的标志,它更加需要被深深记住。

20XX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①②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

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也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忆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

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爱情诗。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

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惊蛰】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

①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注:①熙熙:温和欢乐的样子。

【春分】3月20日/21日,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唐武元衡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清明】4月5日/4日,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简析:《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

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谷雨】4月20日前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简析:诗文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中牡丹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

借写夜晚秉烛赏花,表现诗人对牡丹花的一片衷肠,更有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

【立夏】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简析:在该诗中,作者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