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壹.下料工序1.人员编制:共6人。
班长1人,主操作手1人,副操作手2人,半自动切割下料1人,清理毛刺、氧化铁力工1人。
2.设备配置:多头数控切割机1台、交流弧焊机1台、半自动切割机1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翼缘板、腹板的切割下料,异形板下料,所有主结构连接板及柱脚板下料,大型小件的冲料,箱形梁(柱)翼缘板、腹板的坡口加工;下料后的毛刺清理、编号。
4.作业指导书:○1、数控切割机必须由专人操作,数控程序由专人编排,严禁其它人员操作,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数控火焰切割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熟悉掌握操作程序和设备功能,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于开机切割时,首先必须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均能正常工作,系统电源电压是否达到要求,气路管道是否有漏气现象等。
对所有连接管路、仪表阀门及电源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开机工作。
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且修复。
○3、切割料完毕从切割架上吊下来时,挂钩者要选择好站脚的地方,避免脚下踩空,发生扭伤事故。
○4、操作者于工作完毕或下班后,必须要切断电源,且关闭气体阀门,将切割机开到指定停机地点,清理现场,摆放好切割完毕的产品,使之整齐有序。
○5、操作者必须定期检查纵向、横向的限位开关,保证完好动作,严防事故发生。
○6、数控机必须专人操作,专人保养。
严防错误操作,必须经常保持操作箱的内外整洁,严防金属粉尘、酸性物质污染现场,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
○7、操作者必须经常地对切割机的导轨、齿轮、齿条进行刮扫保养和润滑。
保持表面整洁,减少磨损,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要求切割件端面平整、光滑,无倾斜角,且及时清除氧化铁。
○1、板或型钢切割尺寸、宽度、长度于±1mm以内。
○2、切割直条件端面切痕深度-1mm以内,不能超差。
○3、切割变径面端面切痕深度-1mm以内,不能超差。
6.材料利用率:按照下发的详图,科学合理的排版下料,计算要精确,本着不浪费壹寸料的原则,材料利用率要达到98—99%之上,异形达到90—95%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做到○1、下料误差要控制于规范以内±0.2mm。
○2、角度要规范,条板要直(平)。
○3、毛刺、氧化铁应清理干净,运送到指定地点,分类摆放;摆放要整齐,数量要准确,标识要清楚,产品应合格。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
二.剪板:1.人员配置:共2人。
技工1人,辅助工1人。
2.设备配置:剪板机1台。
3.工作内容:板厚于16mm以下的所有主、次结构小件的配套下料。
4.作业指导书:○1、开机前,应检查机械各部位是否良好,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刀口是否有缺损。
开机空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作业。
○2、剪切钢板的厚度不得超过机械规定能力。
应根据钢板厚度调整切刀间隙,且经手动及空车运转试验。
○3、切窄钢板时,应用宽钢板压住,使窄钢板能被压牢。
○4、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送料、剪切操作。
严禁将手伸进压紧装置内侧。
壹人之上作业时,须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作业。
○5、送料要正、平、稳。
手指不得接近切刀和压板。
○6、制动装置应根据磨损情况及时调整。
○7、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及时清理工作场地的边角余料。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保证几何尺寸.且规角。
1.每块板件(包括连接板)宽度.长度误差控制于±1.0mm2.切割端面深度偏差控制于0.5~1.0mm。
(指手工切割)3.型钢下料尺寸控制于±2.0mm,垂直度为±1.0mm。
6.材料利用率:本着节约用料、合理用料,能利用边角、余料的绝不用成料或大料的原则,尽可能的为公司节约原材料,材料利用率应达到97%之上,于找料、划线的时候关闭电源,节约用电。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的前提下,为下道工序创造壹个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按照详图下发的工作内容,保质保量的做好小件的配置工作,尺寸要精确,数量要正确,工程名称标识要清楚,摆放要整齐。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
