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 语言连贯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高三语文 语言连贯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三语文语言连贯复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明确连贯考查形式和解题技巧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解析1.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考查形式(1)排列句序此种考察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作答排列句序这样的试题,考生必须做到准确把握句与句在意义上的联系,根据这一联系来分析它们在结构上的关系,找到句子组合的“序”,然后才能确定它们在语段中各自的位置。

(2)语句复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是高考试题常采用的题型。

句子复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

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二、高考真题回放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B)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2、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

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

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3. (2000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不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三.应试策略尽管题型变化、难度提高,但只要我们能把握住出题者的三大思路,摸索、总结出有效可行的解题对策,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做好语言连贯考题。

下面就从以上归纳的三大方面具体谈谈:(一)保持一致性1.陈述对象一致例1:(2006年全国卷Ⅱ)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C)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导练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A)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

A.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 但他终于把他带了。

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

2.观点与材料一致例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导练2:填入下面各题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B)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对任何的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3.结构音韵一致例3: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 ①③B.①④C. ②③D. ②④[解析](1)句首先考虑形式的整齐,前两句为六字句,后几句为四字句;再考虑音节和谐,显然“瞰”和“览”是押韵的,故应选②句。

(2)句则只要考虑音节押韵便可得出答案为④句,因为语段前一部分结尾字“绕”和后一部分结尾字“茂”押韵。

答案为D。

导练3:(1998年)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 (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②aB、①a ②bC、①b ②aD、①b ②b[解析] 答案D。

这道题第1句要从保持句式协调考虑。

第1句中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保持句式协调,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a。

这道题的第2句中对景物分类的角度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

4.风格色调一致解题对策:看景物、抓感情。

一段文字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风格等趋于统一能使语意显得连贯。

出题者有时会根据这点,抽去其中一句让你挑选。

选填这类语句要充分尊重原文语境的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风格等,比如语境句子是热烈的,与之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凄凉的;语境句子是壮阔的,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柔婉的;具体做法是看语段中景物色调和特点的统一,抓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的和谐。

特别指出,近十几年全国高考题中没有出现此类题目。

例4: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斩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 解答此题要考虑前文所描写的意境特点:崖壁下的荒坟残碑,瘦水枯石等景物形成了极其凄凉、冷寂、萧条的氛围和基调。

A句“被夕阳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C句“夕阳的照射”“闪着不定的光”,D句“闪着透明的羽翼”“一道阳光”,则均体现出明朗或欢快的暖色调,惟有B项写出天气阴冷,叶落崖瘦,其意象、情调与下文协调,故答案选B.导练4: 选出与下句衔接恰当的一项( A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源,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二)合乎事理逻辑解题对策:判类别,理关系,抓顺序一段话,不论什么内容,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有着一定合理的逻辑顺序或意义归类。

这点经常被出题者利用来考查我们。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先后)、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外内、远近)、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少到多等)。

1.以时间空间为序例1.将下列语句连成语意贯通的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经过春雨的滋润,我迅速成长②还要给我掐尖儿,防止我陡长③十月底,我要绽开笑脸④和姊妹们一起在短暂的生命中,给人留下一缕醉人的芳香⑤每年阳春三月,我从沉睡中醒来⑥在这期间,人们给我施肥、浇水、除虫。

⑦立秋后,气候转凉,我开始孕蕾A.⑤⑥①⑦②④③ B.①⑤④⑦②③⑥C.⑤①⑥②⑦③④ D.①⑤⑥②⑦④③导练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躲在乡下,教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船进城来。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

①②⑤④③ C。

⑤②①④③ D。

①⑤③②④2.以空间为序例2:(2007年全国卷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面遨游,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边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心草丛中,——它似乎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A.③①⑥⑤②④ B. 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导练2:(2005年全国卷3)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