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第六章 波动光学(3)

大学物理第六章 波动光学(3)

178第6章 波动光学(Ⅲ)——光的偏振一.基本要求1.理解光的偏振的概念,光的五种偏振态的获得和检测方法; 2.掌握马吕斯定律及其应用;3.掌握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掌握布儒斯特定律及其应用; 4.了解光的双折射现象;5.了解偏振光的应用。

二.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一)光的五种偏振状态: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二)线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 1.线偏振光的获得:①利用晶体的选择性吸收,可以制造偏振片。

偏振片可用作起偏器,也可用作检偏器。

②利用反射和折射偏振。

布儒斯特定律: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在反射光中,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动较强,在折射光中,平行入射面的光振动较强。

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121tan b i n -=入射(或/2i γπ'+=,或反射光线垂直于折射光线)时,反射光是线偏振光,其光振动垂直于入射面,此时折射光仍然是部分偏振光。

③利用晶体的双折射。

一束光射入各向异性介质时,折射光分成两束。

其中一束光遵守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o 光)。

另一束光不遵守折射定律,称为非常光(e 光)。

o 光和e 光均是线偏振光。

o 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于o 光的主平面,e 光的振动方向在e 光的主平面内。

光线沿光轴方向入射时,o 光和e 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在晶体内,o 光的子波波面为球面波,e 光的子波波面为旋转椭球面,利用惠更斯原理作图,可确定o 光和e 光的传播方向。

利用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可以制造偏振棱镜和波片。

2.线偏振光的检验:①利用偏振片:由马吕斯定律可得,线偏振光经过检偏器后,出射光强I 与入射光强0I 的关系为:α20cos I I =,其中α是入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和偏振片通光方向的夹角。

②利用反射和折射偏振。

③利用偏振棱镜。

(三)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线偏振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出射的为椭圆偏振光,当平面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成450角时,出射的为圆偏振光。

平面偏振光经过二分之一波片后,出射的仍为平面偏振光。

四分之一波片结合检偏器可检验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四)偏振光的应用:①应用偏振光的干涉。

利用晶片和检偏器可以使偏振光分成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的相干光而发生干涉。

②应用应力双折射。

某些非晶体物质在机械力作用下拉伸或压缩时,就会获得各向异性的性质。

③应用旋光效应。

④应用电光效应。

⑤应用磁光效应。

三.习题解答和分析6.1.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间成60˚角的偏振片,透射光强为I 1。

现在这两块偏振片之间再插入另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30˚角,透射光强为多少?【解】设入射的自然光光强为0I ,则179未插入第三块偏振片时,透射光强为:210011cos 6028I I I =⋅︒=; 插入第三块偏振片之后,透射光强为:222001199cos 30cos 302324I I I I =⋅︒⋅︒==。

6.2.自然光入射到两个相互重叠的偏振片上。

(1)若透射光强为透射光最大强度的三分之一,求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2)若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度的三分之一,再求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

【解】设入射的自然光光强为0I ,则透射光强为2201cos 2I I α=⋅→2max 012I I =→ (1)200111cos 232I I α'⋅=⋅→1cos 54.74α-'=≈︒; (2)20011cos 23I I α''⋅=⋅→1cos 35.26α-''=≈︒。

6.3.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当它通过一偏振片后,发现透射光强与偏振片的取向有关,最大光强是最小光强的5倍。

问:入射光束中两种光的光强各占几分之几?【解】设入射的混合光中,自然光的光强为n I ,线偏振光的光强为p I ,则透射光强为:21cos 2n p I I I α=+(其中α为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偏振片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 →max 12n p I I I =+,min 12n I I =;→1522n p n I I I +=→2p n I I =→13n n p I I I =+,23p n p I I I =+。

6.4.用哪些方法可以获得线偏振光?【答】要由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有三种方法:①利用晶体的选择性吸收;②利用光的反射;③利用晶体的双折射。

6.5.有一束光,它可能是线偏振光,也可能是部分偏振光,还可能是自然光。

你如何用实验判定这条光究竟是哪一种光?【答】如图所示,将这束光垂直入射到偏振片上,旋转偏振片,同时观察透射光强的变化。

若透射光强不变,则入射光是自然光;若透射光强变化,但无消光现象,则入射光是部分偏振光;若透射光强变化,且有消光现象,则入射光是线偏振光。

6.6.有两个共轴的理想偏振片,其偏振化方向相互正交。

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插入第三个共轴的偏振片。

第三个偏振片以匀角速度ω绕其轴线旋转。

一束自然光沿轴线方向垂直入射,光强为I 0。

试证明透射光强为 16/)4cos 1(0t I I ω-=【证】22220011cos cos (90)cos sin 22I I I αααα=⋅⋅︒-=⋅⋅ 220001111(2cos sin )sin 2(1cos 4)8882I I I αααα=⋅⋅=⋅=⋅-180令t αω=→01(1cos 4)16I I t ω=⋅-。

证毕 6.7.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下,光由空气射入介质,n i b arctan =,b i i ≠。

试画出反射线和折射线,并用点和横线标出反射线和折射线的振动方向。

【答】由菲涅尔公式和布儒斯特定律画出反射光和折射光如右图。

6.8.一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分别通过4/1波片,其出射的光各为什么偏振状态?一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分别通过2/1波片,其出射的光又各为什么偏振状态?【解】一束自然光通过4/1波片后,其出射的光仍然是自然光;一束线偏振光通过4/1波片后,其出射的光可能是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也可能是线偏振光;一束自然光通过1/2波片后,其出射的光仍然是自然光;一束线偏振光通过1/2波片后,其出射的光仍然是线偏振光。