三.钻孔:1.人员配置:共2人。
其中平面钻操作工1人,摇臂钻操作工人1人。
2.设备配置:数控平面钻1台,摇臂钻1台,磁力空钻俩台.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的钻孔工作。
4.作业指导书:○1、操作工必须熟练掌握该机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操作前检查开头动作是否灵活。
机械部分转动是否正常,确定无误时方可进行工作。
○2、操作工必须戴好安全帽,工作时禁止戴手套。
○3、当工件画线定位以后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
○4、把工件放于机床上必须牢固压紧后进行工作。
○5、工作结束时,立即关闭电源,且清扫工作场地,设备保养,工件摆放整齐,清点工具,撤离现场。
○6、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养。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不论板的外形尺寸误差有多少,均已中心线为准,图纸特殊要求除外。
○1、同壹组内任意俩孔间距±1.0mm。
○2、吊车梁.平台梁俩端孔距±1.5mm。
6.材料利用率:本工序不涉及材料使用,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的基础上,要求于使用麻花钻头及空心钻头时要精心爱护,利用率达到98%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画线,工程名称标识要清楚,摆放要整齐。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四.接板:1.人员编制:共4人:其中班长1人,焊工3人。
2.设备配置:2台二氧焊机,壹套气刨机。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的翼缘板以及腹板的接板工作。
4.作业指导书:○1、按照图纸要求,审核、确定接板尺寸。
○2、注意腹板和翼缘板接板焊缝符合规范要求;注意错口量。
○3、把板铺放平台上,校直,且注意接口间隙和坡口。
○4、组对完成后,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焊接,且保证焊道的宽度和光滑度。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控制好接板尺寸及余量,坡口角度.熔透型。
○1、焊道宽度为板厚的1.1~1.2倍。
○2、全熔透焊缝必须先开坡口然后焊接。
○3、板厚6mm对接留1.5~2.0mm间隙,板厚8mm之上必须开坡口焊接。
○4、接板平整度以焊缝俩端500mm以内为±1.0mm.6.材料利用率:保证翼缘板、腹板不重口,合理配料,(包括串接)每条板余量于2—3cm,材料利用率于96—97%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1、按构件的制作顺序,翼缘板、腹板搭配、接料(按比例)。
○2、标识要清楚,且放于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有序,避免料场混乱,造成用错料的麻烦。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
五.组力、埋弧工序:1.人员编制:共5人,其中班长1人,组力手1人,焊接操作手2人,翻转、补焊1人。
2.设备配置:自动生产线1条,交流焊机2台,二氧焊机1台,气泵1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H型钢的组力、焊接工作,包括补焊,补焊后的焊缝打磨。
4.作业指导书:○1、组立机1)开机前应检查机、电、液各系统是否正常,油箱以及液压油充满容积的80%为宜,液压油采用HM-L46号抗磨液压油;2)液压首次开机或长时间停机后开机,应从泄油孔加油,使泵壳充满液压油后启动,且空载运行5分钟;3)当首次开机,因油充满管路,引起油箱中油面下降,应及时补足,以免油泵吸空;4)液压油每半年更换壹次,换油时,应清理干净油箱内壁,清洗或更换滤油器滤芯;5)组立时应遵循快速组立的原则,尽量拉大泵卸荷时间,以免系统过热,当机器不工作时,应使泵卸荷(即面板上所有按钮处于原位),以利系统散热;6)本机油泵为逆时针旋转泵,开机时电机风叶应逆时针旋转;7)定期检查焊丝、焊剂消耗情况,若焊丝、焊剂的用量不符合最低要求,尽早更换,以免影响机器正常的工作;8)保持电器元件和液压元器件的表面清洁,防止产生误操作,且定期对其清洁且检查各电器元件的绝缘和连接紧固情况,避免事故发生;9)组立机的维护,对组立机其本身的寿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注意:a)夹紧辊的辊道必须每天清理,且加润滑油;b)腹板上升的螺杆,每周润滑壹次;c)清理顶起油缸伸缩的杂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