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第四讲(社会、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

社会学第四讲(社会、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


要素组合而成,因而是可以分析的; (2)如何构成,即这些组成要素不是机械或杂乱的组合,而是遵 循一定规则组台起来.维持较为固定的关系,使让社会结构具有 相对稳定性
19
(三)社会结构的特征
1.整体性 2.相对稳定性
3.层次性
4. 有序性 5. 动态性
20
1.整体性
词——意为伙伴。 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将英文society一词翻译为“社 会”。19世纪末,中国学者在译介日本社会学著作时,沿用 了此概念。从 “集会、活动” 发展到其现代的含义。
2
2、 社会概念界定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 交互作用的产物。 ” “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 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 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 含义:
16
从词义上来讲,结构指的是构成一个整体事物(或现象)
的各个织成部分之间的配合或组织方式。 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由何构成,即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如何构成,即这些要素是按照什么规则和方式构成 的。
17
(二)社会结构的定义
某一时刻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部总和’,即社会体系在某一时刻
(一)、什么是结构
在汉语中,结构的含义有: (1)构造房屋; (2)屋宇构造的式样; (3)各个部分的配合、组织; (4)文章的组织、布局; (5)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排列组合。

在英文中,与结构对应的是“structure”,可以指作为整体的一般特 征所制约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指一个统一体的结构要素或 部分,或这些要素或部分在它们的外部相互关系方面所处的位置。
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构成社会; 人们之间的第一种关系是生产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础; 社会的特征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3
界定:
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 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 机总体。
4
(二) 社会的构成要素
1、人口要素 2、自然环境要素 3、文化要素
14
3、文化的定义
英文culture来自拉丁文cultura——农耕和对 植物的培育,15世纪纳入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20世纪以后,文化概念进一步扩展。 中国古代: “文”——文字、文章、文采,礼乐制度、法律条 文等 “化”——教化、教行 “文化”——社会治理,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15
第二节 社会结构
12
(1)自然环境定义
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 的各种自然物和自然力的总和及相互作用状态。 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活动、社会的发展; 自然环境也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它的发展和变化 深深打上了人类社会的烙印。
13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四种关系, 即依赖、顺应、掠夺和协调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1)植被遭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2)生产、生活的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 统的失衡 (3)建造大型工程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4)引进物种带来生态系统的失衡
5
1、人口要素
(1)、人口定义 (2)、人口构成(横向结构状态)
(3)、人口过程(纵向变化的状 态)
6
(1)人口定义
人口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内,与一定社 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相联系,进行生命生产 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人群的总称。
7
(2)人口构成(横向结构状态)
一定时点、一定地域、人口的有意义的生物特征和社 会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构成。 ① 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以人口的自然属性为标识的人 口构成,体现人口的自然属性。主要为两个构成。 年龄构成:人口在各年龄段的分布。 性别构成:两性人口数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即性别 比。 ② 人口的社会构成:以人口的社会属性为标识的人口 构成。体现人口的社会属性,主要为民族、受教育、职 业、层级、婚姻五个构成。
8
(3) 人口过程(横向结构状态)
③ 人口的地域构成:是以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和 城乡分布状况为标识的人口构成,体现人口的空间 分布特征,即总人口在各个空间地域的数量和密集 程度。
9
一 ——3 人口过程(纵向变化状态)
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人口变动状况及规律。包括三类变动。 ① 自然变动:由出生和死亡导致的人口变动。 基本指标: 出生率:一年内新生婴儿数/总人口 死亡率:一年内死亡人数/平均人口或年中人口 自然增长率:一年内新生婴儿数减死亡数/总人口
的静止状态。——拉德克利夫· 布朗(英国社会人类学家)
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戴维· 波普诺(美国社会学家)
所谓社会结构,可以定义为构成社会的如下要素间相对恒常的结
合。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从接近个人行动层次(微观层次)到整个社 会的层次[宏观层次)划分出若干阶段,接着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可 以排列为:角色、制度、社会群体、社会、社会阶层、国民社会 。——官永健一(日本著名社会学家)
就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
的网络。——国内学者
18
综上学者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社会结构
,即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 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构关系 体系。
社会结构的概念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由何构成.即作为统一体的社会或社会象(单位)是由一定的
② 迁移变动:人口跨区域的变动,包括迁入和迁出。
③ 社会变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变化,包括结婚、离婚、 入学、就业、失业等等
10
人口构成与人口过程是相互影响的; 其中任何一方都对社会产生影响; 社会等方面也可能对任何一方面产生影响。
11
2、 自然环境要素
(1)、自然环境定义 (2)、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 (一) 什么是社会
1、社会概念的来源和演化 2、社会概念界定
1
1、 社会概念的来源和演化
中国古籍:“社”—用来祭神的地方;“会”—聚集之
意; “社会” ——民间节日集会、祭神中的庆 典、集合在一个地方进行某种活动。
西方:英语society和法语sociê tê 都源出于拉丁文socius一
相关主题