6.9.某晶体对波长为oA 6328的光的主折射率分别为n o = 1.66,n e = 1.49。

若要将此晶体制成适用于该波长的四分之—波片,所用晶片的厚度至少要多少?该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如何?【解】设四分之一波片的厚度为d →()(21)4o e n n d k λ-=+→(21)4()o e d k n n λ=+-→107min6328109.3110()4()4(1.66 1.49)o e d m n n λ--⨯==≈⨯-⨯-; 该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应该与波片平面平行。

6.10.有两个共轴的理想偏振片P 1和P 2,其偏振化方向相互正交。

一束自然光沿轴线方向垂直入射,没有光线透过P 2。

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插入一块共轴的波晶片,发现P 2后面有光出射。

当P 2绕入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º后,视场全暗。

此后,把波晶片也绕入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20º,视场又亮了。

问:(1)这是什么性质的波晶片;(2) P 2要转过多大角度,才能使P 2的视场又变为全暗。

【答】(1)自然光透过P 1后变为线偏振光,其光振动方向平行于P 1的偏振化方向。

插入波片后旋转P 2,出现了消光现象,说明插入的不可能是1/4波片或全波片,只能是1/2波片。

(2)开始时,1/2波片的光轴方向与P 1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10º,从波片出射的仍然是线偏振光,其光振动方向与P 1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20º,有光线透过P 2。

把P 2顺时针转过20º,则视场全暗。

此后,把波片也顺时针转过20º,则透过波片的光振动方向与P 1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10º+20º)×2= 60º。

此时,若要使得P 2的视场再次变为全暗,必须把P 2顺时针旋转,转过的角度为:60º-20º=40º。

6.11.单色平行自然光垂直入射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上,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其中A 、C 两点对应零级亮纹和一级暗题6.7图P 的偏振化方向光 振 动 方 向波片的光轴方向AC B 题6.11图2λP2S1S S181纹。

试问:(1)若在双缝后放—理想偏振片P ,干涉条纹的位置、宽度有何变化?A 、C 两点的光强有何变化?(2)在一条缝的偏振片后放置一半波片,其光轴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成45˚角,屏上有无干涉条纹?屏上各点的光强如何?【答】(1)透过偏振片的两束光是相干的线偏振光,光强是原来的一半。

所以干涉条纹的位置、宽度没有任何变化。

A 点的光强是原来的一半;(2)由于在偏振片后的S 1处放置了一片半波片,其光轴与偏振片透光方向成45˚角,所以从S 1出射的光也是线偏振光,其光振动方向转过了90˚。

因此,两束光在屏幕上相遇时,光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不能产生干涉现象,屏上无干涉条纹。

屏上各点的光强是两束光到达该点的光强之和,在A 点附近的较小范围内,各点光强基本相同。

6.12.一束圆偏振光,(1)垂直入射到四分之一波片上,求透射光的偏振状态;(2)垂直入射到二分之一波片上,求透射光的偏振状态。

【解】(1)一束圆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四分之一波片上,透射光为线偏振光;(2)一束圆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二分之一波片上,透射光为圆偏振光,但旋转方向与入射光相反。

6.13.在两个偏振化方向相互平行的共轴偏振片之间插入一块厚为mm 01.0的方解石晶片,晶片表面与偏振片表面平行共轴,晶片光轴方向与偏振化方向成α=45º角。

若以可见光(波长=λ 4.0⨯10-7 ~7.6⨯10-7m )垂直入射,试问哪种波长的光被第二块偏振片阻止?(设晶片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均有n o - n e= 1.6584 - 1.4864 = 0..172)【解】如图所示,设从P 1出射的线偏振光振幅为E 0,进入波片之后,分解为o 光和e 光,其振幅分别为:10sin o E E α=,10cos e E E α=;透过波片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2/o e n n d ∆ϕπλ=-⋅透过P 2后,o 光和e 光在P 2的偏振化方向的分振动的振幅分别为:2210sin sin o o E E E αα==,2210cos cos e e E E E αα==;上述两个分振动的相位差仍然为:()2/o e n n d ∆ϕπλ=-⋅;两个同频率、同振向的分振动合成后,合振幅的平方为:22224422222202cos (sin cos 2sin cos cos )o e o e E E E E E E ϕααααϕ=++∆=++⋅∆ 24422220[sin cos 2sin cos 2sin cos (1cos )]E ααααααϕ=++-⋅-∆ 2220[1sin 2sin (/2)]E αϕ=-⋅∆由于 o 45=α,所以 2220cos (/2)E E ϕ=∆;令0E=→(21)k ϕπ∆=+→2()(21)o e n n d k λ-=+→362()20.1720.0110 3.4410()212121o e n n d m k k k λ---⨯⨯⨯⨯===+++; 令:0k=→63.4410m λ-=⨯(舍去);1k =→61.14710m λ-=⨯(舍去); 2k =→76.88010m λ-=⨯;3k =→74.91410m λ-=⨯;4k =→73.82210m λ-=⨯(舍去)1826.14.一单轴晶体,光轴平行于界面且在入射面内,平行自然光以入射角i 照射晶体,o 光和e 光的折射角分别为o γ和e γ,晶体的主折射率分别为o n 和e 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